风从草原到黄河——唱响风光新时代

ZPBGWX 047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永山石

第二章:成于思

第三章:北魏风

第四章:家春秋

第五章:砺兵马

第六章:精细“官”

第七章:风之子

第八章:谁筑梦

第九章:“任我行”

第十章:创于智

第十一章:点滴行

第十二章:形而上

第十三章:知行合


前  言

滔滔黄河,怀抱蒙晋,这条河——黄河不仅深刻塑造着沿岸的地形、省界,她在保德地区,甚至呈现出几乎锐角的形态,这个地方也自古被称为孕育了灿烂文明的河东地区——黄河以东,有人讲黄河在此比作剪刀手,这条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不仅让山西表里山河的地形彰显出来,也深刻塑造影响着两岸的文化与性格,山西人也是充满了内秀和外在的张力,性格底色同样是表里山河。

“胡天八月即飞雪”,普通如我,从这里出发,沿着黄河边北上,来到北京的子午延申线的正北,在这里马上相逢边塞诗人岑参笔下的浪漫和豪迈,“白天是蚊虫爬满身,晚上九斤棉被盖在身”也在这里体验,而内蒙的项目和资源有非常深刻的结合,在草原沙漠的交界处,除了寒冬袭人,即使盛夏,美的像缎子一样的草原上,也遍布着难忘的密密麻麻的“铁锥子”,这种虫子,学名中华栾步甲。可以说,十一年在这里的工作生活,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这期间,我走出象牙塔,怀抱着满腔的热情,期待立功立言,也在这里遇到很多挑战,在这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也在工作中与更多的人有了人生交集。逢年过节,我会收到捐资助学相遇的潘宏伟同学的祝福,看着他从太旗中学考到内蒙古工大,看着他大学加入马克思主义学会,那份分享的喜欢,至今回味以来都是满满的励志,让你相信人生的希望所在,耳边依稀浮现他十岁的那一句,“就是要饭我也要读书”在回望他成长的艰辛和喜悦中,仿佛重新活了一遍。

风电开拓的地方,往往是老少边穷的地区,笔者记得上班第三年,在内蒙风电企业座谈会上,蒙西电网规划处的王老师在内蒙风电行业会议上,高兴的对参与网架末端建设的风电企业说,“2013年,我们实现了供电苏木(村村)通”。而山西新能源的事业,也从这里起步,伴随国家的双碳蓝图和新能源事业的攻坚,生根发芽、壮大开花……

 

第一章 永山石

每年开河,黄河两岸,渺渺航渡、波光粼粼,河流不再是柔和的,展现出她的野性与凶猛,碰撞声分外清晰,那时冰凌的声音,这在准格尔旗听得尤其真切。在黄河大“几”字右上拐弯怀抱处,这条古老的河流,经过一季河水流量的逐渐减少,河道变窄,趋势至此逆转,而蛰伏之后的巨变,首先人们被唤醒的是听觉。黄河,在春潮的回暖中渐次醒来,而在黄河三角洲一代,冰凌最为壮观,河水汇聚着一冬积蓄的能量一泻千里,向着大海的方向一往无前,水面下漩涡密布、暗流涌动,翻滚如沸裹挟起上游无数的支流汇聚、泥沙沉淀,伴随着冰块开裂,漂流为凌。

“我家住在黄河岸”,不识冰凌你不会懂真正的黄河,水是流动的冰,冰是凝固的水,一年四季,即使冰封、万籁俱寂,冰面下也会潺潺流动,润泽大地,华夏根脉也由此厚重而隐忍、坚韧。

而我们身上不可避免具备这种坚韧。回忆往事,十三年前刚刚成立的山西新能源公司,面临生存立足和资源发展难题时,只有向前、也只有愈挫愈勇,那一代人没有退缩,也不可能退缩,而这样的勇敢还在于纵横捭阖的灵活性,在本省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他们打破常规西征“外线发力”寻找新空间,用项目支撑和反哺山西根据地发展,新的增长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反映,曾经的内蒙、光伏、煤层气和如今的储能、大基地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也是为什么山西新能源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内蒙古太仆寺旗。

“十八将士走口外”的故事,成为山西新能源创业的一段难忘印记。回想当初,李鹏吉仅一个人,就高效完成了土地等四通一平工作和前期现场勘测,顾俊峰一个月组织完成工程主要招标工作,成本比同期系统其他项目节约近千万,他们齐心协力,44天完成33个风机基础的开挖浇注和升压站的主体封顶,创造了同类地区最短施工记录。这些拼命的人们,在创业的抱团取暖和互相支撑中把路延申下去,那总结一下,这是什么?这是“以人兴企”的发展战略,是“快进则生、慢进则退、不进则亡”用脚,生生趟出来的生存观,是“以项目造就人才,以人才推动项目”的创造成长舞台、缔造家园梦想的创业经验。

以小见大,伏脉千里,推而广之,黄河所在的华夏文化之所以能够长存,放眼世界,并成为四大文明中的仅存,一定意义上讲是这种艰苦求存的经验继承,也依赖于文字和载体的传承、传播。寻找文化的格脉,还记得秦仲公在同西戎世代作战时,为战死疆场的弟弟披上秦衣的洒泪战场,那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手足悲怆让人动容,他们没有后退,也退无可退,他们选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后来开地千里“东饮马于黄河”的喜极而泣、以告祖先,也让人感受到民族性的坚韧和铁骨铮铮。

回头梳理历史来路,太史公的记载让人荡气回肠,而如今,面对开企建制的几本史料和档案,先期的筹建处记实资料——开拓者足迹,猜测这些隐藏着企业起步发展的密码,以及最让人感兴趣,身边人、那些事的高光时刻,那些攻坚路上的脚印,还有一点一滴化解企业经营问题的巧思妙解。

 

第二章 成于思

处事创业为人,往往观众看到的是结果,但是舞台上不只是长袖善舞,还有成长过程中一定是弓弦相间,有时选择了更长的一条路,某些时候跑道调整,未雨绸缪,甚或至试错之后力挽狂澜。

而在总结的过程中,也走过一段相似的路,最终发觉,最好的线索就是企业走过的轨迹,人走过的印迹——就是文化,或者还是引用一位公司创业者的话,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回到新能源企业的原点,翻看史料,“感恩”理念文字的最早提出,是在2008年初的工作会报告中,当时还是筹建处的山西新能源前身,提出的八字管理理念“感恩、宽容、善良、快乐”,并在2009年固定并系统提炼为创业时期特有的企业文化。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将已有的感恩至善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再创新融合了新能源企业实际的文化体系,感恩文化,具体有四层含义:一是员工感恩企业,用赤诚之心、实际行动践行承诺,把企业效益发展作为个人贡献的最终目标;二是员工互相感恩,诚心相待,共建幸福人文环境,在宽容的团队氛围中舒解情绪、奋发作为;三是企业感恩员工,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个人和团队展示平台,结合山西本地文化,提炼最美风电文化,不断探索,臻于至善;四是企业感恩社会,即对集团、国电电力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爱,以安全第一、绿色发展、廉洁建企打造新能源“卓越”品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山西新能源企业优质形象,回报社会各界和上级单位的支持帮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回头再看,历史总是在回望时,脉络才渐渐清晰,2008年,由于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火电项目步入低谷,筹建处面临艰难考验,此时筹建处进入第一个瓶颈期,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用三千精神去践行感恩理念,依然一刻不停歇地奔跑在路上。

我们进入风电行业之前的那几年,2003年至2007年是中国风电产业化发展的第一个快速发展得阶段,这一阶段逐步通过实施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向项目国产化商业转变,在政策明晰风电场投资商、开发商和上网电价,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法》及其细则实施颁布后,建立了稳定的费用分摊制度,从而迅速提升了风电开发规模,并被原国电集团和国电电力确定为清洁能源转型方向。

祖国的北方,从北疆到黄河,绵长的草原与戈壁,有着得天独厚的风资源优势,也就成为了风电产业的首选位置,当时内蒙占到全国装机的三分之一。此时恰好筹建处在内蒙寻求煤矿资源过程中积累下很多情谊。看到许多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发改委本来是主管部门,感动于山西新能源的诚信诚意,看到项目的难点和突破的机会,尤其是跑项目的的同志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赤诚创业精神,就反过来提醒项目部火电路子不通可以考虑风电。

而从火电、煤炭的规模效应中壮士断腕,说起来容易,但却是艰难而果决转身,用今天的话讲,从舒适圈中坚定跳出来了,企业多方寻找出路,得益于集团、国电电力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这一历史性机遇,筹建处适时在此启动了太仆寺旗的风电项目,太旗一期项目于2008年7月13日取得核准,为公司的成立创造了条件。2009年8月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组成当年的人才班底和创业团队。

而改革的攻坚,落后地区的突围,首先伴随的就是生存的这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当然解决问题,则是思路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也伴随着传统和现代思想的激烈博弈。

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工作作风的硬朗,必然和企业领头人的工作作风息息相关,伴随精准而复杂的操作,也为今天二次创业提供了宝贵试错经验。

特别想提一句老李,老李是山西新能源第一代创业人李鹏吉,两年前,老李退了,最终也没一起实现去二连口岸看看的约定。当年酒量三两的他因为项目手续,可是能在老乡的炕头上聊天,同牧民唱歌到天明的人。最后,红彤彤的脸,握在一起的手,腊月一起烹羊唱歌,朋友交到了、输电线路把电送出去了,老乡慢慢致富了、风的事业发展壮大了……

 

老乡一边敬酒,一边唱首诗:

感谢兄弟般的资助和尊贵的光明使者。

一万元当枕头枕了,没有治好孩子父亲的病,

两万元当垫子垫了,孩子的母亲也走了,

去年河水开冻的时候,有人出三万让小潘放羊。

可小潘说,就是要饭乞讨,也要读书。

 

他接着唱到:

开始以为你们的炒锅里面,不是我们的奶茶,

草园上都说你们是夜莺,四处游走,晚上诡计多端,

而街头又传说,

你们只用蝇头小利,

就想换来在我们的草原开山取土。

但看到你们的风机,不仅美丽,

而且不再有黑烟滚滚,

看来那些话都是不足信的,

你们是光明使者,真心为了我们好,好兄弟们干了这一杯。

 

回忆起那些人,那些往事,我们就禁不住泪流满面,那是我们的青春、壮年,那是我们的足迹,我们的壮志飞鸿,我们将要起飞的姿态,也有我们的低吟浅唱。

李鹏吉曾和我们细致描述了2008年初到这里的感受,太仆寺旗的风,曙光初现,它就在树林中,白桦树哗哗哗地响。

清晨,太仆寺旗的风,舞动着我们的衣袖,偶尔的薄雾,是风那神秘的面纱。

太阳下,太仆寺旗的风像那达慕勇士。它在草原、在湖面挥舞臂膀,草浪翻飞,波涛涌起,仿佛把人能吹上半空。

晚上,太仆寺旗的风也不平静,推窗就进了房间,东瞅瞅,西望望,猛得掀开被子,掀不开,再从脸上呼啸而过。

就这样经过反复捶打、历练,风中的新能源人,如同黄河在冰凌碰撞中一往无前,这些年开发建设的项目质量均保持优良水平,这里的单位千瓦造价处于集团公司同区域风电项目较好水平,风电场年平均风速均在6.5米/秒以上,可研利用小时均在2200小时以上,实现开发一个盈利一个的业内优良成绩。也是靠真诚靠文化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企业的组织力、凝聚力也实现了涅磐重生。

勤奋仁爱、得道多助四个字在肇始之初即有表现,特别是平等、敬天爱人的现代理念的实践,记录创业岁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开车的师傅也是我们事业的支撑,要尊重,他们是我们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部,大家拧成一股绳,外面就连属地政府,发改委能源处也主动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想招数、出点子。这些内外部良好氛围的创造,为项目落地点起了最旺的一把火,直至风火燎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山西表里山河,历史上崇尚 “德孝忠义勇”,有着丰富的耕读文明、商业文明和德孝至善文化可供汲取,可以说,崇尚先锋、崇拜英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她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力量,也澎湃着新能源企业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这一段历史,曾被称为“艰难的起步”阶段,并在五周年发展大家谈总结过程中,被提炼为“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吃苦精神、不计报酬和不分份内份外事”五大创业精神,彼时,全员跑项目、党员冲山头、人人在一线,立足蒙、晋两地资源大力拓展,推动基建会战、争发电量为企业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2011年快入冬了,太仆寺旗三期工程开工,由于办理工程建设许可证、征地手续等占用了不少时间,很晚才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施工黄金时间已所剩无几。但工程标准不能降低,年底投产目标不能变,现场人员责无旁贷地挑起了重担。精心谋划,科学排兵布阵,充分调动施工队伍、监理、设备厂方各参战队伍积极性,形成攻坚克难合力。记得当时,站到外面,只要三分钟,让风从头到脚吹到透心凉,现场没有一个人不是在硬挺着。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歇脚,喝口热水,是在寒冷的空气中保持清醒最好的方法。

为保证施工节点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交叉作业,几个工作面全面开花,并坚持完工一项验收一项,前期工作为后续工程打下基础、抢回了工期,为工程按期投产赢得时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记得当时拿出相机,想拍一些珍贵的镜头,头一抬一低,风就吹到衣服里了,风大到不要说拍照,是需要在石头上稳定趴着才能拍照,我有张登在《中国电力报》公众号的照片,是2020年马坊施工现场,风机旁正好有半山腰视角好,蹲在雪窝子里拍的,等到光线正好,按下快门。如果说吕梁的风已经让手冻的不听使唤,那么草原的风,吹上一上午,中午人的脑袋就吹木了,中午盯着半天眼前的泡面,实在要缓一缓才能下筷子。而现场设备运输、吊装、浇筑的建设现场,则要持续工作10个多小时,天一亮看到天气条件允许,就得往山头上冲。

当时企业有说不尽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承载起企业的使命,也逐步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一年一本企业文化集《一段不平凡的回忆》、《讲述山西新能源故事》、《厉害了!我的山西新能源》和《这里,魅力非凡》成为新能源企业文化新名片。故事中有每一个普通员工的闪光点,让人感动,也让人感受到立体而真实的生活。

 

第三章 北魏风

以心传心,必有回响,山西新能源地处大同,提到这个曾经得京华烟云地,就不能不说云冈石窟,而说到云冈石窟,不能不提第十六到第二十窟,作为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充分展示了修建者,经天纬地之意志和宏大表达。设计者是来自当时被北魏刚刚征服得西域凉州,一位法号昙曜的高僧被邀请营建,他主持修建了标勋史册被称为“昙曜五窟”的五尊大佛,而这五尊代表性的佛像,象征着北魏的五位有开创之功的皇帝。

另一个角度看,北魏善于用人的思路彰显无遗,无论是本地还是被征服者,强调用人以长、百汇聚流,因承其大,颇有当年秦国六合的吞吐气象与不拘一格。这五尊佛,同后来的云岗石窟的风格也有所差异,是最早作为国家形象工程而存在,“昙曜五窟”气势磅礴,除了政治寓意以外,从文化艺术看,其特有的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包括凉州风情、象教遗存,让多少瞻仰者梦回北魏,也为那种兼容并包的气象而赞叹。

让禅宗说中国话,或者说为什么历史选择通过玄奘等人,让中国本土的文化,能够让佛教说中国话?并将其中悲悯和众生平等的情怀浸入我们的文化,依靠的是文化的包容性,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和世俗精神,直到演进称为后来的儒释道三教归一。

这里不仅有释宗的兴盛,也有外来文明的曲折发展,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对我们思考新时代下,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进而思考所处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都有启发。

而二千五百多年前,当释迦牟尼在世时,最重要和原始的教义,其实是反对印度社会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的。在此后的六百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训,不立偶像崇拜。从考古发现也能验证,在印度历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并未见有佛的雕塑、雕像和绘画像出现。

雕像的出现同信仰释迦摩尼的希腊人出现,及其后裔对于传统教义的扬弃有着密切关系,他们把希腊诸神的艺术表现形式引进到佛教中,比如云冈石窟中,很多都塑造了高鼻深目,具有明显的希腊人脸型的佛像,供奉起来,也借此,以形象的艺术形式来突出人的神圣性。

时光再回到眼下。


第四章 家春秋

说完了历史,我想以自己为代表,说说山西这片土地上的事情,可能不够全面,只是最普通的山西人家的故事,也是很多个普通人的故事。小时候总想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如前文所说表里山河,表面是看不完的连绵不绝的山河,脚下是掸在腿上数不尽的黄土。

就像歌里唱的: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花

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

我想奶奶后来的岁月,想的很多是这样的场景,她特别想帮助我们,但是我们走不出心中那座大山。其实创业,也就是找到自己根本的归宿,就像那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而我的奶奶,给我定格的印象是,嘴里念念有词,不是念叨父亲、就是叔叔和姑姑们,看着西屋上厚厚的雪,一边坐在炕上一针一线纳鞋底。

她的背景,是黑色的锅沿,地上成捆的柴火。虽然条件有限,总是把洋箱打磨得油亮。

还有院子里那颗枣树,后来爷爷让父亲和叔叔把院子里的枣树锯掉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

大概就像我现在,从来不去翻看父亲的日记。

但记忆中,经常听爷爷得哥哥和父亲讲这座老房子几十年的历史了,它的木门上挂着两个铜门把手,那是70年代翻修重建时装上去得。门框正中间靠右的位置写着军人家庭和五好家庭,爷爷曾经在解放战争最惨烈得太原战役中负伤,木门的前方右侧铺着几块大青条石,夏天,乡里乡亲会在上面坐一坐、聊聊天。

记忆中,奶奶总会坐在上面,给来往得乡亲倒些水喝,奶奶总是抿着嘴笑,虽然这一生因为孩子们得事没少操心操劳。我喜欢特别喜欢奶奶看我,有笑着看、有审时着看、有安静地看,那时一种温柔略带坚强的力量。在所有的孙辈中,奶奶最为疼爱也应该就是我了。在我的记忆中,奶奶给我在灶上放在油勺里给我煎一颗鸡蛋,那是我回忆中最美地美味,据长辈回忆,我会挥舞小手,在满屋油香中等待我的那刻享受和眷顾......

老房子的土炕,可谓冬暖夏凉宝地。冬天,爷爷身体健康时,总是抱着一堆柴火填满土炕“窟窿”,这炕呀暖和极了,都烫屁股。晚上躺在土炕上,奶奶都会给我讲山上狐狸成仙的小故事,偶尔还有些惊悚的味道。到夏天,老院子在夜幕下伴着知了虫鸣声,显得格外寂静,燥热似乎也并不往心里去,不像城市那样喧嚣,偶尔一阵风,院子旁边的白杨树沙沙作响,我们会在门口的青石上纳凉,望着夜空中勺形的北斗、瓢状的南斗,家族中的老爷爷会给我讲“北斗勺、南斗嫖”,也会和我回忆他们年轻四万万的抗战故事。

老房子的院子也挺大,爷爷能干动活的时候,每到收成时节,金灿灿的庄稼厚厚地堆在这里。脱粒、扬粒、晒粒成了我们记忆中,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工作”。火辣辣的太阳把庄稼烤的炙热,脱谷之后的草垛就成为我们的嬉戏的地方。

奶奶的陪伴温暖了我整个的童年,我吃在这个老房子,睡在这个老房子,对老屋的这份爱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心里,后来我在《作家导刊》中专门写了首诗来回忆。

老家有一个很平和的名字,可她的历史其实与她的名字有点大相径庭,由于是雁门关以外第一座平原城市,历史就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寒冷也总是眷顾着这个北方县城。当别处太阳缓和起寒风的时候。寒气依然在老家有一席之地。我的老家有山有水,其实在黄土高原是不容易的,在祖国的大江大河、在山西的表里山河之间他是那样的娟秀,但这里的“水”就是滹沱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夏天的滹沱河芦苇丛生。想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去看他了,远远看去像小伙子的头发,蓬勃且凌乱。一阵清吹过,,我们几个小伙伴在玩水的同时,总能感到一丝惬意,虽然奶奶爷爷总是叮嘱我们不要去河边,记忆中是曾祖父第一个吃了河里的鱼,其实想来也挺奇怪的。记忆中的绿色芦苇如同波浪般来回的起伏翻滚。在阳光下趁着河面反射的光,晶莹的闪耀着。到了七八月多雨季节,几天河面就能涨许多。

老家的水和山是不可分割的。在“山”的方面就非常丰富了。山可以多到,几乎抱住整个县。名山峻峰之中或许没有它们各自的姓名。再比如它们不险、不秀。山上遍布着很多耐寒的、耐旱的灌木。它们无法选择命运,在大山中延申自己的生命长度和深度。它们也没有怨言的,无论是春风还是寒冬,寒冷或许可以暂时遏制着它们的生长。但是他们会用一寸一寸的坚强和生长来拓展自己。

老家,他以他的博大藏纳了我儿时的啼哭,也容纳过我最落魄时候的样子。他像一幅我们共同要去完成的水墨画,那里有逐渐清晰的构图和意境,也有我们的人生。

这就是我们山西人共同的乡土记忆,也是我们所有人不会放弃的初心,与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底气。

 

第五章 砺兵马

记得2016年,我们都换上了能坐能躺的转椅,中午大家不用再找地方午休了,也有了自己的食堂。

“对菜品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提。”循声望去,桌边一双亮闪闪的眸子先映入眼帘,那是杨哥,这在成人世界中比较少见的。但这不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别人口中的他,以及他的口头禅,“我不怕干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记得一位将军说过,“我喜欢眼里有光的人”。——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心底浮现出一句话。杨哥绝对是那种眼里有光彩的人。

记得那阵,给大家过集体生日,找到了食堂,这里有地方。过生日总得放生日快乐歌啊!可食堂音箱的插口是250V的,还不是大口,这可麻烦了,锉刀也没有,插座是根本插不进去。我们正着急上火呢,杨哥过来了,问有没有电钻——没有——借了吗?——问物业了,这是大楼食堂,说不是物业的。

哦,没事,给我拿把刀。杨哥说道,只见杨哥三下两下的工夫,三口插座就变成了囧字形的了……

那阵食堂伙食还是自办,杨哥带着人们去买取餐台,食堂这活其实不好干,一是众口难调,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在进步。二是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这就是最难操持的业务,古代是内务府办列入天子家事,历来重要。

而有了杨哥,却让山西新能源人体会到舌尖上的幸福,羊杂、豆包、花卷、牛奶、葱花饼、小米粥、凉菜、开锅豆腐、豆浆……伙食的丰富多彩要归功于食堂,也为后来食堂的流程化打了个样板。

后来公司成立了伙食委员会,公司领导也多次明确要求,统一认识,把伙食委员会的成立作为服务职工、做好公司后勤保障的大事来抓。

民以食为天嘛,只有立足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风场员工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吃健康的宗旨落到实处,甚至提升到保证基层安全稳定运行的职工人心高度来看待才能办好。

往细了说,风场伙食委员会在检查中对伙食是否健康、操作是否卫生、地面是否积水、油烟如何消散、餐具如何摆放、设施是否配套都要有重点检查,同时主动沟通协调,积极完善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服务、见实效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吃得暖心才能工作干得用心,浑源能提出党旗插在风机上,一定程度也是因为有曹书记的“书记手擀面”,是脚踩大地腿上有泥有温度的缘故,各个基建项目部第一件事都是要把食堂办好,有了精选采购渠道、科学制定食谱、精心烹饪制作、注重营养搭配的伙食供给,才有伙食委员会的基础运作。到了年底,项目投产了,在广灵迎新年茶话会上大家展望,加强沟通不懈怠、强化管理不降标、推进发展不停步、作风建设不放松的愿景,不仅将公司层面的宏大叙述做了通俗表述,更让每个人看到了希望。

曹操在给孙子兵法作注写道:“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什么意思,就是说要冲锋,得先算算要花多少用度、成本粮草是多少。后勤从古至今,无论是作战还是创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春秋战国时代,马蹬还没有发明,人骑马上厮杀还不稳当,所以没有纯粹得骑兵,都是战车。《司马法》里面说,一车,车上配备甲士三人,跟着步卒七十二人,跟坦克战术差不多,步兵跟在战车后面。所以一辆战车是七十五人,我们读历史常读到“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战车,七万五千人的部队,这样得军事实力也足以傲世,但对后勤得要求也非常高,所谓“革车千乘”。革车,是辎重车,装粮食、炊具、衣服等物资的。同样是《司马法》说,一辆革车配十个炊事员,五个保管员,五个管养马的,五个管砍柴烧饭的,共二十五人,一千辆革车是两万五千人。这就是“带甲十万”,一千辆四匹马拉的战车,配备七万五千人,一千辆辎重车,配备二万五千人,加起来就是十万人的军队,作为基本配置。

回顾创业历史,我们项目中得后勤人员绝对不能忽视,无论是前期、无论是工程基建,后勤是我们前方项目人员能够获胜得重要保障和中枢。当时全员跑项目,也从领导到基层非常关注后勤,才能义无反顾哪怕个人垫资也要拿下批文得无私精神,才有应对白热化竞争得风电开发形势,才有每年得大联欢,2009年是大年初四和职工家属一起联欢,汇报一年项目进展得欣喜,取得职工家属对常年在外出差得家人理解,才有“至今未取得零的突破,一直在路上行走得感觉,心里很不安定,若一直无果,大家将面临二次选择”的信任和交底,才有“我靠大家得滋养而活,大家得奉献和承受承载着我们这个群体,成就者我个人”的真情流露。

“走,小肖。下食堂吃饭,吃了饭再加班。”

财务部得王姐每次都要把大家一一叮嘱道,加班不能忘记吃饭,都是家里和单位顶梁柱,要爱惜自己。

办公楼的灯火通明,点燃不只是激情,也点亮了人们心中的那束光……

 

第六章 精细“官”

“人生的经历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和转弯荆棘。不经意间已经踏入人生第四十九个年头了,其中有二十七载的财务人生。”这是财务王凤琴的笔记,而她也是新能源公司职精打细算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

2010年5月,她进入山西新能源公司。“学海无涯不进则退”,面对会计政策不断更新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积极参加税务知识培训和国电财务专项培训,从中学到了不少经验和新的管理知识,给工作带来了许多便捷,也为她和财务同事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2年财务信心化建设实行双轨运行,实现了新旧财务系统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切换。

加强财务基础工作,2013年度被国电电力评为“达标创一流先进集体”。积极研究风电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办理增值税即增即退50%和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优惠,努力减轻公司税赋。右玉分公司实现2012年度所得税减免1617.58万元。

2015年新投项目节税4342万元,太仆寺旗项目同时享受“三免三减半”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节税763万元。积极优化资金结构,加大票据支付力度,降低财务费用,提升融资管理。保证公司资金充足的同时,也最大程度降低了资本成本率。右玉四期项目建设利息节约160万元。太仆寺旗高息置换节约财务费1909万元。

2015年公司资金成本率在国电电力新能源系统风电企业排名第四。她和她的团队有太多的故事可讲了,一点一滴都凝结着所有人的汗水。

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主动担负起新同事的“传帮带”工作。悉心教授财务业务和规章制度,由浅入深、由易极难,手把手进行教导,让大家扎牢会计基础。

关心大家的生活,使新同事逐步适应工作环境,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特别是把同事重要的私事放到日常通盘考虑,她曾说:“我想,这是管理上的经验,也有助于凝聚力的产生。”每到月末和年终,晚上财务部总是加班加点晚回家。都是女孩子,总是不放心安全问题,她始终如一坚持送她们上车,并默默记下出租车车牌号。

2013年12月,她在工作上又有了新进步,公司任命她为财务产权部副主任。从此她让自己得财务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小到差旅费,大到工程款,都要眼看三遍、心过三巡,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处理账务。凡是遇到财务手续不全、不合法、不合规票据,或者票据与实际发生业务不符的现象,必须坚决退回,可能还会遇到不理解,所以同时要向经办人仔细解释相关的财务制度。

1999年荣获二电厂“十大”专业技术能手、“会计状元”称号。

2011年荣获公司“大干60天,向建党90周年献礼”立功竞赛优胜个人。

2012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

2013年荣获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荣获国电电力与集团公司“国电优秀员工”称号……

 

你见或者不见,世界就在那里,纷繁复杂;

你念或者不念,商场就在哪里,瞬息万变;

你学或者不学,报表就那里,根深蒂固;

你跟或者不跟,税改就在那里,日新月异。

这是是财务人员写的一首小诗。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只要在运行,本质上都不是隐藏起来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对外发送信息,区别只是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心电图是心脏的语言,微表情是情绪的语言,财务报表就是地球上所有公司对内和对外沟通的通用语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财务语言就像是天书一样,每一个汉字和数据都认识,却不知其中的意思。

财务报表就像是一张公司的体检表,会计人员就是抽血、检测,把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量化、记录,制成报表的人。体检表上只有数字,背后的因果关系还是需要听医生专家的意见。

财务报表最重要的就是三张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像是公司的一张照片,一眼看尽公司的“高矮胖瘦”,左边的资产部分告诉你公司的家底有多少,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告诉你公司的资产从何而来。利润表也叫损益表,简单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分是销售收入,中间部分是成本,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之后,最下面的就是利润。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一段时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一个变化情况。很多人不理解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公司是靠利润发展,但是靠现金流生存的。

这些都是他们耳熟能详手到拈来的知识。

如果把公司内流动的现金想象成人体内流动的血液,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就是企业的“造血功能”。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靠外部融资带来的,比如公司申请的银行贷款就放在这部分现金流里,这相当于是外部在给企业“输血”。再如企业以尚未收回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由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华泰-国电山易可再生能源泰价附加补助绿色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进行了ABS融资计划。当时ABS相关法规指引要求一是“基础资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权属明确”,对电力企业和新能源企业,要求首先是发电公司需合法持有发电厂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二是发电公司应取得业务许可证,三是发电公司需和相应的国网电力公司签订《并网调度协议》、《购售电合同》从而拥有电力上网收费权。从山西新能源公司所属风电场看,创新产融的条件,我们都具备,比如可以确权拥有电力上网收费收益权,为融资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且还发挥了金融租赁、内部同业拆借职能等,ABS自身也是一个融资工具,未来完全可以在对外发行债券、提供财务顾问咨询等服务方面和基层企业一起,拓展空间,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及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工作,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美丽风电场助力双碳发挥造血功能。

而公司投资海丰公司产生的现金支出或者现金收益,就会被归类到投资活动现金流里,这相当于是企业在“造血”。有财务思维的人会更多关注“现金流是否合理”,而不仅仅是“现金流是否良好”。

财务思维已经不再是一个专业选项,而是商业社会给你我提出的一个新要求,那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的别样景致。

 

第七章 风之子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创业者们的群像,他们仿佛还是奔跑在路上的壮年者,一次次的快步迎上,还有人到中年、常年熬夜工作透支导致的满头白发,从一个个汉字中跃然而出,创业者在书中所说的“坦率的讲,就筹建处这个担子,我自感德薄而位尊、力小而任重,压力也很大,希望把压力传递给每个人。”言谈之间坦诚、坦率,甚至带有一种黄河的粗犷和质朴,这些记录与足迹来自2008年的工作会报告。

回到2009年,创业者同样进行了创业者的自省“2008年,就我个人而言,一是对前期项目的艰难认识不足,将许多问题简单化,二是急于求成的心里,三是工作顺利时心情就好,不顺利时就喜欢批评人,总认为大家工作不到位,心情随项目的成败而起伏,一年来大家的平静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宽容。”但这一年其实是新能源开企建制的关键中的关键,2009年是筹建处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筹建处成立五年来还未有一个项目开工建设——“2009年若还没有项目核准,未来形势将更为被动。2009年,我们要集全员智慧,举全员之力,集中所有资源,找准着力点去寻求筹建处零的突破——这就是太旗风电项目,只有全力成就项目,才能成就项目的每个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个体的成长是需要一定压力和危机感,这样组织才能成为一个大熔炉。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能有危机感,才能人人迸发出能量。

当时新能源企业人员构成主要有三拨,一是从二电厂竞选上岗,经历了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与先进设备技术得非常熟练得电力工作人员,二是从一电厂等经历了新中国第一次工业进程积淀下前苏联援建经验技术得电力工作人员,三就是企业挂牌成立后新招毕业生和调入得员工。将各自的知识、技能、精神融入并再造了山西新能源的精神。

吕宗泽,我们一般都叫他吕老师,职业生涯得开始是二电厂中学得一名非常优秀得教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进入电厂又来到新能源,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知识素养,很好得契合了新能源知识密集型得行业特点。从太仆寺旗风电场到遍布进中南的吕梁风电场,都有他坚实的足迹,无论是前期可研、勘探,他走遍了山西新能源一个个风电工程,同时也见证了新能源的成长。

他从第一个项目,掰着手指头开始数,当时“三道难关”摆在了面前:风机设备运输的难题、寒冬施工气候恶劣的难题、融资与风机设备入场的难题。他们不断探索实践、勇闯关口。冰雪奇缘、山路历险,他们用性命相搏,以摩托代替汽车,勘察环境、驮起物资,送设备上山;风中,齐腰的雪,他们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全周期可控。

他们时时拿着“显微镜”研读土地政策、握着“规划思路”走访政府机关、带着“三千精神”走村串户,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他们来不及戴口罩,任由风把嘴边的声音吹走,他们关口前移,紧咬“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四大关口不放,坚守施工现场、紧盯设备催交、全程跟踪调试。

此后团队在壮大,新能源公司风电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到一年之后,山西新能源从口外转战口内,这里的开发建设已成燎原之势,2010年6月,右玉高家堡开工建设,回看中国知网上创新成果,相对成熟的风电生产运维体系也首次在这里提出并实现。2010年 ,虎头山一期开工建设,新能源行业的混合所有制在这里试水,经过前赴后继的精诚合作,平稳运行到今天。2014年3月,浑源大仁庄开工建设,从此北岳恒山上,党旗在风机上飘扬。2014年4月,广灵南村镇开工建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一个一个项目捷报频传,印证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那颗创业之心从未老去、澎湃依然。

掩卷沉思,所有事业的点滴成就不是偶然的,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关键的爬坡过坎,需要对无形的生命形态的磨砺,2010年提到亮剑精神,风电是在新能源人的脚步中丈量出来的,在凛冽寒风中北望长城,风资源勘测成为每一个新能源人记忆深处的珍藏,车上不去山,就坐着老乡的摩托上山,来不及准备头盔,就在盘山路上穿梭,在山头间驰骋,旁边是万丈悬崖,亲身感受风从耳边掠过,他们是在用生命体会着资源开发的突破口,“拓跋”着新能源人的精神高度。一个个宽厚的肩膀成就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故事承载着身边人最真切的砥砺奋进,这些创业路上的故事在口耳相传、印证迭代,反过来又在项目开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生力。

感恩文化贵在一个“诚”字,大儒周敦颐《通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新能源人的文化根基也在于传统的儒道释三家,他们以出世情怀注入世热肠,在创业发展期突出表现的就是一往无前的攀登精神。在十年总结中,多位创业人不约而同提到了三千精神,“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十多年前四万亿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开疆拓土,能源发展转型的机遇缘何被新能源牢牢抓住,并成为集团和国电电力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依靠每一位创业者拼争开拓的精神,他们在拓展企业使命、组织愿景的同时,甘苦与共、命运相连,也在冲锋山头一线,举手投足间用实干改善着自己的发展、舞台与命运。

从我们个人讲,其实也如此,有人说,人生如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舞台上曾经绽放过光彩的过客,也在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真切的角色,上演着属于舞台也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那么这个真正的舞台可能也是真诚的“诚”字。《皮囊》中有一段话,“我期许自己要活的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

一个人只有真诚,才能变得越真实,尤其是客观评价自己的资源,是创业人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好或不好,都要允许它存在。尤其是不能忘了自己最初的创业动机和梦想和最真实的自己。

尽管这一年年初,工作总结还充满了危机意识,甚至少见的提到了传统文化儒家禅宗中“觉悟、清零,保持谦虚”内容,也侧面说明之前数年磨一剑的艰难与希望,夜深人静,危机感驱使的创业者们不可能不思考事业成功的密码。以前的旧楼下有一条小路,大家经常走一走,创业者们每天7点就在这散步,迎接新一天的太阳,保持自己的灵敏度,也保持大家的战斗力。中国禅宗,强调要实践,要行脚,即人的成长需要拜访名师、行万里路,即便机缘不到,也在缓慢实践、变化环境。在市井红尘、在北国山河,作为生命主体的新能源人,通过行脚环境的细微变化,自照“境界”来找寻自身的不足。这个过程,不仅是生命的完成,也是小我的消融。在多个项目行装整理、开工齐发的当下,再读深思,颇有一定现实意义。

我们也一直是在用亮剑精神去直面“问题”,同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得历史进程非常相似,也是在问题得解决中,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问题”意识中,发扬山西新能源“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企业精神,为项目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推进和顺利并网发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曲大风唱山河,这个项目是山西新能源第一个正式落地实施的新能源项目,把项目建成一个标杆,为以后的项目开个好头。”看着太仆寺旗项目历经一代代人得经营,真的实现了,虽然是一步一个脚印而来,但真正成功那天,仿佛诸般功业又有一点不真实,素来强调刚猛精进的李总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眼眶湿润了,懂得他在大同齿轮厂、太原、辽宁庄河诸般创业得艰辛,在风电这个全新得行业开花结果,才能理解明白其中的艰辛。太仆寺旗项目投产当天,第一任开拓者李玉武无语凝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项目前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全程参与其中的项目组成员,被人成为“国电老李”的李鹏吉回忆到:“最早我是2005年第一次到太旗,之后和王月秋副总跑项目是非开心得一段经历。项目建设上得从谏如流、从善如流、果断抓机遇,李玉武让人印象深刻,而且他很公正,举贤在公。每当项目推进遇到阻力,大家感到手足无措想放弃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大家分析问题的症结,我也很想念那段创业得经历,让我的事业有了第二个重新开辟得战场,他召集大家集思广益寻找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调整策略。他自己每天都是早来晚走,活力充沛,遇到问题,大家都想不明白,就车轮大战,挨个把负责人叫进办公室,每天开会到晚上11点,第二天继续,到了第四天头脑风暴就有了眉目,第五天,一般是这天,大家精力体力到极限得时候,工作思路跃然脑海中。现在回想起来,挺不容易。”过年得时候,负责人带上一只羊来到现场,现场那个热闹和鞭炮齐鸣。回忆起往事,老李得眼睛中似乎再次回到那个火红得创业时期。

公司历任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得经验,有了问题咱不逃避,不唯书,不本本主义不乱搞形式,而是将问题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项目最难突破得时候,上下头脑风暴,反复商议决定采取“自主开发,兼并收购,合作开发并举”的方式,开拓新能源市场。首先是收购右玉高家堡风电场,奠定了在山西进行新能源开发的主体地位,“打回山西去、开发新能源”;之后是合作开发朔州平鲁虎头山风电场,实现了公司等级由“四类企业”跃变为“大二类企业”,不仅成为国电电力第二大风电开发企业和山西境内最大的风电企业,也为新能源得混合所有制探路;之后率先启动了虎头山25万千瓦整装风电项目,甚至直接对接国家能源局,那段时间大家是北京太原大同和太旗来回跑,这也成为国电电力和山西省首个被国家能源局核准的大型整装风电项目。


第八章 谁筑梦

工程队伍是为数不多的需要效率和质量并进的团队,尤其风电场点多面广的特性,注定他是机动效能出奇好的单兵作战队伍,但是如果不到风电建设的现场,不会领略到风电人战严寒的那份豪情。

2020年,这一年面对新冠疫情,以及大形势下风电“抢装潮”影响,山西新能源逆风飞扬,全力推进三个在建项目建设。阳高二期42兆瓦,虎头山三期27兆瓦风机先后并网发电,马坊二期 48 兆瓦风机抢装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在年底并网发电,占到国电电力当年并网容量得将近一半。

“受新冠肺炎影响,人员及吊装设备的短缺,诸多因素给项目投产带来了很多困难。”项目采用老带新的方法,负责人苏伟平带着胡旭东,电装交给张文斌,工程部长张凯协调推动,恰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是现场最吃紧的时候,公司总经理齐伟现场统筹。

“上山的路弯道较多,现场配备了两支队伍,但设备运输安全上依然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做好道路的清理和指引,在个别地方要重新修整路面,为设备车辆的转弯半径提前做好准备,往往向山顶运输一次往往要持续三个多小时。到了陡坡还得倒运车做牵引才能将设备安全运到。安全运输问题都是设专人盯办的工作模式,保证项目按期投产。”

山西新能源人用事实挑战了“不可能”。项目投产,搭上了最后一趟,享受补贴电价的“末班车”,2020年12月29日,马坊二期项目风机全部并网,让企业得容量距离百万梦想只差一步之遥,也谱写了风电人永不放弃、迎难而上的“追风”精神!

规模壮大得路上有无数挑战,面对绊脚石,只有勇敢跨越才能将这些困难变成垫脚石,昭示后来人。新能源企业起步较晚,势头猛,普遍远离城市、点多面广、交通不便,场站多而分散,人员少而不集中,尤其是在快速发展中,新能源生产期的项目技改与基建期的工程建设彼此交错,一方面前瞻性的看,企业发展受设备供货与生态红线等内外部合规因素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从系统现实的看,进一步规范技改管理及工程建设管理,成为新能源基层场站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对我们工作构成一定现实挑战。

“大家就要有千辛万苦敢于‘挑重担’、千方百计敢啃‘硬骨头’、千言万语敢接‘烫山芋’、敢‘破难题’的锐气去开拓工作。要用我们得三千精神,直面苦难,想办法解决,直面挫折,想办法克服。”公司分管生产副总杨晓东在生产例会上说,“从2014年,我们就提出走一条自主维护的探索路,这些‘出高招’挖掘设备潜力,有效保障设备良好的健康状态和稳定出力,向‘管设备’和‘修设备’的一体化融合迈进。”

尤其是从抢修式到预防性维修得转变,公司进行了工作思路得明晰。山西新能源地处晋蒙地区,风速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极端天气频现,对设备稳定及发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新能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七个风电场结合生技、安监要求,在老旧设备上下功夫,对风机变桨系统、变频器、主控控制系统等部件进行优化升级,梳理比对锁定特征机组,制定技术改造、深度维护、故障分析等专项方案,利用全年定检及设备精维护,集中推进设备治理,保障设备的发电能力。

“郑总是基建建设的行家里手,又是把脉设备健康的‘大夫’。”右玉检修班班长刘建军说,“风场远离城市,往往有自己得小气候,有很多突发状况发生。有一次,一个落地雷,直接落在风电场院内,地动山摇般炸响后,站内一片漆黑,站用变零序保护跳闸,场用电,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雷雨过后,检查设备损坏情况,发现站用变外绝缘漆被电弧掠过,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我们用酒精擦掉弧痕,变压器摇绝缘,都在正常范围内,这就奇怪了,咨询厂家认为没有问题,回复说可以正常送电。但郑总仔细揣摩,觉得并不简单,根据现场情况与故障录波图不符这一症状,确定还有其它原因,这才查找出隐患。”

隐患找到后,郑文胜带领着他的团队,把槽钢、变压器本体,全部用专用绝缘漆进行涂刷,增加绝缘效果,同时在槽钢和变压器之间制作绝缘隔离板,彻底消除了站用变设备跳闸事件的隐患。

 

第九章 “任我行”

2014年的基建很像2022年,当时全公司的焦点都集中在3个基建项目上。为了在营造浓厚的攻坚氛围,我们作为通讯员来到最前线去体验和感受。6月,我们带着行李和期待的心情来到浑源项目部“蹲点”,用文字和相机记录我们自己家园的建设故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当时投产任务48兆瓦的基建项目部,坐落在距离广灵南村镇3公里的一个小院里,院子旁边就是上山的通道和郁郁葱葱的庄稼地,便于人员和设备运输车辆通过,大家一离开这里,项目部顿时安静了很多,非常像陶渊明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般田园生活的宁静致远。大家除了承担乡居生活的冷清和蚊虫之外,每个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山里正在建设中的风电场。

项目部的生活是不平静的,每天白天小院里都处于“空山不见人”的状态,唯一的喧嚣就是院外小路上来往的车辆。清晨,吃过早饭后,项目部的成员就“倾巢而出”,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负责30公里外的综合楼土建工作,有的负责监督风机基础浇筑过程,有的得协调设备到货和运输事宜,还有的负责和政府、村干部沟通、办理各项手续……

这里的用餐时间永远不准时,有时下午1点才吃午饭,吃过饭又匆匆奔赴上山,晚上可能等到8点,时间总是耽搁,因为施工、设备运输、卸车等原因奔波或停留在绵延的山路上。

夜晚,小院二楼的灯光依次亮起,大家坐下来一起沟通当天的工程事宜,同事共同探讨,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散会后,项目部负责人还在继续和细化讨论下一步工作,这是协奏曲奏响了,很多人的洗漱聊天、以及给家人打电话,构成了项目部的生活交响曲。

帮叶片“拐弯”,这是我们另外一项任务,“运输叶片的车卡在香炉台村附近的S弯处。”接到通知,我们匆匆驾车赶往香炉台。

其实在前期道路勘探和修整时,已经充分考虑到,运输大件设备的转弯半径,这在后来方山等山区作业中都有类似问题,可是由于运输车辆为适应叶片长度调整轴距,加上叶片放置在车辆上是尾部朝上翘起,所以遇到S弯上坡时,居然附近还有10千伏农网线路,如果想要避免叶片挂住线路影响农网用电,就必须要求运输车辆精确地转弯。

现场,运输车辆的车头已经拐过第一个弯,可是尾部居然太长根本难以拐过来,结果呈直角状,卡在了路上。这时,运输单位的几个人分别在几个重要方位指挥车辆,比如有专人控制车尾的后转向轮,比如有人紧盯着叶片尾翼和10千伏线路的距离。在场的项目部人员也帮忙出谋划策,讨论移动办法,并作为预案,即使联系修路单位的装载机前来助阵,用钢索将卡车尾部拖拽到与车头一条直线上,以便小心避开线路。经过紧张而精细的调整,叶片运输车辆顺利通过S弯,后续的叶片、塔筒车辆也顺利通行。

打好“提前量”,“在工程施工期间,要打好提前量,把事情考虑周全,预想到位。”这是当时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项目施工涉及到的面很广泛,作为业主,更多的是协调工作,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运输单位、设备厂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村民沟通协调,要和包含以上但远不局限于此的人打交道,对人的要求非常,包括学习、认知和落地的能力,所以干工程出人才、出干部也是必然。只有将所有因素都调整到有助于工程才是未雨绸缪的最高境界,提前出手,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大家听我说的对不对,所有的协调工作,就像是一个保护罩,牢牢地罩在工程上,尤其要主中剔除影响工程的各种外部因素,保证基建工作的进度、时间、安全不受干扰。”来到南村镇的第一天,项目部负责人就这样告诉我,也是这样践行的:

在开工准备阶段,需要和县政府各个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做好前期铺垫工作。但是当地县政府的领导人员上午一般都有会,所以鲜少有时间会见,经常需要早晨七点半就赶到县城,趁着有些领导早起锻炼的时机把事情办成。国土局、林地局、交通局、文物局……能想到的地方都处理好,这才有了后期工作顺利开展;

这不,就遇到问题了,施工所用的10千伏农网线路南村镇风场,临时电源近80公里的农网线路因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频繁停电,严重制约工程进度。为了将频繁停电对施工的影响最小化,项目部一方面对柴油发电机做好保养,随时保证,在临电停电后及时作为电源备用;另一方面在日常做好线路巡查工作,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易发地进行及时报修排查,停电后,主动出击,配合电力公司及时巡线查线,尽早恢复供电。通过打好提前量,南村镇项目部共排查出5个危险点,在遇到十多次现场停电都能及时化解,最终按时完成浇筑作业;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项目部还要早做村民工作,人的因素其实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新能源行业,要把利国利民这件事做好也不是容易的事,要想在前面、干在前面、解释在前面,尤其是第一时间对附近几个村进行摸底,平时与村民拉家常,都练就了一口广灵味普通话,说是外乡的,村民都不相信这是基本功。尤其是要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要热心,感觉到工程人是活生生的人情味,修羊圈、搭便车,王阳明说过,事变皆在人心,甚至要让村民“不好意思”到现场阻工,为基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还记共同的家园,那片远离都市的方寸小院、8个房间、是10多个成员共同的家,从3月正式开工到投产,大家在一起共同生活了9个多月。

前文说的是本部的食堂,现在我们来看看基建项目部的后勤管理,也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责任与强大的保障能力,那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础,也是我们别样的基建时光。当时项目部的居住条件还是比较简陋,但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如联合党支部——浑源项目部曹书记带着司机们自己装起了一个热水器洗澡。广灵项目部用水条件相对不足,只有一个公用的水池供日常洗漱,盛夏的酷暑,骄阳晒黑了每个人的脸庞,洗一回澡就是他们最惬意的时光,可他们从不抱怨,还总是忆苦思甜:“这已经比当初太旗右玉基建时期条件强很多了”;

做饭大姐会的菜式不少,但逐渐大家想吃点新花样,就各展所长,把拿手菜做出了给大家吃,也顺便教给大姐,后来,我们基建项目部的食堂居然也可以吃上新疆爆肉、干炸蘑菇大菜了。

再有一些生活细节,因为工程任务非常饱和,事离不开人,回家的次数,根本无法追赶头发生长的速度,项目部就买了全套的理发工具,项目负责人亲自上手,挑个天气好的傍晚,“广灵基建”理发店这就开业了,轮流理个“板寸”确实凉快。

当时,作为当年开工、开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样板工程。五个多月来,大家回家的次数与时间屈指可数,难免想家的时候就翻翻手机里的照片。项目部负责人经常和大家分享儿子成长的剪影,“对我来说,家现在就在手机里。”

南村镇项目部的故事,是一个缩影,那里有他们见识过风雨过后的彩虹,有周边田野庄稼迎来丰收的金色秋天,也有我们的共同愿望——工程能够高质量的早日顺利投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十章 创于智

“泡面凉了,你这拆了装,装了拆,都拆了多少天了?”国栋问道。

“没事,百分百能赶上饭点,你要相信咱们熟练拆装工的速度。”张波笑着说道……

为了测试IGBT好坏,张波带着检修班的兄弟们,在风机机位将变频器模块装了拆、拆了装,一天就要数十次试验。开始状态都还不错,但时间一长,就觉得这挺枯燥的,不过终究拗不过张波的执拗……IGBT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 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简单讲,就是一个非通即断的开关,导通时可以看做导线,断开时当做开路。

但在风机上的重要性易为人所忽视,而在风电包括涉网等新能源装备领域应用极广。

夏天,北中国,风电场气温较高,那是2017年的7月,风速较大,国电电力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卧牛山风风电场,风机处于满发状态,由于风机全线发电与气温的双重原因,导致薄弱环节——变频器故障频发,甚至一天10多台风机受限停机,关键设备IGBT损坏呈递增趋势,大量更换IGBT,不仅价格昂贵,无论从设备采购、物流、安装,都直接增加了风场运营成本。

风场场长这时在系统内外广发“英雄帖”,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想起检修班张波,他以前读研时做过“高压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课题,大家就让他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出一点东西来。 

IGBT驱动电路极为复杂,拆装复杂,以前只能换新,为了搞懂IGBT及驱动原理,张波查资料、找专家,研究检测方法,一回宿舍,就开始研究桌子上放着的两块拆下来的IGBT,如同老僧入定,详细推敲着设备的技术参数。

通过逐渐的摸索,张波他们班组几乎是完美还原了设备的结构图,通过自主购置的零部件,进行焊接并更换。最终,通过艰苦的测试与排查,“测试合格”,当权威认定的消息传来,张波的眼睛里绽放出了光彩,有兴奋、有疲惫,也有终于花开结果的踏实。

当时大家还处在观望中,张波他们决定先在风电场三期自主维护的风机中优先试点运用,逐步积累经验,张波笑称“这属于风电人的——设备中试”。三期风机很争气,在安装使用后,风机稳定长周期运行后,风电场的维护成本的极大降低,示范效应下,其他风机也跟进,做了自主技改与维护。

创意的闭环,创业得难点绝不是拍脑袋得那一下,关键是落地。张波他们没有浅尝辄止, IGBT之所以开始没有引起重视,就是因为专业人员认为这不过是个分立器件,都很瞧不上眼。然而这个小部件,却是国家专项重点扶持项目。长期以来,被垄断在外国厂商手上,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中广泛应用,而且占整车成本的7-10%。此外,高铁、电网都要用到这个小部件,很多现代电气设备的发电机和空调几乎不可或缺。

通过对设备频繁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尤其是数据统计分析,张波他们还对变频器散热滤网进行改进,对冷却模块风扇提前维护,“防患于未然”,大大降低变频器故障的发生。

2017年,张波这个班组,全年累计共维修好18块IGBT,保证现场急需备件需求的同时,也为风电场节约了近百万的维修费用。这一年IGBT维护项目,还获得了工会创新项目三等奖,在公司的创新工作室展出。

张波憨厚的说道,学以致用、创新不难,难在支持与氛围,那些美丽的创意源自风的启发,也来自公司和风场的支持。

 

第十一章 点滴行

回味过往,总觉纸意长,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起步后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多个项目投产,公司也将由前期、基建公司而过渡到前期、基建、生产公司,在倡导遇挫不馁、坚忍不拔的同时,把安全生产、创收增效,加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公司涵盖前期、基建、生产的企业文化。”今天形成的企业感恩企业文化格局,应该说当时做了相关制度安排,兼顾了创业期的特质和发展期的成长性。并给出了方法论,“项目点多面广,需要掌握和化解的问题更多,需我们破题,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要求我们弹好钢琴,过去我们习惯于全员力量打点,到今天的点面结合。”

他们的赤诚之心,赋予企业感恩文化以弘毅、担当、权变,以及企业个体修身自律、自我省查,组织自我完善践行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当时的创业者不会也没有机会固步自封,“自我完善年”举措特别提到项目经理的自我完善要点,除了定战略、带团队、不断修正计划之外,讲到“其次是带领一个团队做事的能力,一个人成就事业必须依靠团队,而不是个体,就目前,段厂长在山西,马总在内蒙做的事都比我好,也比我到位……”应该说,体现出创业者身上的至阳至刚、光明正大的人格特质。

经常会思考我们的文化底色,究竟是儒家还是法家,还是儒表法里,是务实勤勉、奖惩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创业路上,每一个成员都经历了从身体到心灵得巨大震撼,用曾仕强和王德峰教授得话说,成功不是外在的“成功学”,他只能来自内在心灵得巨大震撼。改变是真实,措施也是真实得,我们如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经历过承包制、经历过AB角、经历过头脑风暴、经历过项目团队攻坚,一件一件得成功来自于之前一点一点得试错,但最重要的是诚心诚意。“感恩”文化归根到底,还是儒道一体,是植根脚下土地得,是宽厚、仁和的。

在文化载体的探索,创业中求根本、精益求精的特质也有表现,“每个人要学习水之德,在与同事的公事中,要示下、不争,有一颗包容心,对外处理一些问题要做到顺势而为,以柔克刚,要领会上善若水的文化内涵,第三要有沟通力,团结是一个通气问题,有事就要勤通气,通气了就会理解,理解了大家就能相互支持。不通气就会有怨气,我们反对勾心斗角、处处设防和打击报告,要强化上下级、部门之间、项目团队之间的通气意识。”

记得当时在内蒙,2月17日,在由呼和浩特开往大同方向的G6高速路上,我们几个人在汽车大巴上一手翻阅资料,一手在笔记本电脑上移动办公,一边还要接着随时打来的电话。

而“在路上”这一幕就是新能源前期开发人员工作的真实写照,身背鼓鼓的双肩包,风餐露宿、跑在路上、车上办公。

记得很清楚,是冬天晚上九点,汽车大巴走到卓资山G6高速那个最难上的坡,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当时没有微信,我们跑前期的人,电话都不敢离开手,即使坐车打盹也会拿在手上,怕漏接电话,因为没接电话都被臭骂过。电话里,让我马上在高速口下车,到汽车站随便住一晚。第二天折返呼市,因为能源局领导刚换了,又是项目核准的关键时期,得打问出来,一回来就上网查,网上根本没有,因为当时周五,内蒙古能源局公示刚贴出来,压根没人知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没办法,第二天一早,边坐车我就边打电话,最后是问了项目合作单位,政策研究中心才知道,因为他们和发改委、能源局经常进行干部人才交流,所以信息畅通一些。又听说领导唯一爱好就是爱读书,于是马不停蹄开始在呼和浩特寻找书店,总算找到一块敲门砖,记得是能源互联网和大数据两本书,最后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我们给当地农网末端延伸改造做的贡献,项目终于核准了。现在这位领导是西部某省的常委,新闻上还曾有过他在高速上救人的消息,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热爱生活,对能源事业充满热情的人。

我们还记得孤身一人,去包头达茂旗、去中旗调研风电供热得情景,孤身一人走在丰镇山脊规划选址得路上,孤身一人租车查看农网升压站谋划分散式开发,掌握实情的信心满满,孤身一人穿越黄河大峡谷拓展河南鹤壁资源得时刻,无数个孤独得背影汇聚起创业者得群像。

“张主任从太原回来,又让居家隔离了,他的差旅报销单又签不成字了。”市场营销部的梁珺说。

“我们现在是把握政策鼓励导向,发挥区位优势,协同推进多能互补、风光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项目”、集中式项目以及分布式项目储备”张浩主任谈到未来的规划说,“只有多举措、多模式、多渠道,才能谋求发展之路。”

“今年年底得容量要突破120万千瓦,发展是咱们的第一要务,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是开发新能源行动的指南,与地方政策规划对接,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动态调整发展任务目标,5 年再造一个山西新能源。”齐伟再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在公司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齐伟制定了公司“十四五”期间“完成新增资源储备 540 万千瓦、新增项目核准120 万千瓦、新增投产装机 100 万千瓦,5 年再造一个山西新能源”的工作目标。将风光资源优质的晋北三市作为开发重点,积极布局晋中南项目拓展,以增容扩容项目为重点,多种能源模式共同推进,切实提高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发展工作实际优化内部机构,独立设置规划发展部,通过补充人员力量、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揭榜挂帅”,全面加强发展工作保障,营造全员抓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山西新能源优中择优重点攻坚,利用已投运

场站风资源利用率不高、核准区域面积大、接入条件便利等优势,全面推进增容扩容项目。

这其中的点滴努力,汇成河流,朔州平鲁“10 万千瓦风电+90 万千瓦光伏能源”风光氢储一体化项、大同阳高“30 万千瓦风电+70 万千瓦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大同广灵“20 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风光互补项目、内蒙白旗“20 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以及灵丘 30 万千瓦、忻州 50 万千瓦、五台 30 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储能”开发项目,共计 370 万千瓦项目完成列规;推进铁塔、高速公路服务区、东山煤业屋顶等分布式光伏项目储备工作,实现了绿色发展再提速。

“一张蓝图绘到底”得右玉精神,在山西新能源一代代得创业者身上从不停歇得流淌,这些接踵而至得大项目、好项目是最好得证明,落地开花倚马指日可待。

 

第十二章 形而上

何处探询“传统”?还是想深入探讨一下,前文我们提到了儒家管理,在这方面我们与其从"四书五经"中、不如从更讲"大实话"、更普及也更对社会有实际影响的那些老百姓口中的话和实例去探讨。

儒道释三家对于中国人影响非常深远,就比方企业而言,更多的是儒家、释家和法家,尤其是南方企业相比,所以想称之为儒家式管理。

在创业型企业则更为普遍,一般而言,儒家式管理就是,用不错的待遇聘人,考核不多,也没有太多具体的规则。

为什么呢?因为儒家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在公司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新能源企业中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人的创业经验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论语》中有完美概括儒家式管理的话——

一是吾日三省吾身。

二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没错核心意思就是自我反省、通晓大义、团队协作。至少我们是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比如双碳、比如绿色转型,而把人们团结在一起,让人们心甘情愿的付出。总结起来,就是,关心人、也相信和团结人。

早期的创业者一般都是非常公道正派的,比如曾经有位属地政府的大领导想和创业者申请调入一个人。这本来是不可拒绝的,但是创业者没有点头,都是一群苦弟兄创业,他们热心工作,我也关注个人成长,没有必要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所以创业者们,心中装有目标。甚至能够达到无需激励、少用惩罚、多用奖励,甚至他们自己可以就可以激励自己,自己为公司事业不计代价甚至画上个人收入跑项目。目的就是想着把事情做好,完成目标。

正所谓自我驱动、自我燃烧、自我实现,这是是心里有梦想,也是前文说的眼里有亮光。没错,就是给最大的信任,这就是典型的儒家式管理。

新时代,作为致力争创一流示范新能源企业,也不断推陈出新,将创业经验和传统国有企业经验汇聚起来众志成城,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上创新争先。

 

第十三章 知行合

企业文化本质是组织文化,组织者面对问题要同步给出解决方法:“团队训练中有一个背摔的活动,你就直直下去,讲一句准备好没有就是沟通,敢下去就是信任。接着的人要有责任心,沟通后下去,你不出力不用心就会出事,你就得自信,不能自我设限,要有大局意识。”

创业企业不同于承平时刻,负责人每天要做思想动用、身体力行,很多时候甚至要从灵魂深处引发共鸣,激发斗志。比如亮剑精神,比如带领员工在思想观念上革故鼎新,解答员工在自主运维和在销观念上的疑惑“电力人员为什么不能上门服务,上门营销?对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广泛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不要再当坐商,坐而论道,要当行商——这一晋商精神的理念,营销搞得好,是未来参与竞争,获得区域电力市场先机的必备手段。

真正从后端走到了前端,获得了从上到下的重视与政策匹配、具体工作环节的紧密支持,才真正积累了竞争性营销的基础经验,逐步与电网公司建立了多渠道的联系方法,而这些又能够反哺项目前期工作。

2015年,黄鹏从兄弟单位内蒙新能源初到山西新能源公司太仆寺旗风场,当时由于整个风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再加上风电业主风机维护后市场刚刚起步,整个维护全盘依靠风机厂家技术人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下定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一定要让公司实现自主运维。

为了能尽快“偷师学艺”成功,他利用空余时间跟随风机厂家人员登风机学习,了解风机的结构、原理、维护、消缺等,晚上独自针对处理完的故障查找图纸,分析故障。长而久之,太旗团队很快便具备了独立更换风机大部件、风机巡检、定检、消缺等工作的能力,成长起很多技术“大拿”,风电场也有多名员工先后荣获“国电电力首席师”和青年英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6年,运维厂家人员到期。他接手风机的自主维护工作,啃下这块硬骨头,圆满的完成了风机自主维护工作任务。他和风场得党员先锋开始了联合动力机型的自主维护及风机的专项治理工作,使太仆寺旗成为了山西新能源公司乃至国电电力少有的自主运维的风电场。

对党建的认知,也伴随新能源由小到大,凝心聚力和提升组织执行力的系统构建,书中写道“几位处领导都曾从事过党务工作,深谙成大业必先举气质,鼓士气必先凝人心的道理,紧扣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早期党建与项目开发、学习型组织建设比较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些并不久远的历史密码都为2019年后,由价值党建向项目化党建、人文党建转型提供了非常宽阔坚实的基础。

在党旗插在风机上的过程中,有跑项目“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攻克一道道难关”,获集团优秀党员苏伟平。有已届天命年过50的郑文胜,依然严谨认真,他朴实憨厚,言语不多,但一说起风电检修和运维工作,便滔滔不绝,眼神里满是自信,也是他“尽自己所能多做点事情,带领风场员工狠抓设备治理,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成为山西新能源公司双典型和示范”的风场场长郑文胜,也是他率先开展对标管理,远学“远景”,近与“老千山”对标,学先进、抓短板、找不足,使右玉风电场发电量连创新高。

还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计名,不计利,工作精益求精,为人诚实,赢得领导和同事好评”的基建大拿张文斌;有“在零下 20 多度的风雪严寒中,每一次的风机故障排除工作都是那么的艰难,而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的风场运维工刘建军。

堡垒理念、根魂理念,对新时期的新能源并没有停留在纸面,比如如何紧扣实际,如何用党建优势和党员先进性带动中心工作,还真是大家开动脑筋,用心攻关、用心实践过,比如党旗在风机上飘扬,最早从风场试点提炼,用小人物演绎“大主题”,有了一定推广价值,后来逐渐与有一定影响力和经验总结的“比安全、比效益、比质量,创一流业绩”三比一创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让规定动作不打折扣与实际中的自选亮点能够交相辉映,全方位体现、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中涌现出很多的先锋形象与“最美风电人”。

在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中,新能源延展提炼出四化促三比,多维创一流的党建文化建设工作方法,各党支部全力构建“大党建大安全”体系,把新时期集团战略理念具象化为安全文化、效益文化、自主检修文化、绩效文化,渗透植入到支部工作的方方面面中,经过几年的连续推动,只有细化程度的差异,消除了规定动作有无的差异。

这其中面向未来得廉洁文化值得一提, 而作为国企的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既需要以规范的理论分析作为基础,注重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的结合,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如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来全面掌握企业运行现状和廉政用权的第一手经验材料。尤其是面对数据治理时代,面对风电场点多面广的实际,需要借鉴大数据来分析流程黑洞,提高管理效率,也需要定量研究方法来重塑流程,提升廉洁文化的智慧含量,提高“三不腐”治理效能。

从企业十几年的发展看,如果站在管理角度,基层廉政建设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的特点,如果站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看,则具有流程重塑的特点。具体到数据时代的基层新能源企业,就包括“三去、三痛、三赋能”的廉洁组织文化,三去是,去中间易腐环节,去边界化,去中心化。三痛包括对三个痛点的改善,改善大局与合作意识,矫正价值创造和沟通链条过长的问题,具体对于风电产业,提升整体效率势在必行。尤其是改善形而上学的标准化,力诫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提升微创新和精益管理的时代内涵。改善跨界意识的缺乏,纠正本位主义,赋予行业创新的柔性与跨界融合。三赋能则包括对相关员工的容错纠错机制,和创新个体在组织上赋能、心理上赋能、资源上赋能。

再比如面向市场的亮剑精神和进位争先的拼搏文化,在积极参与蒙西电网现货市场交易,应该说公司介入电力营销市场的试水是比较早的,2015年就曾经在国电电力杂志进行了经验分享,并逐渐积累经验,建立起营销部门、生产部门和风电场三位一体、上下联动和横纵向交流的饱和式营销体系,专题研究营销文化,成立的电量营销党员先锋组,组建营销工作微信群,实践中,太仆寺旗风电场三年累计售电量实现量价动态最优,也锻炼了精计算、善建模的营销骨干。

回首来路,既有风语也有情,当时的很多文化活动,或者说文化实践活动,公司成立的2008年6月开始举办“七月谈心月”——“一个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本人可能不知不觉,但作为同事朋友,不能不闻不问,这次的谈心月活动,也是为了不断认识和寻找自身的不足,革除陋习、自我完善,达到至善境界。人无完人,通过谈心月活动,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感恩文化体系中丰富而具体的抓手,体现的就是儒家仁爱友爱而严谨周到的精神,或许是谈心的通透为项目落地破除了瓶颈,26天后,新能源第一个项目太仆寺旗风电取得核准并最终落地,公司有了发展壮大的基础。

当时创业者们人人都要撰写详尽的出差报告,由出差遇到问题和所思所得又会触发的每周一次的培训内容,就培训内容而言,会比较新也比较详尽、实用,比如前期二十六个支持性文件与工作程序的讲座,甚至详细到对项目开发县大同县(今云州区)四大班子的介绍、民间特点、历史上所出的人才和官员,“任官堂讲的六顶帽子思考法非常实用,优缺点比较是黄帽和黑帽,感性判断是红帽,理性判断是蓝猫让人很受启发”,“西望河源来马邑,东连山势拱燕京是大同县名人李殿林的诗。”今天读来,可以感受到当时创业者的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同样也是如今,新时代新能源的开拓者、建设者、追梦者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更是我们在百万千瓦攻坚决胜期,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和主观能动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最后,想说的首先是善于“用思想之刃解剖发展”,梳理的过程,其实也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总结企业何以生存发展的历程,无论是我们发表在人民网的新能源案例,还是在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党旗在风机上飘扬》着眼新能源党建的经验总结,还是一年一本素材都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聚焦于发展成熟期的制度建设经验,以及身边人、那些事的高光时刻,还有一点一滴化解企业经营问题的巧思妙解。

“快乐漫过自己的脚,滋养后来者的梦”,人的一生十分短暂,有人如流沙,风过无影;有人如飞雁,雁过留声。公司成立以来枝繁叶茂、花开遍地,今年新能源风光并举、源网荷储全业态发展,尤其包括闭环进行时等很多新理念的传入,但最重要的一点,往事并不如烟。到如今,还有这么多人在承泽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在思考,也印证这一路走来得足迹,以及初心,还有那些能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人与事,那句话,“愿你满腔孤勇,终不被辜负 ”。

“感到生命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这里”,就像主要由当事人撰写的《红军长征记》诞生时丁玲的总结。回忆是美好的,回忆也是沉重的,通过简单而悠远的文字,也反映一个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断面,无疑是冰山一角,但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也是让人在平凡生活中有意外收获之感。

驻足黄河岸边,涛声拍岸、万马奔腾的河水汇聚如注,一路向大海,想来,风从黄河之北来,从草原吹来,可能越靠近大海,地势和水流会愈加平缓、安宁,越到后来,人们越需要这样创业精神得激励,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年华延展只有那颗心依然澎湃,站在风机前,遥想当年的东坡立于江边,咏叹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作品展示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