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答卷

CPBGWX 031


以下内容摘录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习近平


目 录


紫气升腾美紫阳  李炳银

序章  摆脱贫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习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卷一 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维克多.雨果

第一章  紫阳,共生着美丽与贫穷

一、紫气东来

二、钟灵毓秀

三、励精图治

第二章  八百壮士凿天路

一、穷则思变

二、一锤一锤地砸,一寸一寸地凿

三、天堑变通途

卷二 砺戈秣马 踔厉奋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习近平2018年2月在四川凉山州考察时指出

第三章  云上青中

一、美丽的贫困

二、家有万担粮,不养长颈项

三、除陋俗,树新风

四、活在泥土里

第四章  以心换心,一定能换来真心

一、把贫困户当亲人,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二、你就是我的亲姑姑

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信任

四、带着儿子去扶贫

五、让人生在奉献中熠熠生辉

第五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第一书记卖茶记

二、浪子回头

三、山乡巨变

第六章  山歌书记

一、以歌交友

二、 以歌交心

三、 抓实事,办大事

第七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真情驻村,真心帮扶

二、舍身忘我,扶贫扶志

三、倡导新风,唱响燎原

第八章  山的那边花的海

一、从“扶贫新手”到“行家里手”

二、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

三、赏桃花,品春茶,尝蜂蜜,摘鲜桃

第九章  回乡支书的传奇人生

一、少年壮志不言愁

二、新官上任三把火

三、回乡支书的三盆水

四、无情未必真豪杰

第十章  砥砺前行

一、千方百计为脱贫

二、我不帮他谁帮他?

三、办法总比困难多

四、让贫困户脱胎换骨

五、让残疾人鼓起风帆

第十一章  医者仁心 

一、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二、扶贫路上的“暖男”

三、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

卷三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习近平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时的讲话

第十二章  一个人的路,千万人的路

一、辍学少年

二、敢问路在何方?

三、打工的日子

四、路在脚上

五、品牌之路

六、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十三章 山谷幽兰

一、在困难的日子里

二、脱颖而出

三、思兰模式

第十四章  寸草衔结,巨鳌戴山

一、走出大山,便会有鞋穿

二、倾情打造任何漂流

三、带动一方百姓脱贫也是我的梦想

第十五章  云雾山上踏歌声

一、“无敌小金刚”的日常生活

二、漂泊在外的日子

三、艰难创业

四、路在脚下

卷四 静水流深 沧笙踏歌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工作会。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印有党徽的深红色脱贫攻坚责任书上签下名字。

“这就是你们给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说。

第十六章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一、父老争言雨水匀

二、民心顺,啥都顺

三、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一直保持下去

四、振兴产业,留住乡愁

第十七章  铿锵玫瑰

一、汉王魔咒

二、山上原来光秃秃,现在到处绿油油

三、幸福不是毛毛雨,天上不会掉馅饼

四、心安之处是故乡

第十八章 中流击水

一、 茶叶立镇、文旅兴镇、惠民安镇

二、坚持“四个不摘”,推进乡村振兴

三、打造“八个一千”,形成“四个支柱”

四、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看起来头头点点的碎事,对其本人来说都是大问题

第十九章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一、群众心头树丰碑

二、用生命擎起了好干部的旗帜

三、超越平凡

卷五 夙兴夜寐 奋楫笃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二十章  让责任和激情播撒这方山水

一、踏进东城门,就是紫阳人

二、不带枪、不带炮,只有一个冲锋号

三、我把紫阳当故乡

第二十一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二、让建行和紫阳谈一场恋爱,结一次婚,养育个孩子

三、打通扶贫资源的通道

第二十二章  写好脱贫攻坚的“陕西故事”

一、穷在深山有远亲

二、文化润心,文学助力

第二十三章  开局就是决战,上阵就要冲刺! 

一、承诺就是责任,时间就是命令

二、为了兑现1302户搬迁户的承诺

三、文化营造新家园,增强让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第二十四章  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

一、七十年接续扶贫

二、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三、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卷六  云程发轫 培风图南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习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第二十五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一、第一个翻过秦岭做茶的紫阳人

二、打不死的“程咬金”

三、建立标准化茶园,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十六章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一、四十一载专心制茶,初心不改

二、道路越走越宽

三、振兴乡村的产业发展,紫阳县的序幕刚刚拉开

 

时代前沿报告与作家的艺术自觉:发现与表达  杨焕亭

《时代答卷》与“读懂中国” 周纪鸿

 

后 记:为时代立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紫气升腾美紫阳

——读高鸿报告文学《时代答卷》

李炳银

知道陕南有个紫阳县,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读中学的时候。当时,班主任老师王焕民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先分配到紫阳县任教,几年后又刚刚调转到我们临潼县马额中学来。当时听他说,紫阳县尽是大山,县城里要找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地都没有。人们出门后,不管朝那个方向,都会是上山或下山的路,交通非常艰险困难。因为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地处偏僻,虽然出产茶叶等山货土特产品,但人们的生活非常贫穷。自此以后,紫阳县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行动艰难和贫穷了。

半个世纪多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看到作家高鸿用五年时间,多次深入紫阳县观察采访,在很多村镇与许多当地人们的交流中记录书写紫阳县,在国家全面展开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背景下,极大改变原来面貌,实现脱贫情形的长篇报告文学时,我感到十分亲切新颖和产生很多的感慨。高鸿用大量真实的人物奋发作为和精神行动表现,用大量事实存在的形象生动描写呈现,使我切实地认识发现,紫阳县这个已经有四千多年文明遗迹,经历周秦汉唐及后来各个朝代的古老社会发展道路的地方,如今真的有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改变,终于有了一次全新的面貌景观了。2020年12月31日,紫阳县政府相关领导宣布:经过几年的切实努力,各项指标全面达标,紫阳县摘掉贫困帽子,实现脱贫目标。紫阳县还是这块地方,但今天与过去的“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旱”,多少人还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肚”的生活,叹息“大山哟你高过天,日子哟你苦若黄连”,几近“原始人”般的日子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拥有“汉江画廊”之称的紫阳县,才真正成为了一个美丽的风景所在,穷山恶水的感受不再,成为了人们可以安居的地方!这是时代在这块土地留下的深刻分明痕迹,是共产党领导下很多英勇智慧的人们,用崇高的人民情怀、伟大的创新精神和无畏奋发行动,在这里留下的新人类印痕。非常令人感动和鼓舞。

紫阳几千年来的贫穷落后面貌的迅速突然改变,是中国现今政府实现国家治理目标和成果的一个小部分。但它却是时代脚步声的回应,是分明时代印记的存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郑重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人民至上,精准扶贫,求真务实”。这些方向战略性的思想引领和务实行动的要求,也是紫阳县经历艰难,持续努力,开拓创新,实现脱贫的思想行动根源力量所在。

高鸿的长篇报告文学《时代答卷》,正是在国家全局战略视野背景下面对紫阳县的脱贫历程,是作家动情地书写描绘紫阳县这次历史深刻改变进程的真实记录,是紫阳的断代史、现实史一般的作品,得来非常不易和珍贵。作者用自己亲自的实际行走,在紫阳这个人们辈辈感叹“狗日的路,把老子亏很了”的地方,发现和寻找环境面貌与人们命运改变的情形,如同画幅般打开了其中丰富生动的内容表现。作品分别描绘了竹山村、青中村、全兴村、三元村、水磨村、共和村、麻柳镇、蒿坪镇、汉王镇、焕古镇、毛坝镇、双桥镇等很多地方的人们,如侯在德、曾顺宝、张小红、詹世弟、杨远忠、郑永友、陈国军、郑远元、王思兰、陈禄军、秦宗道、陈禄军、张雪峰、夏志文、陈威强、陈国卿、曾朝和等等的人们,在这个改变过程中的表现和发挥的特殊作用。也许因为大都是需要解决交通、水电、养植、商品流通等一类的问题,这些人们分头带领群众修路引水,通电、种植及促进物资流通、劳务输出等等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尽管各有区别与面对,表现出精彩,但毕竟都有很多相似性。值得肯定和赞许的是,作品尊重文学以人显事的特点,用不同的人物故事带动和呈现脱贫攻坚的艰巨复杂情景,因此而使许多看似事务工程的对象内容具备了文学生动形象的表达特性。在这里,所有人们的用情投入,全力以赴,人人甘愿付出满腔情怀,忘我无私的精神情感;不畏艰辛,持之以恒,进取争胜的意志行动力量,非常高贵和动人。像侯在德带领“八百壮士凿天路”壮举、如张小红带着儿子来扶贫的行动、如郑永友一边照顾重病瘫痪妻子20多年,却坚定带领乡亲投身脱贫进程的故事、如经历许多人生不幸,却在国家帮扶脱贫的年月,通过养鸡富裕起来的代仲琴等很多人传奇般的经历故事(明言招婿的行动),都非常的触动人;另外,像秦宗道在蒿坪镇搬迁中以真诚化解矛盾的情形、像陈国卿在人生“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终于在城市扎根落户,有了自己几百万的积蓄,却毅然投资数千万,回乡发展乡村振兴等事迹,可谓舍身忘我,给人印象十分深刻。

高鸿在作品中,还将热情的关注,投向了像郑远元这样,在艰难地曲折追寻中,以小成大、循道承负,在修脚行开辟出事业,事业广达九州,富裕了自己,也带动家乡大量群众脱困的模范情景、像王思兰投身商贸,不惧艰难,创新传统、活跃经济、救济贫弱的奇才善事女子故事、像借助天赐任河景致,开展漂流活动,在文化旅游开发事业上荡开一条新路的陈禄军、像焕古镇的蔡英宏,以本地富硒茶优势做强做大,以茶立镇的创意开拓实践、像以茶叶经营为主业,成为当地实力雄厚的著名茶商的曾朝和等等人们。这些以自己独特的思路精神和坚实的行动努力作风,在不同的经营领域所成就的事业,为紫阳县的脱贫事业贡献了特殊重要的力量。《时代答卷》为他们这种富有时代鲜明特色的精神、情感、作为故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篇篇都是带有紫阳山色水味的魅力歌唱!

历史就像河流,总是在适时的时候会拐弯改变。可以说,紫阳县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这次国家雄壮扶贫脱困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拐了一个大弯,历史地告别极端贫困,开始了振兴发展的新阶段。高鸿的这部报告文学,正是在紫阳这次伟大改变的时候,在时代的课题考场,真实文学生动地书写了紫阳人民的答卷,为历史和现实留下了史志般的记录,如山岭般厚重,如河流般生动!在历史书写中,收获了个性丰盈的文学成果!

2021年6月18日    于北京小样宜宾

(李炳银,著名文学评论家。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序 章  摆脱贫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习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和贫困抗争。

早在我国奴隶社会,就有人发出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伐檀》)“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豳风.七月》)屈原在《离骚》中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回望中国历史,数千年来“民生多艰”是一种常态。孟子在与梁惠王的交谈中提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饥不寒”这个最低水平的生活标准,不仅在两千多年前成为百姓们的共同愿望,它也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期盼。然而无论是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古代还是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底层百姓几乎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下。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哀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不管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还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努力,贫困都是绕不开的“民生之疾”。中国历史上的反贫困之路,更充满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的无奈与悲怆。孟子把小农经済当成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更多的思想家建议统治者限制私田数量,制止田地兼并,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富民”政策。公元前6世纪,管仲就提出了“富民”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盆则难治也”(《管子治国》)。春秋末期,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无盆”(《论语.季氏》)的观点。汉董仲舒在历数盆富不均现象之后,提出“限民名田(即限制个人占有的田地),塞并兼之路”(即制止兼并土地),“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役,以宽民力”(《限民名田疏》)。唐代李贽向皇帝上了《均节赋税恤百姓》的奏疏,指出:“养一人费百人之资,则百人之食不得不乏富一家而倾千家之产,则家之业不得不空”,因此要限制富豪。他的主张是“藏不偏多”、“财用均足”,意思是财富不偏集于少数人或少数地区,而要大家富足。明代王廷相认为,“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统治者“寡取于民而富矣”(《慎言御民篇》)。清朝的唐甄也提出了“富民”的口号,他说:“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接。”如果没有窃其宝其命的现象,一定“家室皆盈,妇子皆宁”反之,财富尽“藏于巨室之”,必然“蠹多则树槁,痛肥则体敝,这是穷富之源,治乱之分”(《潜书富民》)。在中国历代文书中,像这样改革朝政、强国富民的政策主张是不少的。

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疾病、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历史上的“盛世”,人们也从未远离贫困。

中国历史上不乏令人神往的盛世,比如唐代开元年间,“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但这些盛世往往只能维持几年到几十年,与华夏漫长的五千年历史相比实在过于短暂,更多的时候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残酷现实。如清代的“康乾盛世”疆域辽阔,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迅速,可谓“国富民康”。可实际如何呢?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使团成员约翰.巴罗这样描述进京时他所看到的景象:“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这一“盛世”在外国使臣眼中无比黯淡,可见之前的所谓“盛世”,不过是相对平稳一些罢了,老百姓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而清廷社会统治和管理能力日渐衰微。乾隆后期各种民变相继爆发,也标志着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萧条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可以说,在历史上,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富裕过,没有“自给自足”过,一旦遇上水旱蝗灾,就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号称鼎盛的唐朝,也爆发水旱蝗灾,也饿死整片整片的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仅仅是最近30多年的事情。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经济成为整个国家的主导经济。统治者虽然重视农业,但却并不很重视农业技术的开发。从战国后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使用铁制农具,一直到近代,中国古代还是在利用铁制农具进行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与中国古代的阶级文化不无关系。一方面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又极力压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维护少部分人的阶级统治,中国古代老百姓本来就不占有土地,农业技术水平又非常低,这使得他们一直处在一个非常贫困的线上,稍微一遇到天灾人祸,大饥荒很快就来了,许多人不得不逃荒要饭,背井离乡。为了谋生,原本安土乐业的百姓们闯关东、填四川、走西口、下南洋,走出了一部部心酸的移民史。但无论生逢盛世还是荒年,无论迁徙到哪里,人们总是难以逃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魔咒。

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陷入了更加苦难的深渊。晚清以降,国势日颓。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凋敝、脆弱的乡村首当其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诚如梁漱溟所言,“乡村一天一天破坏,农工生产者虽感痛苦,因无知识,不能说话。知识份子虽有说话资格,而未易感觉若何切肤痛苦,……到近年农村经济大崩溃,实达于此破坏史的最后阶段,好比利刃直刺到命根上,到底不能不痛,这才呼声四起”。农村往何处去?农民该怎么办?这看似是一道无法求解的时代命题。然而也就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力量和知识力量在广袤的农村相继展开了大量实地调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的社会现状是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民国十八年,陕西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据民国十九年底陕西省赈务委员会主席、民政厅长邓长耀的陕灾报告中统计,当时,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4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在旱灾发生的同时,又有风灾、雹灾、虫灾、瘟灾、水灾、火灾、兵匪之灾一起袭来,使全省92县尽成灾区。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而人之相食,惨绝尘寰。全省940余万人口,饿死者达250万人,逃亡者约40万人,有20多万妇女被卖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东等地。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自南京回陕探望,带回20万元现金救济灾民,目睹故里惨状,挥毫赋诗:“迟我遗黎有几何?天饕人虐两难过。河声岳色都非昔,老人关门涕泪多!”

正是在这种历史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张闻天、彭湃、陈翰笙、薛暮桥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为彻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察民情,知天下”,认真分析所处时代的社会性质、阶级划分、社会关系、土地问题、革命形势等一系列问题,追求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摆脱贫困落后,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铭记于心的使命和扛在肩头的责任。他们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竭尽拼劲、韧劲和闯劲,以伟大的决战标注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1927年,秋收起义的一支部队翻越莽莽罗霄山后,抵达井冈山的茨坪,“红军来到掌政权,春光日子在眼前,穷人最先得好处,人人都有土和田”,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最初实践。从土地革命、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不仅历史性铲除了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制度根源,更不断创新思想和方略,带领中华民族向着千年小康梦想奋勇进发。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仅有27美元。在那个时期的影像中,中国百姓的形象几乎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模样。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面对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中国共产党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当时5亿人口的中国有2亿多处于饥饿状态,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能否解决几亿人温饱问题持怀疑态度,拭目以待。

可以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与贫困的斗争才有了胜利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国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在不断的探索和奋斗中,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百年来,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对战胜贫穷落后都有诸多精辟论述。毛泽东提出:“打土豪,分田地”“推翻三座大山”“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中国梦”“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形成以“人民至上、精准扶贫、求真务实”为精髓和核心的习近平扶贫思想。

1954年秋天,时任东山县县长的谷文昌下乡途经白埕村附近一个破旧雨亭时,遇见一群衣衫褴褛、挎着篮子、拄着棍子向外乡乞讨的村民。原来这些村子常年风大沙大,沙埋农田,颗粒无收,村民为了活命只能出去讨饭。这景象深深刺痛了谷文昌的心。东山解放都3年了,可眼前,这一方百姓还要离乡背井去讨饭,想到此,谷文昌不禁黯然落泪:“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他好言劝乡亲们回乡,答应乡亲们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得到有效治理。焦裕禄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截至2014年,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全县泡桐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2017年3月27日,兰考成功脱贫,成为河南省首个摘帽的贫困县,也是全国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兰考的脱贫之路,正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去曹县看望一位曾经为革命做出很大贡献的重病老人尹巧云。在尹巧云家中,当他询问老人有什么要求时,尹巧云犹豫了一下说:“就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尹巧云的回答让他十分痛心。回到县里开会时,周振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懑,不禁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说:“生重病的老人,在我们的领导下,竟吃不上半碗肉。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我们这些大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在场的同志无不动容,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中;

上世纪60年代末,一位年仅16岁的年轻人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7年时间里,他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的心里,他要让中国许多像梁家河那样的地方摆脱贫困。

1982年,习近平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在正定,习近平率先试行“大包干”,引进产业人才,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他走遍了闽东贫困地区,思考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了“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扶贫开发理念。期间,习近平出版了一部名为《摆脱贫困》的书籍,该书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观点和方法。他在跋中发人深省地写道: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殚精竭虑,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带领着中国人民在这块热土上,书写着最新最美的华章。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近5倍,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1949年)增长为77.3岁(2019年)。到2019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多倍,达到16021元。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从哪里开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审视党在新时期的任务,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收入低的问题,把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当务之急。2012年,《摆脱贫困》出版20年后,习近平来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这个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着14亿中国人民,打响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吹响集结号,向着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发起总攻。

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脱贫攻坚作为优先政策目标,集中全党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脱贫一线高高飘扬,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动诠释和注脚。

在脱贫攻坚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342个东部经济较发达县结对帮扶570个西部贫困县,310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军队和武警部队定点帮扶3500个贫困村;中央企业开展“百县万村”扶贫行动,民营企业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中国的减贫奇迹,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力量推动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反贫困是国家发展大计、民族复兴大计。如何看待贫困、解决贫困,是检验一个政权、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经过了十多年的扶贫攻坚,中国宣告摆脱绝对贫困,百年大党如期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百年风雨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

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全世界只有中国才能组织实施这一壮举,取得决定性胜利。眺望未来,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决策优势制度优势实践优势,就一定能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辉煌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施如此规模的扶贫战略,实现如此规模的脱贫成就。无论是脱贫人口数量之大、脱贫范围覆盖面之广,还是脱贫实践的丰富创造、脱贫群众的丰厚获得,中国的脱贫伟业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人间奇迹!


卷一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维克多.雨果

 

 

第一章 紫阳,共生着美丽与贫穷


重重叠叠的山峦,逶迤盘旋的道路,星罗棋布的河流,鳞次栉比的高楼。华灯初上,褪去了白昼的喧嚣,入夜后的紫阳灯火摇曳,秀水涟漪,熠熠生辉,山、水、城、景交相辉映,一眼望去,跨江大桥如一道彩虹跌落江中,璀璨绚丽,流光溢彩。“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令人目酣神醉,流连忘返。


一、紫气东来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以其伟岸挺拔的身躯,提携黄河长江,护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同时也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素有“国家中央公园”之称,是“中国之肺”、“中央水塔”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中国生态系统中,大秦岭可以称得上是“芯片”、“生物基因库”。“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秦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地理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在美丽的中国版图上,大巴山脉和秦岭平行耸立,东西横亘。集结秦岭巴山浩荡江流逶迤东行的汉江,是东西横贯南中国大地的万里长江流域面积最广、流经里程最长、水量最为丰沛的一级支流。汉江是秦岭巴山共同孕育的儿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为这条东西绵延1500多公里、流经陕西、湖北两省,流域面积涉及陕鄂豫三省的河流取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汉”。也有人说汉水之名早在夏代就有了,所以成书于春秋时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国风.周南.汉广》更是面对滔滔汉江嗟然慨叹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大雅.荡之什.江汉》也说:“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可见,那时候的汉江江水浩荡,难以横渡,绝对是秦岭巴山之间一条江水连天、气势慑人的大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山离不开水的滋养,水同样离不开山的涵养。汉江是秦岭发源最长的河,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我国母亲河之一,串联起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的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被誉为中国最清洁的河流。山城紫阳就坐落在汉江边上。“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千百年来,汉江水穿城而过,见证了紫阳的繁荣,也世代滋养着紫阳人。如今,汉江水清冽可鉴,让紫阳成为了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涵养地之一。

紫阳地处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县境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紫阳县境内万山重叠,古有“岩邑”之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构成“三山两谷一川”的基本轮廓,汉江由西至东横贯全境,任河由南向北纵流入汉江,两条河谷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及其东部的蒿坪河川道。

紫阳是汉江七级水电开发中唯一一座县城被库区覆盖的县,全县35万人中有14万居住在汉江两岸。上世纪末,为保证水利建设,紫阳县启动了大规模的移民工程。2010年7月18日,紫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房屋大面积倒塌,人员财产损失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的生存环境,2011年,紫阳县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避灾移民。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18年,全县共建移民安置点138个,搬迁安置群众近7万人。为了建设和守护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涵养地,库区与汉江两岸的人们都搬迁进了移民安置点。

紫阳县因北有秦岭和凤凰山两重山岭阻隔西北寒流,南有任河谷地输送西南暖气,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由于山地相对高差大,呈立体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绿水青山,四季温润,生态宜居,是天然休闲度假胜地,有“汉江画廊”美誉。

提起紫阳,首先想到的是“紫气东来”这四个字。紫气是紫色的气,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很多官服是紫色的。“紫气东来”后来主要用于书香门第家的大门口上的牌匾。当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尹喜(字文公,号文始真人、文始先生、关尹)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吉祥的征兆。清洪昇《长生殿·舞盘》:“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紫气东来”乃“老子出关”时的一大胜境,流传千古,代代传诵。

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查了一下,紫阳有几种释义。其一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其二多用于地名,如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的紫阳镇、天津滨海新区的紫阳山等。浙江台州临海市的紫阳街被誉为“浙江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街上有紫阳桥、紫阳坊等景点。

紫阳县位于汉江上游,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道号“紫阳真人”)曾在此修行悟道而得名,意为“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是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郡县释名》载:“正德壬申立紫阳堡,癸酉升县,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所居,县名本次。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紫阳的历史更为悠久:夏为古梁州之域,商代属庸国,春秋属巴,战国后期属楚之汉中郡,战国末期,秦灭巴、楚,汉水流域俱归于秦,曹魏时属荆州西城郡西城县,魏文帝改西城为魏兴,南北朝时,晋昌、安康等郡先属南,后归北……可谓历史渊源,上下四千年,与华夏一脉相承。

张伯端是宋朝时期的天台人(浙江),他自幼聪明过人,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地理,能观星看相。成年后,他云游四方,据说在四川成都遇到一个白胡子老道,学会了炼丹的方法,从此便寻找一心寻找炼丹之所,改名为用成。用成一路艰苦跋涉,终于在今天的紫阳县境内的大巴山中,找到一处理想的修行之所。用成在此定居,修行炼丹。他为人和善,而且还精通医道,久而久之便和当地山民熟悉了。他们相处融洽,许多人有事都请他拿主意。后因支持山民起义与官府对抗,官府调来大批军队,山民起义失败,用成不知去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传说着用成热心为民的故事。

紫阳凤凰山之巅,传说紫阳真人在此修行成仙。

元末明初之时,凤凰山突然来了一位道士,自号“紫阳真人”。他鹤发红颜,形似疾风、站如立松,以洞为屋,以滩为铺,在大巴山中炼丹修行,同时广施善行于当地百姓。他的行事方式和当年的用成一般无二,许多人猜测,他就是当年得道成仙的用成。众人结伴上山,只见山门紧闭,怎么也敲不开。有几个胆大之人高呼:“用成,出来吧?”“你是不是当年的用成?”

山门依然紧闭,那些人便强行推开门冲了进去,发现“紫阳真人”双目紧闭,已经“仙化”而去。人们难以确定“紫阳真人”是不是当年的用成,但是因为他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于是就将他修炼的洞取名为“紫阳洞”,他行善常常经过的滩取名“紫阳滩”。公元1626年,明熹宗在位时,因“紫阳真人”的缘故,在此设立了紫阳县,从此沿用至今。

道文化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从哲学到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等方面。张伯端生前创作道家养生功法《悟真篇》,总结北宋之前的道家内丹思想,为丹道集大成之作,后信奉佛法的雍正将其所撰的《悟真篇》后篇改编编入《御选语录》中。自北宋以来,《悟真篇》历受学者推重。在道文化中“山南水北”则为阳,古代人根据地理方位、太阳光照、水文等多重因素总结出来有利于农耕生产和居住的一些规律。


二、钟灵毓秀

紫阳县地处汉江上游,巴山北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理上属于南北过渡地带,文化融合性强,形成了以紫阳贡茶、中国名茶之乡为代表的茶文化,以中国道教南派发祥地仙人洞、擂鼓台、盘龙观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紫阳民歌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文化,以剪纸、竹编草编、根雕、土陶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文化,以富硒绿色产品为代表的富硒文化,以紫阳蒸盆子、三转弯宴席、民间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瓦板岩建材及其雕刻工艺为代表的板石文化,以瓦房店会馆群为代表的会馆文化等独具特色、脉络清晰的紫阳文化旅游体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其中,颇具特点的紫阳民歌,广为人知,深受群众喜爱,是流传在紫阳县境内的一种具有浓郁陕南地方色彩的民间歌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语言生动形象,曲调婉约清新,既有粗犷豪迈的劳动号子,也有细腻流畅、节奏轻快的山歌和小调,千百年来,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至今,紫阳民歌已发现曲目总数已达5028首,编印成册的有828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紫阳民歌因积蕴深厚、传唱广泛,又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故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韵味独具,旋律优美婉转,具有独特的价值,已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紫阳民歌的传承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其中,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

紫阳地处南北分界线上,明清两代,曾有湖广、闽粤移民迁徙于此,生活习俗、饮馔文化碰撞影响,因而紫阳人喜食大米,饮食呈南北风味,习俗与川楚相近,但因稻田不多,常年以洋芋、年谷、红苕为主,豆类辅之。传统小吃以大米、糯米、包谷、豆类为主,如米浆馍、洋糖饺子、豌豆饼、油糍、糍粑、荠面巴、浆巴馍、包谷花糖等,城镇兼有麻花、油条、花卷、包子、椒盐饼子、酥炕炕等面粉制成品。其口味,川味中的“酸、麻、辣”俱全,又兼有闽粤的甜腻。因出产芝麻,又喜食芝麻饼、芝麻糖。豆类食品最多,有豆腐、豆腐脑、豆油皮子、豆腐干、菜豆腐、豆腐乳(素称“红豆腐”或霉豆腐),皮豇豆、豆瓣酱等。

在紫阳众多的美食中,最具有紫阳地方特色的则是除夕夜合家欢聚时方能见到的紫阳传统大菜——蒸盆子。紫阳蒸盆子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传说始创于汉刘邦时期,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荟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大菜。紫阳蒸盆子制作颇为讲究,原料须有全鸡(土鸡)、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鸡蛋饺子、水发墨鱼及其它干菜,调料油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食盐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锅隔火而蒸,原料和调料分步入盆,时间最少不能低于4小时。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是紫阳传统大菜,目前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紫阳地处大巴山北麓,汉江上游,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适中,气候宜茶,是我国有名的茶乡,境内产销茶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紫阳在上古巴国时便产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唐朝时山南茶列为贡品,宋、明时期以茶易马;清朝时在一批文人墨客的追捧下,紫阳茶成为稀罕灵奇之物。史料记载: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时,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僧侣坐禅讲经由于佛规而不能饮酒,饮茶提神醒脑是最好的办法。寺院来客不敬酒只敬茶,这种待客方式先被民间接受,进而传入官府。此后,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就陆续产生,其规模不断增大。唐代,山南茶叶作为金州(今安康)“土贡”,成为献给朝廷的山珍。紫阳是山南茶的主要产区,采摘、制作、饮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陕南茶不仅作为宫廷官吏享用的天然饮料,也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陆续进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日常饮食之中。明代《茶法》的制定与实施,朝廷实行以茶易马,巩固边防,刺激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其民昼夜沼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繁忙景象。后因茶税苛重,民不聊生,在古金牛茶区(今宁强)出现了拔茶植桑的现象,外地茶客越过集散地——汉中、西乡,直达紫阳“买茶装蓖”。故至清代,兴安知府叶世卓为紫阳茶写下了“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再次印证了紫阳茶的辉煌。

大自然赋予了紫阳山水以灵气,紫阳人传承了紫阳茶的兴盛和发展,也传承了紫阳茶文化的更大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会使健康遭到严重损害。紫阳是仅见的富硒密集区,这样的地方全国只有两处。紫阳境内广泛分布着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含硒量高达5.66—32.06ppm。饮用天然富硒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紫阳茶品种多样,天然紫阳富硒茶的珍品为紫阳毛尖系列,分翠峰、银针、翠芽等,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嫩壮匀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香茶靓,清香四溢香。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如同长在枝丫上一般,正应了苏东坡的诗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嫩绿明亮,色、香、叶俱全,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紫阳县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芭蕉口点燃的革命火种,唤醒了紫阳人民,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战士。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

紫阳山清水秀,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渗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境内的擂鼓台被誉为“小武当”,是陕南著名道教圣地和旅游风景区,1995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北五省会馆(指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五省的会馆),坐落在紫阳县城西南10公里的瓦房店,最早建于清乾隆末年,会馆中的壁画绘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是陕西省目前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壁画。明清时期,瓦房店以其独有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成为整个陕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有西北“小汉口”之誉,商贸活动繁荣。全国南北客商为了保持乡土联系,增强商业竞争力,纷纷在瓦房店修建会馆。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紫阳境内共有商号76家,涉及陕西、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福建10个省,会馆分布于县城和其他乡镇,其中瓦房店就有17家。现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励精图治

初到紫阳的人,往往会把紫阳和重庆相提并论。很多人把重庆叫做“山城”,高低起伏,街道楼房落差之大成为重庆的特点,而紫阳县同样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县城。贾平凹形容紫阳:“上完三百六十阶,才见斗大一块城。”重重叠叠的山峦,逶迤盘旋的道路,星罗棋布的河流,鳞次栉比的高楼。华灯初上,褪去了白昼的喧嚣,入夜后的紫阳灯火摇曳,秀水涟漪,熠熠生辉,山、水、城、景交相辉映,一眼望去,跨江大桥如一道彩虹跌落江中,璀璨绚丽,流光溢彩。“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令人目酣神醉,流连忘返。当地人是地道的老陕,却说着重庆和四川话,因此人们将紫阳称为“小重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居资源,让紫阳被评为中国最宜居最具养生价值的地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却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也是陕西自然条件最恶劣、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县。紫阳县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地北部,境内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地理条件十分艰苦,当地人常用“紫阳一根桩,关中一栋房”形容这里建设和发展的艰难。“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灾”。县区3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37.91%,建档立卡贫困户40329户133057人,贫困村133个。

紫阳,共生着美丽与贫穷。建国后,尽管国家对紫阳有各种优厚政策,但因为地理条件十分艰苦,瘟疫、饥馑、自然灾害在史书中频频出现,紫阳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魔咒,成为全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贫穷,人类社会的顽疾,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

亚当斯密说:“没有一个大多数人处在贫穷与痛苦之中的社会能够兴旺与快乐。”贫穷是所有国家主要的社会问题,其严重性,端视该国经济发展程度而定。即使是富强的先进国家也有很多贫穷人口,包括无家可归的游民,他们是社会中最弱势的族群。贫穷人口中最弱势的可能是无家可归者,在美国,曾经有过街头流浪的贫困人口在230万至350万之间。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奥地利等街头经常可见乞讨的民众。2014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预测,201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有望降低到10%以下,指出经过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坚持不懈的减贫努力,世界更加接近2030年终结贫困的历史性目标。(《经济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11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道路,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前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提前10年终结贫困的历史。

2014年以来,全国向各地贫困地区派驻了近80万名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同甘苦、共奋进,攥着劲瞄准脱贫目标。紫阳县省市县选派驻村工作队489人(其中:省市选派第一书记29名,县级选派第一书记104人)。2018年以来,全县31名县级领导担任17个镇脱贫攻坚工作团正副团长,176名科级以上干部担任176个村(社区)总队长;160个中省市县单位(1个中央单位、22个省级单位、29个市级部门、108个县级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帮扶133个贫困村,6126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40329户贫困户,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0亿元,力度空前,历史上绝无仅有。

紫阳人民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栉风沐雨,奋发图强,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先后有四名扶贫干部牺牲在工作岗位,一百余名扶贫干部受伤。紫阳地处大巴山区腹地,山大沟深,耕地稀少,人口众多,干部相对较少,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艰难困阻,紫阳人民没有退缩,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脱贫攻坚战的“紫阳模式”和“紫阳奇迹”!

 

第二章 八百壮士凿天路


金竹山高与天齐,路险好比爬天梯。有女莫嫁陡山坡,老死的少摔死得多!几辈辈人受穷苦,眼望着路通的幸福。

——竹山村民谣


一、穷则思变

60年前,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了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用近10年时间修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红旗渠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

2006年11月,陕西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800多位青壮年农民每天早出晚归,手持铁锤和钢钎与大山宣战,奋战两年时间,硬生生从悬崖峭壁中凿出了一条长达21公里,盘旋1800米高山的“天路”,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之歌,被誉为“当代愚公”。

紫阳县有30%的农民居住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深山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农民生存环境差,生存质量低,“行路难,难于上青天”。没有路,所有东西全靠挑,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难如登天!

任河是汉江最大的一条支流,从重庆城口县穿越大巴山后便进入陕西紫阳,于县城南端汇入汉江。进入陕西的第一个峡,叫木兰峡,水势最大、最为壮观和险峻。峡谷两岸一边叫陡天坡,一边叫荆竹山。毛坝镇竹山村就在峡谷的悬崖之上。该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全村416户,1445人,就住在这高山顶上,是陕西省安康市最偏远、最贫穷、最落后的村庄。当地民谣:“金竹山高与天齐,路险好比爬天梯。有女莫嫁陡山坡,老死的少摔死得多!几辈辈人受穷苦,眼望着路通的幸福。”

进入竹山村,两岸山坡陡峭,站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万丈深渊,感觉一阵阵眩晕。任河从峡谷底部穿过,像一条细细的线,大山刀劈斧削,令人望而生畏。山民背着沉重的背篓艰难地沿着陡峭的山坡往山走,感觉像爬楼梯一样。村民下山的道路更是十分险要,照壁崖,兔儿岭,鹰嘴崖是村民们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大红崖,村民们在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上用炸药开凿出了一条一米高、三四十公分宽,一百多米长的通道。大红崖两头最危险要,一头是山洞,一头是用四根木头搭成的天桥。过路人紧贴着石壁,一手扶着崖,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深渊。然而就是这样艰难的山路,却是竹山村村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之路!下山买一袋肥料,早晨五点天不亮出发,晚上八点黑透了才能回家。山路蜿蜒曲折,往返一百多里,全村80%的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家家户户住着低矮的茅草屋,破烂不堪,阴暗潮湿。许多村民一家人住在不足十平米的茅草屋里,家里除了干活的农具、煮药的药罐、挑水的木桶、简易的木板床、黑乎乎的铺盖,几乎一无所有。吃水要去几里外的地方挑,山路崎岖,挑一担水回来,往往撒的只剩半桶。陡峭的山坡上,只有一点微薄的土地勉强维持生活。村民们一年四季除了玉米和土豆,见不到别的食物。竹山村由于地处高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野生动物的破坏也成了食物减少的主要原因。山上野猪成群,土豆被野猪拱出来吃了,玉米被野猪糟蹋,难以收获。后来野猪的胆子越来越大,除了糟蹋庄稼,咬伤小孩,还时常与家猪抢食,交配产子时有发生。村民们夜里通宵地守在地里,也难以阻挡野猪的破坏。由于不通电,家家点煤油灯,夜里干活举着火把。村民食不裹肚,衣不蔽体,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人”生活。村民都住在平均坡度达40度以上的山上。由于交通闭塞,这些村民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去毛坝镇有两条路,一条是翻山路,非常陡峭,熟悉山路的村民下山要走六、七个小时,办完事一天难以打个来回,走六、七十里山路。而另一条就是那条挂在悬崖峭壁上一尺多宽的山路,十分危险。许多人十几年才下山一次,有些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村民们说,就是这座挡在面前的大山,让他们祖祖辈辈受穷。竹山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00元,是安康市最穷的村。79岁的陈启林老人一直渴望着能够用上电灯。她家养着两头猪,寻思着按当时的猪肉价格,完全能够付起那每月两块钱的电费。然而,怎样把猪抬下山,却让她伤透了脑筋。她说:“买一头猪要花两百多块,请人抬到山下去卖也要花两百多块,一个猪剩不到啥子了!所以就照不上电,夜里只能摸黑。”竹山村家家户户养着猪,却变不成钱。竹山村有3000多亩茶园,800多亩桑园,还有丰富的板石和矿产资源,但这些物资靠肩挑背扛根本运不出去,而外面的物资也难以运进来。面对群山围困,村民们有劲也使不上,只能眼睁睁地贫困下去。竹山村唯一的企业,就是村支书侯在德把机器拆成坨坨背上山建起的茶厂。山高抽芽晚,路远送货慢,赶不上好时候自然卖不到俏价钱,与别的地方相比他的茶每斤至少要少赚20元。茶厂每年的盈余除了工人工资,只够偿还银行贷款利息。为了使茶园不至荒芜,为了村民不断油盐钱,侯在德一直都在咬紧牙关办这个茶厂。“不管种啥养啥,卖出去还不够劳力钱。搞修建买点水泥钢筋,豆腐都要盘成肉价钱,能翻好多倍!”候在德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竹山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贫困户217户,688人,人均纯收入300多元。交通不便给竹山村带来很多问题。修路前,该村共有光棍38人,最老的年龄已达71岁。

“大山哟,你高高过了云天;日子哟,你苦苦如黄连!”一首流传在当地的民谣,真实写照了村民们的万般无奈和困苦情状。

“就是这路,让咱们打了一辈子黑摸!”竹山村人一提起路便气不打一处来。前些年他们把拉电的钱都筹集好了,结果却因抬不进来架高压电的水泥电杆,只好作罢。没有电,许多机械无法运转,农产品无法加工,手工成本高,卖不上价。

穷则思变。

2003年,血气方刚的侯在德以高票当选为竹山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农户的照明问题。他身先士卒,第一个带头出资,组织劳力没日没夜的干。在不通公路的情况下,八、九百斤重的高压线杆和设备全靠肩扛人抬,鞋磨破了几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人晒的又黑又瘦。两个月下来,高压线终于拉通了,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彻底结束了照煤油灯的历史。同时,在他的带领下,全村铺设饮水管道13公里,解决了180户800余人吃水难的问题。

为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候在德动员村民养蚕种茶。镇村干部通过集资入股的方式,购买了一套小型茶叶加工机械,16个人用了两天时间才抬回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竹山到毛坝(乡政府)”,“看见屋,走到哭。”陡峭的山路看上去没多远,爬上去却要大半天时间,行者挥汗如雨,双腿发抖。村民们说,就是这座挡在面前的大山,让他们祖祖辈辈受穷。

提起行路难,竹山村二组农民汪益友倒不完的苦水,他说:“狗日的路,把老子亏很了!”那一年,有位四川客商来毛坝镇收购生猪,他组织起32个人送8条肥猪下山,一梁抬上一梁抬下,在路上就整死了两条。小财没发成,反倒亏了大本,汪益友伤心得扑在地上,抱住死猪痛哭流涕。


二、一锤一锤地砸,一寸一寸地凿

要想富,先修路。

为改变竹山村的贫困落后面貌,村“两委”多次开会讨论,发动群众。竹山村有过几次修路的历史,但先后都失败了,并且搭上了几个村民的性命。1993年,村委会两次发起修路动议都没有成功;1998年,竹山村用完镇政府给的800公斤炸药,因石头太硬只炸出一条一尺余宽的“栈道”,将村民的出山之路缩短了几公里。“为修路,我们讨论过不下10次。”候在德说。2006年,全村上下达成共识,决定直面困难和艰险,向贫困闭塞宣战,誓要修天路,断穷根。

修通竹山村这条公路,是竹山村全村人民的迫切愿望。2006年,正好赶上国家扶贫开发的一个项目的实施,时任毛坝镇的领导抓住这个机遇,计划修通村级公路,改变竹山村落后贫困的面貌。除了国家扶贫开发的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通村公路政策让竹山人看到了修通致富路的希望。竹山人决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打通一条进村路。

修路的事终于定了下来,竹山这个沉寂的小山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每天天不亮,村民们就自发地扛着修路工具,打着火把出门了!深更半夜打起火把去修路。从家里到修路工地,村民们要走近四个小时的山路,山壁上蜿蜒十多公里的山路上,到处都是村民们修路的身影。在绵延21公里的建设战线上,只有5台空压机,一辆架子车,其余便是拿锤、拿钎、拿镐、拿锄的农民。“铁锤砸呀,钢钎撬呀,杠子抬呀,绳子拖呀,锄头挖呀!”每一个人都怀揣着梦想,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挥汗如雨;每一个人都兴高采烈,传递着兴奋。

精壮的年轻汉子承担了打眼放炮的重活,山顶上垂下一根根绳索,将他们挂在峭壁上。他们打出的最大的炮眼一次可以钻两个人进去,一次可以装1000多斤炸药。而一次可装300斤左右炸药的炮眼则沿路都有,多达23个。有手艺的人被组织起来,负责砌外档,10万多方大大小小的石头,经过他们的双手打磨和精心组合,整整齐齐地砌在公路边,长城一样翻山越岭,蜿蜒盘旋。

“锅碗瓢盆路边架,干粮袋子树上挂!”几乎所有的人中午饭都在工地上吃。有的用柴棍挑着洋芋,拌着干辣椒吃;有的咬着干硬的饼子,用泉水冲咽;有的将方便面撕开一道口了参水泡成糊糊,然后提着昂头喝下。每天两头黑,每十天穿烂一双解放鞋,村民的手上、脚上都是结了痂的老茧。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除了常年坚守在工地上的800名壮劳力,全村的老人和孩子也加入了这个修路大军,从村里用背篓运送物资。由于公路全部在悬崖峭壁上开通,推土机、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根本没用,只能靠人用铁锤一锤锤打,用钢钎一点点凿。

巴山豆梁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公路要从山崖中间穿过,而且路段长达800米。三个施工队在此苦干了三个月,吃住都在工地上,他们用了近一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62岁的唐开明在接受陕西电视台采访时说:“人狠干,狠命干。你说不狠命干,干不出来,一天最多打三、四米呀,累得血喷心啊!胸膛都一天累得很痛,咬着牙,也得坚持下去!”蜿蜒的山路上,搭建着一顶顶简易帐篷,因为离家太远,他们只能在工地上搭个棚子凑合吃住。小小的帐篷里,晚上挤着七、八个人,天上下雨,棚里也下,被子都湿了,无法睡,只好坐起来靠着。有时暴雨如注,外面水流成河,里面汪洋一片。冬天外面下大雪,棚子里飘着小雪,寒风刺骨,和露天没什么两样。但由于劳累了一天,大家挤在一起就睡着了。吃饭也是凑合,没有菜了,回去太远,只好爬上山挖些野菜。没有油,就吃红锅菜,用水煮一煮就行了。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紫阳县这条施工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差的通村公路上,坚强的竹山修路人始终咬紧牙关,一寸一寸地开山凿路。村民王明富回忆当年情景时仍感慨万千:“数九寒天刮大风,钢钎一振,铁锤一打,手上因为冻起了裂口,鲜血都流出来了。凿炮眼的时候腰里绑着绳索,在悬崖峭壁上晃来晃去,十分危险。白天干一天,晚上都不愿动弹。干了那么长的时间,人都熬不住了,咬着牙关,但不管再苦再累,那怕磨掉几层皮,都要支撑着把路修通啊!”

村支书候在德和村主任陈明宽整天奔波在各工地之间,带领村名修路。为此他们只能把分给自己家的修路任务全部撇给家人。在一次修路时,陈明宽的左腿不慎受伤,而恰在此时,他又犯了阑尾炎,疼得直不起腰。但疾病和伤痛没有让陈明宽停下修路的脚步,他硬是拖着受伤的左腿来到工地,与村民们一起搬运石头,最后晕到在工地上。村民们流着泪把他们的村主任抬到了山下的医院。“必须要在工地上工作,在家里待不住,特别是群众在工地上干活,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进度问题,都必须要有保证,我不能离开啊。”陈明宽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施工最艰险的大红崖、一台崖、梯子崖、照壁崖,总长2公里,石崖陡而坚硬,全部都是垂直90度的悬崖峭壁,村民们根本无法落脚,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山崖。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住他们的脚步,村民们身系草绳,手持铁锤和钢钎,在悬崖上凿出一条缝、一个台阶、一条小路。再硬的岩石硬不过村民,他们先在峭壁上炸出一个“鳄鱼嘴”,人就有了落脚之地。山羊洞,意思只有山羊才能来到这里,非常陡峭,人迹罕至。村民们不畏艰险,开凿前进,谱写壮歌。

“修这条通村公路,再大的苦都能吃,再难受的罪都能受,就是筹钱太难了。上面给的资金根本不够,缺口四、五十万,只能靠我们自己凑。在竹山这个年人均收入只有300块钱的特困村,要筹齐每人350元的修路款,简直比登天还难啊。最狠(不忍心)的就是我们村上下去收钱,有些登门几次,老百姓太穷了,有的连一个月两元钱的电费都付不起。收不起这个钱,我们那些支出都没法运转。有几次我们村干部都想打退堂鼓了。”候在德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表情仍十分凝重。

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候在德他们实在无法忘记,村民们的窘迫拮据,更加坚定了他们修路的决心。为了集资,村民们卖猪卖羊卖牛,想尽办法凑钱。村里66岁的王芳菊老人考虑再三,把给自己准备的卖棺材卖了700元钱,亲自送到村干部手中。王芳菊老人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竹山村的村民,许多家庭贫困的村民想法设法凑够了修路的资金,一些因修路占用自己土地的村民也主动提出,不要一分钱的补偿款。村民陈星珍说:“修路占了我一亩水田,两亩旱地,这些地一年能收一两千斤粮食,一两千块钱,心里还是有点心疼。但是为了给后人造福,还是不心疼。”说完她笑了,笑得很灿烂。竹山村的村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挑战着大山,而政府更是全力以赴支持他们修路,就在修路最艰难的时候,紫阳县政府拿出近百万元,及时支援炸药87吨,用于开山炸石,竹山人修路的信心更足了。两年时间,村里累计投劳23700个,人均开挖山石360立方米。竹山村的村民像愚公移山一样,在悬崖峭壁之上硬生生地凿出一条天路。

村支部一班人“白天干,晚上转”,全村男女老少扛铁锤、拿钢钎、打火把、睡工地、吃冷饭,“鸡叫出门,摸黑回家”,村民共集资40多万元,投劳23700个,开挖土石36万立方。经过两年多的奋战,2008年7月,随着最后一道难关下陡坡随着隆隆炮声中被成功攻克,一条长21公里在悬崖峭壁上凿开的“天路”全线贯通。竹山人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肩挑背扛的历史,铸就了“不甘贫苦、克难攻坚、群策群力、苦拼实干”的竹山精神。


三、天堑变通途

公路修通后,镇、村干部又积极向电力、水利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先后修建饮水工程、高压电13杆公里、移动基站信号塔、水泥路硬化、安保工程等,彻底改变了竹山人民长期以来没水没电、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生活现状。

2007年,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做了一期题为《竹山村的“新愚公“》的专题报道,再现了竹山人战天斗地,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时任中共紫阳县委书记罗雪剑说:“紫阳的发展要靠交通带动,近几年紫阳在公路建设中,主要是连接国道、沟通省道、建好县道、修好乡道、畅通村道。竹山公路是紫阳村道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差的一条路,竹山村的乡亲们愚公移山的修路精神是紫阳县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8年1月,省人大代表、安康市交通局局长徐铁军在省人代会安康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竹山村修建“天路”的艰难困苦,几度落泪。他说“竹山精神”不仅是竹山村民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8年,竹山村党支部先后被中共安康市委、紫阳县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百千万”党建示范活动先进村党支部;支部书记侯在德先后荣获“陕西省2007感动交通十大人物”“紫阳县劳动模范”“郭孝义式”的农村支部书记”陕西“感动交通十大人物”“紫阳县优秀共产党员”“安康市劳动模范”“第二十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劳动模范”“安康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在候在德的带领下,竹山村村民种植茶叶、魔芋、烤烟等经济作物,人均收入达到9000--10000元,竹山村率先实现脱贫。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路却不再是那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变成汽车可以随意通行的金光大道了。

如今,已经年近70岁的汪一友在公路边新修了4间砖混结构的新房,儿子在外当包工头,每年至少挣十几万元;侯在江和儿子两人在外务工,不仅在公路边建起了3间2层小洋楼,还在集镇二期安置点购买了1套新房,方便孙子上学;竹山村8组的唐相志在家种植烤烟,年收入近8万元;汪明德养羊100余只,养鸡100余只,去年收入10万元,还登上了全县自强标兵的领奖台;7组的王永田在家种烤烟,还买了个三轮车做点儿小生意,现在每年能挣十几万元;2组的侯富业说:“原来的干茶才卖2元多钱一斤,现在鲜叶最低都卖到30元1斤了!”

“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有自来水、手机、电视、冰箱,基本上都是砖混结构的平房,再也不是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竹山了!”说起现在的竹山村,侯在德无比自豪。

交通好了,许多年轻人走出了大山,在外面赚钱后回乡投资,盖起了小洋楼,里面和城里人一样阔气,应有尽有。许多村民都买了小汽车,去毛坝镇只需要半个小时,昔日的天堑变通途,村里的孩子都集中在毛坝上学了。


卷二  砺戈秣马 踔厉奋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习近平2018年2月在四川凉山州考察时指出

 

第三章 云上青中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感谢祖国,感谢党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国家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宽阔的舞台,让我们抛开一切杂念,尽情地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吧!

——青中村返乡大学生曹义军


一、美丽的贫困

陕南的县城,去过最多的,应该就是紫阳了。为此,我先后写过几篇关于她的文章,描绘紫阳的美。然而无论怎样努力,感觉还是难以呈现她的本色。是的,作为一座山水之城,她不需要涂抹粉黛,绝世气质占尽风情,清水芙蓉,天然雕琢,感觉任河华丽辞藻在她面前都是多余的。

于是就静静地欣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紫阳县城不大,却极尽繁华。因为地势限制,她把最美的部分都浓缩在一起了。也许是街道较窄的缘故,徜徉在大街上,仰望两边高楼,中间一线天,恍若来到一座大城市。面北,汉江如玉带环绕,厚厚的绿泛着粼粼的波,小城倒影微漾,优雅独立,美得让人挪不开眼。面南则是一副清丽的山水画,有山,有雾,有林,有塔。群山相衬,一江环绕,炊烟袅袅,恍若仙境。

山上是青中村。云雾缭绕之中,一个曾经深度贫困的村子。

车子载着我们沿着陡峭盘旋的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达山顶。站在文笔峰俯瞰整个紫阳县城,感觉像披着一层薄薄的纱,那么近,又那么远。

“2015年3月12日,我被紫阳县委办公室派驻到青中村。这里蓝天如洗,群山环翠,景色特别好,但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缺少产业,种种条件的限制就像一层层‘茧’将村子包裹着,必须想办法让青中村破‘茧’成蝶,让村民过上好的生活。”青中村第一书记曾顺宝说。

曾顺宝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快人快语,样子很干练。他在这座山上已经待了6个年头。谈起青中村,如数家珍。

“青中村是城关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刚来这里的时候,路边的荒草有一人高,车子无法通行。山上的村民山下卖白菜、土豆,早上天不亮下山,晚上摸黑回家。进村的道路既窄又陡,坑洼不平,骑着摩托车都得在路旁的杂草中穿行。往返一趟要大半天。村子居民十分分散,相距最远的有十多里,‘望到屋,走到哭’(指紫阳山大沟深,看着很近,走起来很远)。道路不通,生产生活十分艰苦。当时有一句顺口溜:‘电灯南瓜花(指电力保障不到位,灯光昏暗),手机窗边挂(通讯信号不好),出门稀泥巴(道路泥泞不堪,交通落后),进门没有娃(指光棍多)’。”曾顺宝说。

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里产业发展不起来,村民们只能种植一些玉米、土豆来维持生活。2015年,青中村共有289户8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432人。村里少平地,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占比达83%,很多村民不得不在山腰以上的位置盖了土坯房居住,因此用水又成了生活中最大的难题。直到2010年,全村才有了5套砖混房。

“去村民代福坤家里时,发现他们一家8口人,住在不到8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屋里黑乎乎的,阴暗低矮潮湿,楼板是用竹子编制的,小孩睡楼上,成人睡楼下。孩子大了很不方便。房屋的承重墙上到处都是裂纹,随时有垮塌的危险。那时村子里像他这种情况的群众比比皆是。”曾顺宝说。

谈到致贫原因,曾顺宝说:“一是交通不便,农副产品卖不出去;二是残疾人多,全村持残疾证的就有76人,缺劳动力;三是缺乏技术,养殖家畜、家禽成活率低,茶园管理不善,卖不上钱;四是婚丧嫁娶攀比之风盛行,许多人贷款行礼,村民不堪重负;五是赌博成风。一些村民一年辛苦赚的钱都输在麻将桌上了,造成各种矛盾激化,恶性循环,屡禁不止。”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残疾人呢?水土不好吗?”我问。

“不是,水好着呢。这里的残疾主要有几种原因:一是小时候发高烧或患其他疾病,由于交通不便,家里没钱耽搁了治疗,造成小儿麻痹、聋哑等残疾;二是近亲结婚。由于山上环境艰苦,家庭贫困,光棍较多,所以许多人选择姑、舅、姨等近亲之间婚配,造成下一代智障等各种残疾;三是由于贫穷,许多年轻人选择去矿上打工,结果矿难频发,轻则缺胳膊少腿,重则瘫痪在床,甚至失去性命。”曾顺宝说。后来我在紫阳其他乡镇进行采访,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每个村子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人,而致残的原因也不外乎以上几种原因。

27岁的邓某是青中村三组贫困户,自幼患有疝气,前后实施过3次手术,均因干农活用力过猛,挣开伤口而失败,从而导致小肠下漏至睾丸,痛苦不堪。前几年,邓某的父亲、祖母和叔叔相继病逝,体弱多病的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苦,加上疾病的困扰,让这个家庭深陷贫困沼泽。

面对这个困弱无助的贫困家庭,曾顺宝和同事们想过很多办法,争取了一些资源支持,也协助申请了低保,为邓某办理了残疾证,申报了残疾补贴,为他母亲办理了慢性病证,争取慢性病救助,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带他们走出泥潭。

2016年,曾顺宝调整了他们的帮扶干部,由一般干部调成镇党委书记包联,以加强帮扶力量。同时,他多方寻医问药。功夫不负有心人,曾顺宝终于联系到一位在市中医院工作的紫阳籍外科大夫,将邓某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沟通,大夫说可以治疗,只是因为他的情况复杂,治疗费用估计会超过2万元。2万元,对于一贫如洗的邓某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数目。曾顺宝将这个情况向包联邓某家的李作奎书记做了汇报,李书记说钱的问题他来想办法,曾顺宝负责衔接好医疗救治方面事宜即可。经多方协调,邓某的手术很顺利,医疗费用通过县上“四重保障”救助也得到了解决。手术后的邓某得到很好的休养,恢复得特别好。在村党支部、城关镇领导及第一书记的支持下,这个原本陷入绝境的家庭开始发生逆转,通过发展茶园和养殖,2018年,邓某家庭纯收入达到19684元,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住房得到了保障,顺利达成了脱贫摘帽的目标,摆脱贫困。

老邓是五保户,居住在青中村最高的位置。老邓64岁时,与邻镇曹姓老人结为夫妻,因膝下均无儿女,故列为五保户,享受着国家兜底保障政策,加上自家种的粮食、养的家禽,日子过得很惬意。比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住房和医疗保障不到位,交通条件不便,所以是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重点关注的对象。老邓是第一书记的包联户,曾顺宝和这家人结了亲戚。

对老邓一家的帮扶措施,曾顺宝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动员他们入住敬老院,由政府实行集中供养,这样他们夫妻俩的生活就能得到全面保障。然而老邓夫妇很固执,除了劝他们住敬老院,其他啥都好说。经过数次谈心交流,曾顺宝得知他们之所以排斥入住敬老院的原因,主要还是不知情的群众蛊惑,让他们产生重重顾虑。曾顺宝摸清脉搏后,径直到县城楠木敬老院拍了一个五保户起居生活、就餐及娱乐的视频,回村后召集留守在村的五保户观看,又安排专车让他们到敬老院体验生活,帮助有意向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处理财产,让他们打消顾虑。通过这些务实管用的举措,原本坚决反对住进老院的老邓夫妇高兴的接受了政府的集中供养,在镇敬老院安享晚年。受他们的影响,村里其他留守的五保户也纷纷住进了敬老院,青中村五保兜底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保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7年夏天,青中村30多个项目如火如荼的同步启动。时间紧、任务重、项目交织,项目之间矛盾突出,各方都需要协调,驻村工作队全部上阵都不够,队员们“5+2”“白+黑”,栉风沐雨,披星戴月,曾顺宝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在这节骨眼上,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开始以为是哪个工地或者群众打来的,接通以后,对方说是老家镇上医院的医生,曾顺宝年迈多病的母亲独自一人到镇医院住院,没人陪护,打点滴期间上洗手间时,不慎让针管挣脱了吊瓶,血液倒流她却全然不知,直到有人上洗手间时,发现从隔壁蹲位漫过来的血液叫了医生和护士。由于失血过多,曾顺宝母亲当时已经昏迷,所幸抢及时,才避免发生不幸。医生责问曾顺宝为什么不陪陪母亲,或安排人去陪护。曾顺宝满腹委屈无处诉说,立即请假回到镇上。医生哪知道内情?曾顺宝的儿子当时正在上幼儿园,妻子要接送孩子,母亲怕影响他的工作才独自去镇上医院住院。这些年,由于驻村工作太忙,曾顺宝对家人和妻儿的愧疚是无法言表的。

曾顺宝赶到镇医院,母亲见他来了,故作镇定地说:“又没得啥要紧的事,你回来揍啥?耽误了工作咋整?赶紧回去上班吧。”看着母亲苍白的脸,手背上到处都是拱针留下的淤青,曾顺宝潸然泪下。

“父母是苦难浸泡的一代人。父亲从小就颠沛流离,为了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先后盖了四次房子,但其中两次都是盖到一半就垮了,然后重新再盖。母亲从我知事起就疾病缠身,每次都是病得不行了,父亲便和人用滑竿抬到医院救治,我们姊妹就跟着到医院照料,中药、西药、吊瓶轮番上阵。母亲的病总是时好时坏。有几次医生束手无策,把父亲叫去,让抬回去准备后事。回家后,母亲却又奇迹般慢慢康复了,如此反复,直到我退伍返乡后,带母亲到市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才弄清母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风湿等多种疾病。这些都是慢性难治的病,平时只能靠调理,紧急的时候再救治,因此住院是她生活的常态。母亲在那种艰难的环境和病痛折磨下,依然养育了5个儿女,只是娃大后都飞了——三个姐妹远嫁他乡,大哥一家人在外地务工,就我离家近一些。我在县城买房时给父母留有房间,但是他们说城里住不惯,执拗要回到老家居住。老家喂了猪和鸡,种了点蔬菜和庄稼,割舍不下。母亲这次住院怕影响我工作,就和父亲商量,说她可以照顾好自己,让父亲把她送到医院就回家,还特意叮嘱父亲,不能告诉我们,免得我们担心。

“这些年,对家人和妻儿的愧疚是无法言表的。虽然他们都默默的支持着我,他们经历的事,受过的苦,我只能等脱贫攻坚结束后再逐一弥补。”曾顺宝说。

2017年8月的一天,曾顺宝接到县工商联的电话,说前期为村里几个大学生争取的资助有着落了,要迅速将资料递交上去。这是一个好消息,不敢有半点马虎!他赶紧收集整理好资料,骑车赶回县工商联。途中,曾顺宝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就到山上的林子里方便,谁知一脚踏上了马蜂巢,全身瞬间被马蜂包围。好在之前有基本的马蜂防治常识,曾顺宝强忍着数十只马蜂蛰的剧痛,硬是没敢乱动,直到马蜂陆续归巢后才慢慢挪开步子,迅速赶往医院。这时蜂毒已经开始发作,曾顺宝感觉自己的头像斗一样肿大,眼睛快睁不开了,晕晕乎乎凭着直觉硬是赶到了医院,昏倒在地。

医生立即开始抢救。

事后抢救的医生告诉他,当时情况很危险,曾顺宝的心率都降到40了,血压也下降到了80,如果再晚点就麻烦了!病情好转后,曾顺宝便要求出院,因为村里有多个项目正在同时施工,矛盾交织,需要多方协调,工作一刻都不能停下。


二、家有万担粮,不养长颈项

曾顺宝说自己刚进村的时候,36岁的张显维还是个光棍,其父亲80多岁,2013年发生车祸住院,家里负债累累,生活非常困难,陷入贫困。张显维开始跑摩的,积攒了一些钱,买了一辆面包车拉人,谁知面包车在一次下山时翻了,车上人员受伤严重,给人治疗花了几十万,负债20多万元,生活陷入绝境。无奈,张显维只好外出打工,但因为老父亲需要照理,他只能在附近揽工,挣不了几个钱,十分苦恼。家里的土坯房四面透风,一下雨就漏,没钱维修。曾顺宝了解情况后,动员他养鸡。张显维头摇得像拨浪鼓,连连摆手说不行。原来青中村有一句老话,“家有万担粮,不养长颈项。”长颈项指的便是鸡。究其原因,村民有三个顾虑:一、鸡浪费粮食;二、不好卖。当时一只鸡能卖十几元钱,不划算;三、批量养殖难成量,买的鸡苗容易死,养不活。

“如果把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你养不养?”曾顺宝问。

“那当然可以啊!”张显维回答的很干脆。

其实曾顺宝琢磨养鸡已有一段时间了。刚到青中村的时候,他发现村里空巢老人多,留守劳力弱,茶园管护推进慢,发展茶园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个偶然的机会,曾顺宝看到三组群众刘仁富把鸡圈在茶园里散养,土鸡个个威武雄壮,茶园里寸草不生,曾顺宝顿觉眼前一亮,产生了推广茶下养鸡的想法。他停下来和刘仁富攀谈起来,向他请教投苗、防疫等土鸡散养的经验和好处。老刘倒也健谈,给他念起了自己的土鸡散养经。老刘说茶园里散养土鸡好处多:一是土鸡除草效果好,茶园管护投劳少;二是田间地头饲料多,鸡肉鲜美又筋道;三是鸡粪直接施田间,节能高效还环保。根据刘仁富的散养办法,曾顺宝争取到县委办公室的支持,制定了青中村土鸡养殖发展规划方案,建立健全了激励方案,动员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和茶下养鸡。

接下来的日子,曾顺宝走访了几家鸡苗生产厂家,挑选了一种源自大巴山区的血毛土鸡。这种鸡个头不大,好动,抗病能力强,食物范围宽泛,几乎什么都吃,150--180天便可出栏,能长到四、五斤,非常划算。曾顺宝与鸡苗供应商签订协议,要求把鸡喂到一斤左右再出栏,这样成活率高,村民好养。接着他又请教防疫专家,咨询一些养鸡的基本知识,如何预防疾病,降低死亡率。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销售。曾顺宝利用自己在县委办的人脉资源,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自媒体大力宣传、推介,许多干部愿意上门购买,每斤定价20--25元,比市场价高10元左右,老百姓十分划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顺宝兴致冲冲地回到村子,挨家挨户统计,结果全村30多户只订了900只。户均30只太少,成不了规模。曾顺宝再一次下去动员,好说歹说,订单增加到2000多只。这些鸡都是符合青中村喂养的土鸡品种,他要求供应商把鸡苗喂养至1—1.5斤左右再分送给群众散养,并争取县委办公室资金支持补齐超时间饲养鸡苗的溢价。他想群众用同样的价钱买到了比市场重一倍以上的鸡苗,应该很受欢迎。然而,当曾顺宝第一次陪同供养商把育好的鸡苗送到群众家门口时,村民们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看不出任何喜悦。他们对鸡苗挑肥拣瘦,对价格说长道短,原本预定50只,送上门时只要30只;订30只的只要10只,还说曾书记给你面子了!有的干脆一只都不要,嫌麻烦。

那一刻,曾顺宝内心五味杂陈,待在那里半天缓不过神来。自己辛辛苦苦想为老乡办好事,谁知他们根本不领情。然而这些鸡与供应商已经签了合同,退不回去了,无奈,曾顺宝在村上交通方便的地方流转了一块茶园,建了个简易鸡舍,将群众挑剩的384只鸡苗请专人喂养,并在显眼的位置立了一块牌子,对养殖支出和收入进行公示,让大家明白养鸡收益,看到养鸡的好处。待土鸡临近出栏时,曾顺宝邀请县里一帮摄影爱好者和网络大咖到村拍土鸡、品土鸡、推介土鸡,通过他们公众号平台的宣传推介,没添加工业饲料的散养土鸡受到了市场的格外青睐,以平均每斤高于市场5--10元的价格销售一空。青中村群众看到了养鸡实惠和好处,林下、茶下养殖得到群众认可,养殖热情高涨。张显维养了2000多只,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

张显维的养鸡场建在一片坡地上,四周用铁丝网围着,小鸡可以在林中自由活动。青中村里这样的坡地很多,通过土地流转,很多村民都流转了一片坡地养殖土鸡。站在新修的柏油路上远眺,一排排茶树整整齐齐地在坡地上排列开来,路旁的山上有很多土鸡在树林间觅食。近看,每只鸡都戴着一副红色“眼镜”。“散养的土鸡好斗,戴上这副‘眼镜’后,它们就看不见对方,也就斗不起来了。”养鸡场老板张显维说。有了钱,房子改造一新,车也买了,媳妇也娶回来了,生活环境大幅度提高,张显维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情绪高涨,看见曾顺宝就乐得合不拢嘴,感谢他对自己的大力支持。

“靠着熟人介绍和好口碑,‘青中土鸡’的名声很快便打响了。每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每天都有城里人来买我们养殖的土鸡,销售十分火爆。”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治伦说。

如今,青中村探索出了“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合作社负责做好鸡苗、饲料、防疫和销售等工作,村民们则就近流转树林、坡地,圈建成土鸡散养场地并加入合作社。现在整村全年出栏土鸡20000羽,青中土鸡在县内市场颇有名气,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二大增收产业。

除了养鸡,青中村海拔将近1000米,雨量充沛,土壤中矿物质丰富,高山茶香高味正,回味甘甜。据县志记载,这里曾是著名的贡茶点,每年都会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紫阳茶,因此,青中村古时也被称为“皇茶园”。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因茶闻名的青中村并未因茶致富。

“10年前,青中的路大多还是土路,进城来回要4个小时。卖茶就要赶早,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卖的钱换点生活用品,再肩挑背驮运回来,日子还是清苦。几年前,我们想引进一家企业来村里办茶厂,但很多老板看到村里的条件,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退休不久的村支书张显华说。

青中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适合茶叶种植,人均茶园面积超过两亩。2015年6月,青中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500万元,成立了紫阳县皇茶园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引进了绿茶、红茶、陕青茶3条生产线。村党支部看准了这一点,全力支持茶叶合作社做强做大。品种由原来单一的绿茶扩展到红茶、白茶,年产值由2015年的60万元增长至现在的550万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6000元。2017年,皇茶园富硒茶通过了SC生产许可认证,茶叶合作社获得安康市“市级示范社”称号,企业获得“陕西省AAA诚信企业”和“陕西省绿色有机茶叶示范单位”称号。目前,青中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100亩,人均茶园面积超过2亩。茶叶合作社入社社员由原来的108户增加到现在的168户,覆盖面由原来的青中村扩大到全安村和向阳镇的止风村。

青中有三宝,茶叶土鸡和仙草,所谓仙草就是青中蔬菜。在产业配置上坚持以茶为主,统筹发展林下养殖、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实现了长短结合、互为补充,确保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青中在海拔700米以上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蔬菜,其鲜嫩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传统种植销售劳力投入大、收入回报和大量青壮年外出,运送不方便,导致好菜卖不上好价,到不了消费者餐桌。

“自2015年以来,我们就做了大量探索,均收效甚微,经过反复总结、大胆创新,现在找到了一条农户直通消费者通道,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这就是小菜园领种模式。此举不仅提升了群众种植收益,也降低了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成本,还植入了农耕参与体验环节,可谓是一举三得。共流转土地30亩,按照40个平方左右一块,划分成208块小菜园。”曾顺宝说。

为了做大生态蔬菜种植产业,村党支部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请来专家指导群众生产。目前,青中村生态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合作社的实力也在逐步壮大。下一步的重点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统一标准、打造品牌。今年已经有一家企业进驻青中村建设精品菜园。

“这个领种小菜园模式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当前凡有劳力和技能的群众都有业可就,但是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和妇女就业岗位有限,增收乏力,我们聘请的小管家,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部分人就业难题,一块小菜园小管家一年可获得600元的管护费用,一个人领种20块才一亩多一点,一年的收入就达12000元,远远超出了传统农业的产值,而且没有风险,只需要把地种好即可,农民最拿手的事情就是种地,算是用人所长。二是领种者超值划算,一年领种费用998元,加上配送费用200元也才1200,就可以满足一个3—5口家庭主要蔬菜保障,一天蔬菜开支才3块钱,而且蔬菜品种自己定,不上化肥,不打有毒农药,绝对绿色无污染,安全放心,低价享受私人定制蔬菜,让绿色有机蔬菜不再是奢侈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也是我们活动开展以来持续火爆的原因。三是加强城乡互动,实现乡村振兴。城里人领种了小菜园后,可以带孩子和家人入园参与农耕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认知农作物生长,体会农产品不易和艰辛,培育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的优良品德,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会进一步学习城市文明,提升自身素质,逐步降低城乡差异。”曾顺宝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5年以来,青中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支持,建成旅游公路9.2公里、村环线公路6.2公里、连户路15公里,全村互联互通的道路网络已经形成。现在的青中村,有人住的地方几乎都通了水泥路,群众生产生活方便了许多。为了建设美丽乡村,青中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扎实开展村边、河边、路边、屋边集中整治活动,根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堆乱占等现象;围绕安置点、村级道路实施绿化工程,新建垃圾收集房13个、投放垃圾桶150个、建成公厕5个,聘请村级环境保洁员7人,实现了垃圾定时集中清运。环境保洁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三、除陋俗,树新风

青中村党支部把新民风建设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戒赌戒毒委员会,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增强正能量。

“刚到青中村的时候,这里的人情风、攀比风、赌博风盛行。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行一次礼却要三、五百元,甚至更多。一些村民贷款行礼,或抱着侥幸的心理参加赌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债台高筑,破罐子破摔,成为深度贫困户。”曾顺宝说。

“干什么都要贺:除了婚丧嫁娶大肆操办,小孩满月、100天、12岁成人礼、升学宴、谢师宴等,生日男过33,女过36,老年人过了60岁年年要贺!除了这些,建房上梁要贺,乔迁要贺!还有办无事酒的——有些人在外面打工,谎说自己在安康或西安买了房子,然后在村里办事收礼。有个村民在外面打工,一年收入10000元,结果一年下来人情礼金就6000多元。村干部更是叫苦不迭,因为每家办事都的去当执事,前后几天干不了活不说,一年下来礼金就得上万元。村人互相攀比,礼金一年比一年高,成了致贫的一大因素。”曾顺宝说。

必须制止这种陋习继续蔓延,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曾顺宝与村党支部商议后,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经过认真商讨,青中村出台了村规政策:

一、村上成立红白理事会,规定村民办酒席一桌不能超过200元,随礼不能超过100元,招待酒和烟分别不能超过30元/瓶和15元/盒;

二、红白喜事提倡从简从朴(婚嫁、老人去世),其他一概不许操办;

三、严禁赌博,发现严肃处理;

四、把村里有威望能执事的人集中起来统一村委会管理,必须经村委会同意方可执事;

五、对尊规守纪的村民红榜表扬,违规的村民除了白榜公示,村支书在喇叭上提出批评,让他除了感觉没面子,县以下惠民政策不能享受。

政策制订后,村委会雷厉风行,严格执行。这样做既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又刹住了大操大办歪风。曾顺宝说,之前村民一说起村干部骂声一片,什么都不听,我行我素。现在村干部在村民之间树立起了威信,工作比之前好开展了许多。

除了除陋习,树新风,青中村还开展致富标兵、卫生标兵、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村里竖了一面荣誉墙,每年举办隆重的表彰活动,获奖者披红戴花,手捧电饭煲、电饭锅等奖品,好不荣耀。新媳妇看家,比的是谁家墙上的文明奖牌多,荣誉多,形成争当先进的好风气。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青中村党支部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阅览室,让群众看书看报,增长见识;建立了一个文化活动室,群众闲暇时间到此下象棋、打扑克、交流思想,有效杜绝了赌博等不良风气。


四、活在泥土里

春风从窗外吹过,

春雨从窗外滴落,

一点一滴,染绿了宽广的大地。

我梦着,

我就站在那片被染绿的大地上。

 

梦中回想的记忆,

多么像这淅淅沥沥的春雨,

我仿佛看见:

小时候,

爸爸把我放在肩上,直往上举,

我嘴里喊着:“飞啊、飞啊!”

 

回老家时,在溪里捉小鱼,

衣服被水打湿了,

小鱼没捉到,

我感觉自己像一条欢快的鱼。

 

不知不觉中,

斗转星移,月落星隐,

甜梦醒来的早晨,

隔着窗看,

“呼”一阵春风,

吹散了一朵蒲公英,

它越飞越高,

带着我的幸福飞上了那片雪的云朵!

 

这是青中村返乡创业青年曹义军10岁的女儿曹馨玥写的一首诗,题目叫《梦幸福》。曹义军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西安财经大学),是村里飞出去为数不多的“金凤凰。”

2000年,曹义军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西安,在一家彩印公司任业务经理。后来,他先后在西安四府街开餐厅、担任青岛某公司区域开发经理、从事房地产供水供暖设备经营、紫阳县焕古镇老街改造、承接中石化甘肃某县国道综合服务区工程等工作,积累了一些资金,在陕西咸阳安家落户。2020年,曹义军决定告别城市的繁华,回到生他养他的青中村创业。

“2020年11月18日是我人生中值纪念的日子。我把户口从西安迁回到了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从大城市回到乡村,回到那个我曾经拼命想逃离的乡村。”

曹义军说,他5岁开始上小学,懵懵懂懂上了两个一年级。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似乎有些模糊了,饥饿是我这辈子无法忘却的记忆。虽说那时我们家条件比那些同学要好很多,因为我爸在铁路局工作,吃饱饭还是可以的,但早上七点在家吃完饭,一直到下午六点回家,这段时间只有学校的公用水瓢在井里舀水充饥,盼啊盼到放学,拖着软绵绵的腿一步一步爬着泥泞的山路回家。那段山路虽说只有三公里多,感觉比三千公里还长。十来个孩子结伴而行,饥饿驱使着我们四处搜寻,沿途地里的西红柿、黄瓜、李子、野桃都成了我们的目标,以至于我们一放学就会被很多双眼睛盯着,防止这群小土匪跑进地里抢食。山上有一种马桑果,成熟后是黑色的,一串一串,比花椒稍大点儿,大人一再告诉我们不能吃,有毒,但因为饥肠辘辘,忍不住还是吃了。我表弟中毒后他爸用大粪给救了回来,看到那恶心的大粪倒进表弟的嘴里,很长时间我都不敢再吃乌桑果。可因为饥饿,时间长了我们又开始尝试,后来就吃出了经验:一次不能吃太多,不能咬破那个小小的粟核。到了冬天,山上可吃的东西很少,我们只好跑进村民们收割后的地里,看看有没有遗留的包谷、土豆、萝卜。包谷和土豆很难找,找到了弄些柴烧着吃。萝卜比较多,于是大家就拼命地吃,吃完后满嘴萝卜味,胃胀得难受。那时候,我们认识新事物的第一反应就是‘它能不能吃’。”曹义军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由于饥饿,我们常常没心思上课。记得上初二时,我吃到了这辈子最好吃的饼。有天早操完毕回到教室上课,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伸手到抽屉拿书,手指碰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三角形的。我用余光看了看,发现是一块饼,心中一阵狂喜,一股䁔流瞬间浸遍全身。此时已顾不得许多,我两手一掰,趁老师转身的刹那赶紧塞进嘴里,发现竟咬不动,再用力还是没成功。这时,老师看见我脸憋得通红,紧紧的盯着我,一时手脚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我的书突然掉在地上,借着弯腰捡书的瞬间,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终于成功了。整节课,我几呼没听见老师讲课的内容,喉咙里全是甜甜的麦香味,那种幸福的味道记忆犹新。后来才知道是我表姐在我抽屉放了一块死面饼,已经好几天了。长大后直到今天,感觉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饼子!”谈起几十年前的往事,曹义军感觉恍惚如昨,历历在目。

人在饥饿的时候吃到的东西最美味。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次打了败仗,连夜逃跑。当时正值冬季,下大雪,朱元璋逃到一户农家,几天没吃东西了,又饥又饿。农妇见状,把自己家仅有的冻白菜梆子和一点冻豆腐,还有捡来的土豆一起放到锅里炖了。朱元璋饥肠辘辘,狼吞虎咽,把一锅热乎乎的乱炖全吃了,顿时浑身暖和过来,恢复了精神,感觉从来没吃得这么香过。就问:“吃的是什么,这么好吃?”农妇不好言明,就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衣食无忧,尽是美味山珍,吃得腻了,觉得没有胃口。一日,他忽然想起来当年落难之时吃的那次又香又可口的“热粥”来,于是派人天下召告,终于找到了当年做救命饭的那家农妇。农妇按吩咐为朱元璋又做了一顿“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是他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青中村在山顶上,我们上学时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山下,下山一趟要走好几个小时。村民不管运什么东西都靠背,天不亮起床,赶城里人吃早饭时把白菜、萝卜、土豆等东西背到县城,换一些油盐酱醋钱度日。在城里买的农用物资也靠背。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是村里什么时候能通公路,把车开到山顶上。想一想又觉得那么不切实际。山势陡峭,都是坚硬如铁的岩石,青中村一贫如洗,修路要花好多钱,怎么可能呢?于是就想着长大后离开这个穷地方,到大城市去,等赚了钱买到房子,把父母都接到城里,一辈子不再回来。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穷,穿得破破烂烂,吃了上顿没下顿,看不到什么希望,我就拼命地读书,做着飞出大山的梦。我们上初中的长白中学离家有十几公里,学校负责把学生从家带去的玉米糁用超大的铁锅在一个小小的炉子熬一顿,我们经常吃夹生饭。住校吃两顿,不住校只吃一顿,菜是从家里带的“紫阳泡菜”,一星期带一次,天热的时候几天就发霉了,顿顿都得吃,还要有计划地吃,否则周五、周六就没菜吃。学校提供住宿,每人大概一尺宽的地板,学生们挤在一起,晚上翻个身都难。地上一片狼藉,乱糟糟的,一股子霉味,令人无法忍受,于是又开始走读,十几公里的山路来回得四、五个小时。家里没有表,早晨什么时候出发,得看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没月亮就凭感觉走,鸡叫起床,走到学校天亮,刚好。有几次把握不住时间,走到县城天还没亮,去学校门还未开,大冷的天没地方去,只好在火车站候车室睡一会儿。那时候感觉大人都很忙,整天穷忙活,对我们无暇顾及,不像现在的孩子,家门口上个学,每天都要大人接送。跑了两个月,实在跑不动了,不得已,我又住进了学校那阴冷潮湿的宿舍里。”曹义军说。

1997年,曹义军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从大山里走入大城市,感觉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事物好像都与他的认知不同,觉得自己很渺小,与同学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格格不入。他想融入这个城市,内心却充满了恐惧和担忧。就这样,大学四年的生活在一种困惑与迷茫中度过,一晃就毕业了。毕业后,曹义军没有回去,而是选择了留在城市。对于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城里的柏油马路太硬,一时很难适应。他找了一份工作,结果被人骗了。后来工作终于稳定下来,无奈工资太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又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2003年,曹义军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杨晓燕,一个阳光灿烂、纯洁善良的关中女孩,虽然他知道自己和对方差距很大,但还是忍不住喜欢。他们开始交往了,曹义军感觉自己的生活从此有了方向。爱情虽然甜蜜,但面包是基础,曹义军开始创业,家里资助了一部分,加上自己的积蓄,凑了30000元开了一家餐厅,希望能在大城市扎下根来。然而开餐馆远比他想象的复杂,虽然曹义军很能吃苦,但餐厅在一年后还是关门大吉,30000元赔了个精光。

曹义军不得不重新开始找工作。

2004年,曹义军进入青岛一家在西安的分公司做销售。前面的失败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进入公司后他拼命学习,努力工作,但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第一年他一单未出,靠每月几百元的底薪在西安是无法生活的。好在女朋友不离不弃,全力支持他,不断给他补贴。第二年,曹义军独自开发市场,汉中、安康、榆林、达州、延安、银川、青岛等地遍布他的足迹,他逐渐成熟起来。工作虽然又苦又累,压力巨大,但曹义军觉和小时候相比,这点苦又算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曹义军在拼搏中不断成长,积累了一笔财富。2008年,他在咸阳买了一套房,终于在城里有了家。2009年,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曹义军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结婚了。婚后,妻子给他生了一个乖巧、漂亮的女儿。后来他们又买了车,成为有车有房的一族。2011年,曹义军离开公司,开始自己单干。有了之前的经验积累,感觉做起来轻松多了。

安顿好自己的小家后,曹义军想把父母接到咸阳,然而习惯了在大山里自由的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无奈又回到青中村。村里有两间破败不堪的土房,冬天寒风刺骨,夏天到处漏雨。曹义军想在县城给父母买套房,父母坚决不同意,说他们身体还好,死活要守那几亩薄田。曹义军想想也是,离开守了一辈子的土地,抛开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就像大树没了根,无法生活啊。但现实很残酷,青中村距离县城直线距离不过三、四公里,走路却需要好几小时。山大沟深,道路崎岖陡峭,年轻人走起来都相当费力,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去一趟县城更是奢望。后来有了一条简易公路,十分狭窄,坡陡弯急,冬天结冰轮胎打滑,,夏天道路泥泞不堪,曹义军的车子常陷在泥里,动弹不得。

面对这种情况,曹义军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每次回家都是一种煎熬。年迈的父母操劳一生,却住在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内心无比愧疚。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妻子杨晓燕每次带着孩子回来,住在这种条件的房里,曹义军感到十分内疚,他想不行就把房子拆掉重建,但通往村里的道路让他犹豫不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天,母亲给曹义军打电话,说青中村准备建安置点,开发旅游,县委书记已到他家做了动员。曹义军高兴极了,国家的好政策终于上山了!事情的发展大大超出他的预期,曹义军当时想,只要政府能把路修通,就是相当了不起的政绩了。没想到除了路面加宽,还铺上了柏油,车子从山下开上去只需半个小时!通村公路修好后,青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的土坯房全都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时尚靓丽的二楼小洋房,前后带着院子。家家户户用上了冰箱、空调、彩电、热水器,家里和城里人一样,应有尽有。出门不再是泥泞不堪的土路,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大马路,花园如锦,绿树成荫。观光步道、玻璃栈道、观景凉亭、电子大屏幕等等,这些在之前做梦都没想到的现代化设施,成为青中村的标配。村民每天早上在玻璃栈道上观云海,黄昏坐在凉亭里看日落,空闲时骑上共享单车锻炼身体。打开窗户,微风拂面,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闲云,文笔峰近在咫尺,景色如画;关上窗户,呼吸着满是负氧离子的空气,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不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吗?

之前荒凉偏僻、贫穷落后的青中村,成了紫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末的时候,村里停车场停满了车,城里的人们带着爱人和孩子徜徉在林中栈道,累了坐在遮阳伞下品一杯紫阳富硒茶,看群山叠嶂,晚霞争妍。玻璃栈道上俯视紫阳县城,水光山色,恍若蓬莱仙境。

“回乡创业!”曹义军对妻子说。杨晓燕是城里长大的姑娘,但喜欢大自然,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新鲜空气和无拘无束。“我爱这个地方。”妻子的眼神里掩饰不住兴奋的光芒。“这里都是绿色,我们吃着自己种的菜、养的鱼、喂的鸡和猪,这些城里都没有啊!”

然而,对于一个考上大学已经在大城市定居的人又回到农村,村里一些人还是难以理解。“别人都拼命地逃离农村,你咋又回来了呢?”人们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他。

“是的,我回来了。我是带着使命感回来的。国家投入巨资把一个积贫积弱的破旧乡村改造成如今的模样,但也带来了后遗症。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几十年的生活习惯无法舍弃,在漂亮的院子里养鸡、养鸭、养猪,垃圾木柴乱放,柴火已经把漂亮的小楼熏成黑色。农民们物质上满足了,思想上的贫穷依然如旧,很多村民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思想保守落后。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村里条件变好了,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感觉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比改变自然条件还要难。扶贫只要几年,但扶智可能需要几十年。我想是时候为家乡的发展出点力了,所以我回来了。我要做个榜样,让乡亲们看着我的发展来影响他们,改变他们。青中村在一天天地变好,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大家共同努力,刚刚实现脱贫的青中村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曹义军说。

目前,曹义军已经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了一家民宿,叫“月亮湾驿站”。他在房子的旁边挖了一个大坑,准备建一个鱼池,让来到这里住宿的人除了能吃到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也能吃到新鲜的“富硒鱼”。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感谢祖国,感谢党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国家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宽阔的舞台,让我们抛开一切杂念,尽情地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吧!”曹义军激动地说。

近年来,青中村党支部配合紫阳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四个一批”工程:进城安置一批,目前已有30户农民进城居住;集中建房安置一批,建成了5个集中安置点,就地安置贫困群众62户;兜底保障安置一批,免费为39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改造提升安置一批,对21户农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通过实施“四个一批”,该村彻底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搞好农旅结合,是青中村党支部确定的下一个发展目标。为了加快推动这项工作,党支部带领群众经过3年努力,初步完成了郭家梁民宿小区建设,建成了观景平台、休闲凉亭、观光步道、山泉水渠。这些设施的建成,留住了青山绿水,不但让青中村脱了“贫”,更让青中村脱了“俗”,为进一步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青中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参加了5大技能培训,全村有176人参加了培训,培训项目涉及建筑、烹饪、电商等领域。通过培训,青中村每个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或实用技术。目前全村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6598元提升至2020年的15146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茶产业的带动下,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日益成熟。2020年5月郭家梁景区开放以来,青中村已累计接待旅游团体和团建活动40余次,旅游增收超过100万元。5年时间,青中村贫困发生率由48.61%下降到1.01%,群众可支配收入由6598元增加到13675元。2019年,青中村整村脱贫出列,彻底甩掉了穷帽子,还获得安康市“文明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生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

 

这个春天,上青中来。在云上,享一片旖旎,一片清净,且听风吟,坐看云起。

 

第四章 以心换心,一定能换来真心


山里人憨厚,老实,认死理儿,爱较真。越是贫困,活得低微,低到尘埃里,越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扶贫干部,一定要放下身段,把贫困户当亲人看待,真心地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也会把你当亲人。

——瓦庙镇新华村驻村干部张小红


一、把贫困户当亲人,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采访张小红之前,我关心这么几个问题: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女干部,常年待在荒凉偏僻在大山里,一年二百多天是如何度过的?她经常给贫困户借钱,2000、3000……最多一次借了5000元,连借条都不让打,如果对方不还怎么办?父亲生病住院没空陪伴,儿子住院治疗无暇顾及,老公身体不好,胃溃疡、心血管堵塞50%……一年四季不着家,家人没意见吗?听说她还在村里认了个“姑姑”,真是感觉不可思议!

“我去过农村,晓得大山里的苦,所以驻村的时候是有心理准备的。然而刚去的第一天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宿舍停电了。所谓宿舍,其实就是一间简陋的小房子,屋里除了一张简易的硬板床,一张办公桌,别无他物。10月的山上已有些凉,冷飕飕的。夜幕降临后,屋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我打开手机手电筒,弄了一盆冷水洗脸洗脚,蜷缩在床上瑟瑟发抖,一夜未眠。厕所在外面,露天搭了个棚,与农户的猪圈连在一起,没有门,就那样敞开着,根本没办法上。”眼前的张小红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高挑纤瘦,眉清目朗,衣着朴素,讲话有条不紊,不疾不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小红说,第二天她走村回来,还是没有电。原来线路有问题,一连几天她都在摸黑,用冷水洗脸洗脚,一口热水也喝不上。新华村山顶上的住户,没有一户摩托车能上去,全靠走。山上的农户住的都比较分散,一户离一户甚至隔一道沟,翻山越岭,走过去需几个小时。一天下来,少则一、两万步,多则三、四万步,两条腿沉得像灌了铅,望着高高的山崖不住发抖。有一段几公里长的山路平时很少走人,荒草一人高,不注意根本看不清路在哪里。草深蛇多,听说有的村民都被蛇咬过,十分危险。为了防御,张小红行走时带个竹竿,边敲打边走,希望能把蛇惊走。山洼里是马蜂、胡蜂的世界,一不留神就会踩上马蜂窝,轻则住院,重则送命。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张小红花了200元请村民把路上的荒草割了,谁知躲过野兽,却引来了一群野狗。有的狗挥舞棍子就能吓跑,有的则紧追不舍。张小红拿着背包与狗对峙,有一次差点跌下山崖。山上有村民被野狗咬伤的经历,差点的了狂犬病,张小红心有余悸。一次,一只流浪狗跟了她好长时间,几次扑过来撕咬,被她用竹竿击退。狗紧追不舍,直到村民相助,才被赶走了。张小红之前在红十字会工作,经常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帮助留守孩子和老人,因此当单位决定让她下乡扶贫的时候,心里是十分乐意的。但这里的情况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啊!

下乡期间,张小红每天早晨六点起床,赶在七点前吃点东西,然后开始入户。由于村民居住特别分散,走完一圈最早也到下午四、五点才能回来做午饭,没办法,一天两顿饭,常常饿得难受。有时赶在老乡的饭点,老乡也会硬留着让她吃,盛情难却,每次她都会巧妙地用钱、物弥补。

吃苦受累,张小红不怕。令她难过的是村民们异样的眼神。大家都觉得她一个弱女子,城里人,娇滴滴的像个林黛玉,这穷山沟,山高路险,说不定待几天就走了,所以懒得理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张小红决定在较为平坦的山路上骑摩托走村,骑不成的地方便爬上去。一次,她忙了一天,与同事一起骑着摩托往回走。山路崎岖,坡陡弯急,摩托车晃了一下跌下山去。幸亏那段山崖不是很高,下面是一块滩地,下去后摩托车倒在身上,没有继续翻滚。张小红爬出摩托车,试图站起来,腿一阵疼痛,一看全是血。摩托车的旁边是一道几十米深的山崖,如果跌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张小红惊出一声冷汗。她顾不得疼痛,与同事顺着山洼爬了上去。村干部赶来把张小红送到镇医院做了检查,虽然没有骨折,但伤了韧带,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大家劝她回去休息一段时间,张小红说我刚到村上工作就休假,这不是让群众笑话嘛,还真以为我是个千金大小姐呢!

简单地处理完伤口,张小红便回到了村委会,开始整理档案。她把村上的扶贫资料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错了的改过来,少了的补起来。从宿舍到食堂,从办公室到厕所,她只能扶着墙,靠一只脚蹦着“走”。腿肿消不下去就抹一些碘伏。没想到坚持到第五天,伤口感染化脓,发起了低烧。张小红回到县城,在医院连续输液两天,才将感染控制住。

“这次摔跤之后,村里人消除了驻村干部‘ 来了个林黛玉’的担忧,新华村贫困户开始接纳我了。”张小红说。

瓦庙镇新华村有168户贫困户,散居在两条沟、三面坡上,是一个深度贫困的村子。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居住环境和人的思想都非常落后,一些贫困户对扶贫干部敬而远之,很不感冒。

身病好治,心病难医。贫困户贺习应的心病,十多年都没有治好。他认为所有的扶贫政策,都是害人的。

原来在2000年时,镇村干部动员贺习应发展蚕桑,在信用社贷款2000元购买了桑苗。结果,桑苗不但成活率低,而且品种也不好,动员他发展蚕桑的结果是不仅没有发家致富,还背上了2000元的债务!贺习应从此不再相信政府号召的扶贫项目。信贷员多次上门收贷款,贺习应就一个态度:钱,一分没有!买的桑树都在地里,你们挖回去就是!态度非常坚决,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落下个“犟驴子”的名声。

“有一次,我和村支书在路上遇到他,他扭头就往一边走。我喊了一声:贺习应,贺习应,我正有事找你呢!这个人头也不回。我快跑几步追上他,贺习应淡淡地说:原来是你呀,还以为是串乡做买卖的呢!我正准备给他讲产业奖补的政策,动员他发展致富项目,村支书挥手示意我快走,说贺习应对扶贫工作有抵触情绪,你给他说了也白说,还讨不到好脸色。” 张小红想,贺习应不相信政府号召的扶贫项目这个心病总是有法子治的。她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他这个心病,使他脱贫致富,从此便刻意关注起他来。

时隔不久,贺习应因建房资金短缺,托人打听向信用社贷款,信用社反馈:贺习应已经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了。张小红想,这正是贺习应需要我们扶贫干部的时候。她多次找到信用社负责人,协调贺习应贷款之事,接着又找到贺习应,动员他把欠了十几年的呆账还了。张小红说:“进入失信黑名单,不但自己无法贷款,还影响了你儿子、孙子的信用评价。你还了旧账,我负责帮你把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办理出来。”贺习应将信将疑。最终,在张小红的协调下,信用社不但为贺习应办理了5万元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还减免了2000多元利息。

张小红帮助贺习应消除了贷款信用黑名单,帮助他贷出了5万元贷款,并且给他参谋发展路子,用真心帮扶这个药方子,治好了贺习应不相信政府扶贫项目的这个心病。从此,贺习应对扶贫工作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他用贷款作为周转资金种了4亩魔芋,加入了村里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合作社分红,贺习应家分了3100元。魔芋也获得了丰收,卖了6000多元。一年后,张小红和村干部路过他家院子,贺习应拦住他们说:“以前,人家都喊我‘犟驴子’,工作上给干部找了不少麻烦。今天,我请你们吃顿饭,咱只谈感情,不谈工作!现在我新房子也盖起了,这次到县里参加厨师培训,今天就请你们检验一下我的手艺吧!”当天,因为工作忙,他们没能赴约,但看到贺习应巨大的转变,张小红感觉比吃了山珍海味还高兴。


二、你就是我的亲姑姑

村民贺爱心对张小红的第一次走访记忆犹新。

新华村四组的贺爱心居住在全村最偏远的地方,周围没有一个住户。他有一个儿子在外面打工,好长时间也不回来。从村委会去他家,需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扶贫干部张小红的到访,让70多岁的贺爱心和老伴非常开心,从灶头取下一块腊肉,要招待这位“稀客”。

一番盛情款待让张小红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深知老贺的难处,女儿外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极少履行赡养义务。这块腊肉,不知道炕了多长时间都舍不得吃。临走时,张小红留下200元钱给两位老人,他们说啥也不肯接受:“到我们家又不是开馆子的,哪有吃饭还收钱的道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小红得知老贺的妻子也姓张,说:“你的老伴也姓张,我就认个姑嘛,当侄女的孝敬姑姑,总是理所当然的吧?”见推辞不掉,老贺这才把钱收下。

按照“四支队伍”人员分工,贺爱心家并不是张小红负责包联的对象,她仍坚持每月到他家里走访。两位老人喜欢吃豆腐,每次去,张小红都会带上几斤。老人感冒了,她就用自己的医保卡帮他们买一些非处方药品。老贺的爱人常说:“要怎么感谢你这个侄女啊?你的工资还要照顾一家老小,也不容易呀!”张小红说:“你就是我的亲姑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用客气啊。”

那以后,张小红真把贺爱心和老伴当做姑父、姑姑看待。每次回县城,回来都会给他们带一些日用品。两位老人也把她当成了真正的亲戚,经常给张小红打电话,分享他们的生活琐事、欢喜忧愁。“风把屋后包谷吹倒了。”“母猪下崽了!”“下雨了,上山注意脚下,路滑。” “西红柿红了,你摘点带回家去!”张小红空闲时也和他们聊天,几天不见空落落的。有一次,贺爱心犯了肠胃病,便秘好几天,张小红听说后与村主任一块把他送到镇医院住院治疗了四天,然后又把他接回来。贺爱心的老伴逢人便说:“小红这个干侄女,比亲闺女都亲啊!”

“认下这门亲戚,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觉得要拉近干群关系,就要多走访,多沟通。我经常选择雨雪天气入户,这样,群众就有充裕的时间和我敞开心扉聊天。特别是一些留守老人,我会陪他们多坐坐,多聊聊。山间小路、田间地头、村民家里都留下了我的足印,使我融入到贫困群众当中,成了他们的姐妹、他们的亲戚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张小红说。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一定能换来真心。新华村二组的老贺62岁,一家三口人,儿子上大学了,因学、因病致贫。老贺2008年在煤矿上下井干活,多次受伤,回来后特别容易摔倒,身上多处骨折,钢板未取,多处骨裂。大儿子婚后分家,几个女儿都出嫁了。二儿子小贺上大二,暑假与几个同学去天津打工,结果上当受骗,没挣到工资,马上开学了,没有学费,家里一筹莫展。张小红知道后,给他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谢女士,捐了3000多元。谢女士在某公司做业务,张小红曾带着她儿子参加志愿活动,她挺感动,说张小红家里如果有什么事,可联系她帮忙。张小红将这件事告诉她,说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孩子遇到了困难,谢女士要了个账户就将钱转过去了。张小红又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了老贺儿子的学费问题,一家人十分感激。

第二个假期,张小红问小贺想不想务工,她可以帮助联系可靠的工作,工资有保障,这样下学期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小贺当然很乐意。张小红看到老贺家有许多玉米,说可以养几头猪,增加收入。老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张小红说贺大哥,有什么顾虑说出来嘛,看看能否帮上你。老贺不好意思地说,我确实想买几头小猪,可一头猪仔上千元,没钱啊!张小红说你准备买几头?老贺说买个两三头吧。张小红二话不说,从工资卡上取出3000元交给他,叮嘱这件事不要对别人说。老贺买了3头猪仔,忍不住还是对人说了。村人说他那么困难,你借给他那么多,还不了怎么办?张小红说我通过与他交往,觉得他是个实诚的人,信得过他!

小贺学的是体育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张小红鼓励他参加考试,争取进镇中学当老师,工作稳定,工资有保障。小贺没有自信,觉得没什么希望。张小红说你听阿姨的话,参加专业的培训班。小贺说我没钱,边打工边复习吧。张小红说阿姨借给你钱。然后帮他报了一个培训班,笔试就过了。张小红知道面试也很重要,要带着他去买套像样的衣服,小贺执意拒绝。张小红不由分说就替他买了。这个孩子后来被录取到汉王镇中学当体育老师,家里的贫困状况一下子就解决了。老贺一家人十分感激,到村委会请张小红吃饭。张小红开始坚决不去。老贺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被拒绝后有些生气,说张老师你是否瞧不起我?三番五次后,村干部说张老师你要去,否则老贺感觉自己在村里没面子,很丢人的。张小红于是买了一瓶酒过去了。一家人十分开心。几杯酒下肚,老贺一屁股坐在地上,流着泪说,这些年你们扶贫干部如此实实在在地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我无以回报,内心有愧啊!张小红说只要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我很高兴的。后来张小红隔三差五就会去他家,一家人都很热情,感觉像亲戚一样。小贺上大学时每年学费4000多,生活费一年也要一万多元,除了申请助学贷款,剩下的一万元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当时有支持农村发展产业的“生计金”,张小红考虑到他们这一户,免费提供了一些技术指导,然后将10000元的“生计金”放在魔芋合作社,一年能分红1000元,加上县上发展产业鼓励,种魔芋可以奖励1000元,合作社分红1600元,共计3600元;养猪奖励补助资金700元,茶叶管护每亩200元,四亩800元,加上茶园和卖猪的钱,一年下来能收入好几万,老贺家里的条件一下子改善了不少。儿子大学毕业又找到了工作,老两口精神焕发,老贺的妻子比之前更加能干。张小红帮她在村里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护路员,每月600元。老两口虽然年纪大了,但十分要面子,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之前他们很少往人多处凑,整天愁眉苦脸,现在看见人老远就打招呼,热情万丈。

一天,老贺主动找到张小红,想借两万元。原来老贺觉得儿子大了,该找媳妇了,可是家里的石板房太旧了,一下雨就漏,需要收拾一下。这些年,他们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账也还得差不多了,就想着把房子翻修一下,但手头的钱不够,于是就开口向张小红借。

张小红得知老贺要盖新房子,非常高兴,在朋友那里帮老贺借了20000元。老贺提出打借条,张小红拒绝了,说贺大哥,咱们这么多年的交往,我还信不过你吗?

春节到了,老贺准备了熏肉、猪蹄和土鸡、干菜等年货,放在一个面袋里,拿到村委会对支书说,这是张老师买的年货,忘在这里了,你帮她带下山去吧。张小红很感动,买了两袋大米、食用油等给他送去。

小贺参加工作后,非常努力。张小红经常与他联系,关心他,叮嘱工作注意事项,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当心。“这孩子很懂事,有爱心。回到家就开始忙活,翻地、收粮、喂猪、砍柴,放假后给父母准备了半年的柴禾。他是老幺,有三个姐姐,看不出丝毫娇生惯养,不像许多孩子那样,一回来只知道玩手机。有时我走村的时候会叫上他,他骑着摩托带着我,过河的时候小贺挽起裤腿,坚持要背我过去。我们一起走村,走访贫困户。去县城看他,他提出要请我吃饭,我知道他很要面子,就同意了。”张小红说。

这些年,小贺把张小红完全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什么忧愁烦恼都告诉她。小饭馆里,张小红问他什么时候谈对象,要替他张罗婚礼。小贺摇摇头,腼腆地笑了。张小红说你都27岁了,应该有女朋友了。阿姨给你操心着,有合适的就介绍给你。小贺看着她只是笑,说不出话来。

“这孩子很倔强,别看话少,工作很踏实。2020年,安康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小贺老师荣获‘秋季运动会最佳教练员’称号,他在第一时间发来照片与我分享,有什么高兴的事儿就告诉我——我真替他高兴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子盖好了,明窗净几。屋里添置了新家具,整洁一新。老贺请张小红到家里做客,两个儿子、女儿都回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张小红坐在沙发上,眼睛突然有些湿润。是啊,几年前,这个家还深陷贫困,一筹莫展。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她突然觉得有一种成就感,就像自己的亲人实现了某种久违的愿望,内心深处一阵颤动。

几年来所受的苦,所受的累,值了!

“山里人憨厚,老实,认死理儿,爱较真。越是贫困,活得低微,低到尘埃里,越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扶贫干部,一定要放下身段,把贫困户当亲人看待,真心地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也会把你当亲人。”

“听说你一年在山上能住二百多天?”

“驻村队员要求每年在村里不能低于220天。2017年,我在山上待了265天。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我每年在山上都在260天以上。”

“你儿子住院,你没空陪他,儿子好长时间都不理你。有这事?”

张小红微微地点了点头,眼睛突然有些湿润,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信任

张小红是2014年开始驻村的,至今已有7个年头,先后在瓦庙镇新华村、新光村及向阳镇天生桥村当驻村干部。

刚到新华村的时候,贫困户老卢的妻子因患有肺结核经常住院,有时在门诊上看,家里因病致贫。老卢五十多岁,儿子在山东做上门女婿,女儿出嫁了,老两口相依为命。之前,他们不知道紫阳县医保局对结核病患者门诊诊疗每年自费2000元可以报销90%的政策,这种病到疾控中心可以免费领药品。疾控中心要求患者每3个月做一次肝功能检查,新华村距离紫阳县城60多公里,老两口每次天不亮就开始下山,然后到瓦庙镇坐车,下午才能到县医院,检查完毕必须住一晚上,第二天才能取到结果,然后带药回去。在县城住宿、吃饭都要花钱,对一个贫困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张小红知道后坚持去医生那里取化验结果,然后给他们带药,帮助报销,从2014年到2018年离开新华村,风雨无阻。有时老卢没有钱,张小红就给垫上,钱少她就不要了。张小红经常了解老卢妻子的服药情况,怕药服错,每次她都会反复叮咛。

村民贺习平是一个结合家庭,五口人,因缺乏技术而致贫。当时贺习平的女儿正在上初三。2017年初,女儿不想上学了,与母亲商量后准备去报一个培训班学技术,张小红知道后极力劝阻,让女儿最少把初中读完,然后上职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国家除了免学费,还补助生活费。一家人同意了,张小红于是帮助联系好学校,女孩上了几个星期后不想上,回来了。张小红知道后上门做工作,说你现在这么年轻,青春年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你不上学,就没有在城里就业的机会。以后选择对象,只能选择找一个农村人,重复你父母的生活,在大山里待一辈子,你愿意吗?阿姨也出生在农村,现在为什么能在城里工作,就因为我多读了几天书,改变了命运。张小红苦口婆心,女孩终于再次回到学校。为了鼓励她,张小红经常去学校看她。女孩见别人都有智能手机,很羡慕。张小红说只要你答应不辍学,我送你一部智能手机。受此鼓舞,女孩上完职中后又考上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专业,毕业后拿到大专文凭,月薪五、六千元。贺习平的妻子在张小红帮助下,参加紫阳县举办的足疗技术培训班,就业后月薪能拿到六、七千元,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子好了起来。妻子有了工作,收入不菲,大女儿先就业了,贺习平非常高兴,说张老师感谢你啊!如果没有你的坚持,我的孩子哪有现在的前程呀!后来,贺习平也在一家建筑工地找了份工作。紫阳县实行易地搬迁,贺习平一家人搬到了山下的集镇安置点上,彻底摆脱了穷困的帽子。

贫困户贺代俊一家三口,母亲和女儿。妻子因病离他而去,因病致贫。贺代俊前些年曾开过饭馆,挣了一些钱,结果误入传销组织,一贫如洗,还欠了不少外债。贺代俊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去不了矿上。让他学足疗,不干,说一个大男人家给别人修脚,太丢人了!张小红多次去他家做工作,举例村里通过学习足疗技艺改变生活的人,说你要供女儿上学,母亲要看病,还要还债务,没有稳定的收入怎么办?贺代俊似乎明白这些道理,但就是抹不下那个面子。张小红锲而不舍,一次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贺代俊终于被她的诚心打动了,去县足疗培训班学习后在广州一家店里工作,因业务突出,半年后就当上了店长,月薪过万元。贺代俊给张小红打电话表示感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例子非他一人。几年来,新华村在张小红的鼓励下,先后有129人学会足疗后改变了人生,摆脱贫困。后来她去星光村驻村,先后带动近200人学习足疗,改变了一批人的命运。许多人从开始打工到店长,现在开始自己开店当老板——这样的例子仅新华村就有四个。过年了,昔日债务缠身贫困潦倒的村民,开着小轿车回来了,成为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张小红说,扶贫干部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信任,把他们当亲人,当姐妹,不嫌麻烦。许多贫困户的根本问题其实都在思想上,一定要想法设法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理解党的富民政策,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为他谋事,才会信任你,接受你,愿意配合你。他们过好了,脱贫了,我们就会有一种幸福感,成就感,感觉很开心。张小红原来在县红十字会工作,懂得许多应急方面的知识,下乡后经常给老百姓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宣传新风尚、新观念,传授新技术,新知识。她经常动员一些贫困户参加紫阳县举办的免费足疗、厨师等技术培训班,增加经济收入。有的家庭夫妻有矛盾也会去找她协调,她也乐意给他们解决纠纷,经常给一些留守孩子买课外书、文具等学习用品,抽空辅导他们的作业。在张小红努力下,2017年,新华村有11个孩子考上大专院校。张小红分别帮助他们申请助学贷款,在单位筹资给每一个孩子买了500元的行李箱,然后举办集体升学仪式,与孩子们座谈交流,鼓励他们到校后好好学习,早日成才。出发的时候,张小红把孩子们一个个送上班车。家长们十分激动,不知说什么才好。为了方便沟通,张小红给这个11个孩子建了个微信群,鼓励他们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暑假组织孩子去紫阳参加电子商务培训,销售一些土特产、小商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两年后,孩子们要开始实习了,张小红帮助他们在县城联系好实习单位,从朋友处借了一套房让几个孩子住,然后又从家里拿了几床被褥、毛巾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用,省去一笔租房费用,让孩子们感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张小红对孩子们说,阿姨做这些事不求回报,你们也不要有任何负担。阿姨在帮助你们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幸福感,心里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是快乐的。实习期间,张小红经常抽空去看望他们,询问工作、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每个孩子都有她的微信,孩子们回家后给她发微信报平安,她才放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四、带着儿子去扶贫

张小红对贫困户的孩子全程跟进,自己的孩子却无暇顾及。孩子生病住院了,她也没空照看,心里十分着急,难受。

“那段时间,村上实在是太忙了,半年都没有休息过了。儿子住院后,我去医院安顿了一下就匆匆回村了。”张小红说。

儿子住院没有床位,就住在楼道上。张小红的丈夫工作也很忙,包村包户,和她一样,那几天也不能离开。几天后,儿子病情突然加重,朋友打来电话,张小红落泪了。这时,丈夫打来电话,要她回去,不要当驻村干部了。张小红说我下乡扶贫是自己申请的,又不是领导安排的,现在突然提出要回去,怎么可能呀!再说村里一大堆事也离不开啊!丈夫说你是个女同志,适当要照顾家才行!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挂了电话,张小红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是啊,光顾着忙村上的事,连着几个星期没有休息,一个月没回家了。由于夫妻俩工作都挺忙,难得回去一趟,也不一定能见上面。有时张小红回到家里都夜里11点多了,看着满屋的脏衣服和灰尘,打开洗衣机,边收拾屋子边洗衣服。夜深了,她累得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第二天天不亮就得赶班车回到村上。这些年,老公也经常下乡,生活没有规律,结果患了胃溃疡、心血管堵塞等疾病。

想想这些年,真是对不住他啊!

母亲长期泡在村上,儿子特别不理解。问她:“妈妈,你抛下家里不管,是指望提拔呢,还是涨工资啊?”

张小红的儿子在西安念大学。那次住院起初以为是小感冒,咳嗽了好几天,没放在心上。张小红告诉儿子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吃药,注意休息。但没过几天,传来的是他咳嗽加重、反复低烧的消息。张小红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怀疑是肺结核病症的前兆。想到这里,她心里五味杂陈,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为了便于护理,张小红劝儿子回到安康住院治疗。

在安康,张小红第一眼见到儿子,发现他脸色苍白,仍然不停地咳嗽。张小红为儿子办理住院手续后,看着儿子依恋的眼光,强忍住眼中的泪花,当天下午还是悄悄离开了。因为当时正值扶贫对象数据清洗的关键时期,工作队所有干部都忙得不可开交,她怎能把工作抛下不管呢?至于对儿子的亏欠,她想以后会有机会弥补的。

所幸儿子住了半个月院后就痊愈了,张小红也松了一口气。但是她感觉自己和儿子之间留下了深深的隔阂。儿子出院后,一个月没给她打过电话。张小红思来想去,觉得是因为孩子不了解、不理解她的工作,她决定带儿子到村上体验一下。

2018年暑假,张小红动员儿子一起来到新华村,跟她同吃同住同工作。他们入户时,儿子主动跟贫困户交流,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询问他们对扶贫政策的看法。走着山间路,吃着农家饭,说着乡村事,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张小红的儿子非常感慨,还完成了五千多字的调查报告。国庆期间,张小红的儿子再次同母亲一起看望贫困户贺爱心一家。得知贺爱心肚子痛得厉害,张小红和儿子赶紧把他送到镇上医院治疗。刚送到医院,村上有事要处理,打电话要张小红回去,张小红就把贺爱心老人交给儿子照顾了。

贺爱心住院的三四天里,张小红的儿子帮他买饭,扶他上厕所,出院后又把他送回家里。住在同一个病房的贺习应对张小红说:“张老师,你们家里又出了个扶贫干部呢!”

这些年,张小红最愧疚的就是家人。2018年8月,年近八十岁的老父亲突然生病,住了十几天院,那段时间是张小红驻村最忙的时候,她委托亲戚们轮流照顾,工作一天也没有耽搁。

“不是不想尽孝。人常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老人病了正是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可是那段时间村上信息采集工作紧迫,驻村干部必须自己去宣讲,什么人达到标准什么人达不到,并户识别,有老人的单独立户,与子女分开,很麻烦,不好识别。这项工作至关重要,牵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识别是否精准,退出是否精准,对每个人都非常关键。情况复杂,时间紧迫,各种矛盾冲突纠葛,刻不容缓,所以我根本无法脱身啊。那段时间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要让村民写“自动退出申请书”,需要一个一个去做工作,一户一户逐步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冲突。”2019年3月20日,张小红请了几天假,回县城办公室写材料。那时父亲刚出院不久,她准备利用这段时间抽空去陪陪父亲,谁知第二天到父母家里刚一个小时,父亲就不在了。

“父亲去世的那天是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父亲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正月初一住院,初二已下病危通知书了,医生说所有器官都已衰竭。老父亲很坚强,不愿耽搁子女的工作,从住院到临终前的二十多天时间,我一次都没有去,有事都是托福朋友在帮忙办理。妹妹那边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负担很重,难以离开。母亲身体不好,也经常住院,不能照顾父亲。那段时间一直都是我儿子及几个侄子在医院照顾爷爷,儿子上学后请了护工在医院照顾。3月20日我赶回来,晚上急着写材料,第二天回到父母家里。父亲说你不是要出去培训吗?怎么来了?我说不去了,我请了假,准备好好陪陪你。”

 ……


作品展示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