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铁桥

ZPBGWX 001



雪野

【引子】白塔耸峙,黄河东逝;古关静穆,楼映半空。一桥彩虹临波,百年流云飞渡。今逢盛世,毋忘尘忆,唯吾兰州,矢志创新,兹镌铭为念。

昔陇府金城重镇,绾丝路而通三秦,唯一河而成南北之堑。年及洪武,浮桥颤渡,然夏汛漫卷,冬凌凝寒。迨至清末之岁,始行建桥议案。遂集中西合璧以成,倾全省之力赴艰。柱砥中流,铁梁横空;终成勋业,蔚然景观。三边利济,商旅荣繁;通衢信步,九曲安澜,诚以“天下黄河第一桥”之隆誉,易名中山之佳话,谱写兰州解放之新篇,见证中华民族复兴之沧桑巨变。

噫唏哉,百年古桥,风流永瞻;大河雄奔,虹影如幻。人文标志,独秀新天。带风情百里,襟绿涛两山;历史名胜,风光无限。夫若无祥风以润,金瓯之磐;铁石纵固,斯桥何延?是以国之发展,和谐为先;市之富强,稳定乃安。炎黄族裔,永承天眷;祺我兰州,康乐尽阗。

-----马建勋

 

第一章

 

一座桥,一个生命,一段传奇。因为有了黄河铁桥,兰州才真正有了近代化工业的浓重色彩。

在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有一座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100多年前,这座比中国共产党还长14岁的铁桥,在甘肃省会城市兰州叫金城津的黄河古渡,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合奏了一曲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华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变迁中,黄河铁桥演绎了许多角色,情节曲回,叩动心弦。曾有人说,桥应该是各种建筑中最浪漫的一个,总会有一些美丽的故事与桥结缘。对于一个100年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生命,我无法用“它”来漠然地称呼铁桥,倾诉情感。或许用一个“她”,更能清晰地呈现在100多年岁月卷幅之中,她的青涩,她的哀愁,她的成熟,她的从容。

中山桥自建成至今,已度过了113个春秋,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她将走过114年的沧桑历程。

100多年以来,中山桥,经历了无数次冰凌冲击、洪水冲刷、地震摇撼、风雨剥蚀、车船碰撞,以及两次大规模战争的洗礼。历经沧桑之后,他依然如一名坚强的战士,用自己钢铁的脊梁,担负起通达黄河两岸的重任。

100多年里,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沧桑巨变,也见证了兰州近现代历史。静看社会转型、国运起伏,曾经破旧,几经修缮。从昔日的交通动脉到后来的观光景点,直到今天成为兰州人心目中抹不去的城市象征。无论游子也好,守望者也罢,不管是抱怨还是眷顾,当你从铁桥上轻轻走过,可以停下来俯瞰悠悠黄河水无语东流,也可以凭栏远眺,看尽一座城市的沧桑与风华……

对兰州和兰州人来说,中山桥代表了太多太多。对兰州而言,他是纽带,将阻隔这座城市长达千年的黄河天堑变为通途,连接了南北两岸;他是钥匙,开启了通向新疆、青海、宁夏、内蒙的商道,使兰州的特产得以走向全国各地,将各地丰富的物产带到了这片土地上;他是功臣,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走向解放。而对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兰州人而言,中山桥更像是一位亲人,一位长者,在黄河之滨,对后辈儿孙和外来访客讲述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他以雄健的身姿横亘在黄河之上,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与每一个兰州人一道,勇敢地迎接挑战,走向未来。

古老的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它从青海的高山峡谷奔腾呼啸一路走来,从容地进入兰州盆地,穿城而过。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皋兰山北麓,古称金城,最先筑堡于西固。这里“地居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自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成为济渡兵骑和商旅的要冲。

自古以来,黄河天险,水急浪漩船难行,渡河难上难。有民谣:“黄河害,黄河险,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自汉代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渡河的工具就是一种用羊皮或牛皮囊吹气鼓胀后用大小木椽制架把皮胎半连在上面,由人划桨驾驶,浮在水上,名叫“皮筏”。古代行军西域或商旅行人西去,都是靠木筏、羊皮筏或船只摆渡过黄河。

最大的筏子是用60只皮囊制成的,能载重二三十吨。祖先创造的这种“黄河轻舟”,在历史上曾经为承载渡河与长短途水上运输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缺陷是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水而上。

但是皮筏毕竟代替不了桥梁。历代征战中,大批军骑渡河及日常商旅和两岸民众的过往渡河,仍是摆在交通史上的一大难题。

中国有许多伟大而奇妙的发明。在黄河上架设一座桥,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与追求。

据史料说,先民们所架的黄河桥屡架屡毁,其中有些桥规模较大,使用期较长。公元3世纪初,羌族人在黄河青海段创建了一种“飞桥”。到了5世纪40年代,鲜卑族人,花费3年时间在流经古 罕(今临夏)的黄河上建起了一座“飞桥”,即桥梁专家说的“伸臂木梁桥”。建桥时巧妙地省去了桥墩,飞架于峡谷陡崖间,故称“飞桥”。后人普遍认为该桥在今炳灵寺姊妹峰上溯黄河5公里处。水边巨石上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大字。至今河南岸有“桥滩”地名为证。此桥屡建屡毁,公元1099年毁于西夏。

“山峰滔浪浪淘沙,两岸青山隔水涯;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这是“飞桥”被毁400年后,明代诗人吴调元怀念第一桥写下的一首诗,刻在河边大石头上。

无论如何,羌族人首创“飞桥”是伟大的。就好比史前人在木筏上竖起第一面帆,人们不必再摇橹撑篙拉纤,就能把船驶来驶去。

公元8世纪,在山西永济建造了一座最长的黄河大浮桥,称浦津桥。唐玄宗曾大规模加固过。但此桥早已消失,留有拴铁链的4根铁柱和60吨重的大铁牛作为见证。

北宋时期,在炳灵寺下游约15里处凤林渡建造了安乡关浮桥,用于战事,时建时断。后又在兰州金城关建浮桥,渡步骑2万,打败西夏兵。此桥不久又毁。

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上徐家湾修造浮桥以济师,师还遂拆。洪武八年(1375年),卫国公邓愈在城西约十里处(今十里店)造浮桥,称“镇远桥”。但因河流湍急,堤坝弗固,不能长久。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兰卫指挥佥事杨廉实地察看访问,选择城北通济门外河水少缓,近又易守,距金城关二百步即今铁桥处移建浮桥。杨廉亲笔题写“镇远桥”匾额悬于桥头门楼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浮桥是串连28只船搭起来的。船的间距是1丈5尺,上流定石鳖(如锚),船上加板,两边设栏杆。桥南北两岸各立铁柱1根、木柱6根,用1根铁索、3根大绳缆住桥身。过桥如履平地。

镇远浮桥,赫赫有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四月,来自撒马尔汗(今乌兹别克中部城市)的沙哈鲁王的使节走过兰州的浮桥,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这样描述的:四月抵哈喇穆棱河崖(黄河边),河之大,与鄂格速思河(阿姆河)相仿佛。有船桥可以渡河。桥以船二十三只连络而成。各船之铁链,粗如人之上腿,链系于两岸之铁柱上,柱粗如人身,深埋地中。

然而,浮桥有季节性,每年11月黄河结冰前拆掉,行人车马从冰上通过,叫冰桥;到第二年春天冰融河开之后又把浮桥架起来。在冰桥初结和始融之时,常因冰裂造成人畜落水之灾。

据兰州交通史大事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咸丰十一年的160年间曾6次重修浮桥。清代诗人王光晨赞美镇远浮桥“天下神桥此第一”。

兰州至今还存留着一根600多年前立在黄河岸边的大铁柱。铁柱重约10吨,长5.8米,底部直径0.61米,座长1.2米,宽0.18米。

从永靖县上古城村村民王得树的家谱中得知,铸造镇远桥铁柱的工匠王宣、王训等人,原是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白土坡王家大村人。

因镇远浮桥的两根铁柱是冯胜、邓愈两位大将军建造浮桥时监铸的,故称“将军柱”。杨廉改造浮桥时增加了两根。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一根铁柱被水冲入河中,由当时的总督布彦秦又补铸了一根。后来,黄河铁桥建成,浮桥的4根铁柱被废弃,埋于岸边泥沙中。

1958年,从河滩积沙中挖出一根大铁柱,这根幸存的铁柱正是邓愈监铸的那一根。今竖立在中山桥南端东侧的河岸上。将军柱成为历史的见证,讲述着“边徼之要津,千古之伟观”的往事。这根写满沧桑的将军柱,兴许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支点。


第二章

 

地球上大的河流是货物运输和人类迁徒的重要因素。几千年来,黄河和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密西西比河等著名的大河一样,与人类历史紧密相关。

军情火急而又深受河流阻断交通之苦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早就想在兰州修建黄河铁桥,他曾与洋商福克洽谈。因对方索价过高,至少要白银60万两,这对于地瘠民贫、财政空虚的甘肃来说,难以承受,修建铁桥的建议不得不中止。这一建议被“封存”了40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五月(1906年6月)德商天津实业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游历来甘,适逢“实行新政”,各地开办洋务,兴建实业。陕甘总督升允即委派兰州道兼甘肃农工商矿总局总办彭英甲与喀佑斯洽谈。

彭英甲,奉天承德(今沈阳)人,早年在北洋和辽宁办过涉外事务,曾受西方技术训练,对经济学也有研究,是个有才干且务实的官员。他一心想为兰州办几件实事。喀佑斯表示愿意包修兰州黄河铁桥,双方拟订了一个意向性合同(即第一稿)。

喀佑斯说,自己只是承包商,并非修桥工匠,对工程尚无十分把握,须调工程师来甘实地测验估计,如果工程师测估确实能修,就订立合同,否则此事作罢。请来考察的工程师盘川工价,甘肃不管,如果能修桥,竣工后,甘肃送喀佑斯2000两银子,作为考察工程师的盘川。

同年九月初九,喀佑斯明确表态:经工程师考究,黄河水性,虽云湍急,若如所议章程架修铁桥,甘愿保固八十年,其桥价以十六万五千两为准。

甘肃布政使丰伸泰等立即就和同事请示总督升允。升允批示:所拟包修铁桥合同甚属周妥,应准照此签押,以便咨送外务部及发各衙门备查。

彭英甲代表大清国在合同上签字。

九月十一日,彭英甲等与喀佑斯正式签订包修兰州黄河铁桥合同。(这是第三稿)。

在合同书上签押的是:大清国总办甘肃洋务局兰州道彭英甲;大清国甘肃布政使司布政使丰伸泰;大清国署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白遇道;大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

合同书一式八份,除签订单位各存一份外,一份呈陕甘总督升允存档备查;一份送外务部;一份咨明直隶督宪,以令津海关道转送德国领事馆存案,以便铁桥料件到时,津海关查验放行。

修建铁桥之事,本由彭英甲呈报陕甘总督升允,升允拍板签订合同。但这事遭到以庄浪举人朱献珠为代表的保守派的非议。被认为建桥是劳民伤财,并例举了很多害处,甚至上书停建。彭英甲则批示:“铁桥业经大帅奏明,奉旨饬办”,“当此推广路政之世界,铁桥之修,所在皆有。”清末“新政”是大清国尝试体制性突破的最后一次努力,其影响涉及西北重镇兰州,也成为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彭英甲放开手脚,排出阻力的尚方宝剑。

修桥的事一度久议不决。甘肃布政使丰伸泰提出,建桥属于清政府大兴新政的举措,应再次申报总督,并由总督呈奏朝廷。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907年1月22日),陕甘总督升允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呈上了关于筹建兰州黄河铁桥的奏折。升允陈述了兰州渡河现状和修建铁桥的意义,与德商洽谈签约的经过和洋商回国运机购料等情况。并说明他已批准兰州道彭英甲签订合同兴建铁桥。合同已送外务部备案。还说明所有建桥费用由统捐溢收项下开销。应恳天恩敕部先行立案。

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十八(1908年2月19日),清廷光绪帝准奏,朱批:该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到部,相应恭录咨行贵督,钦遵查照。

为什么在合同已正式签订15个月,桥料从德国源源运兰,即将择日开工之际,升允才向朝廷上奏折?其实折子里已讲明:故大学士左宗棠曾议建造铁桥,因洋商福克索价太昂中止,奴才想完成前人未竟之业;奴才赋性迂谨,凡事未经办妥先不敢急忙启奏;彭英甲讲求新政,人颇开通,责成其一手办理铁桥事宜。而升允的做法是符合晚清文书制度的。由此也足见这位宦海沉浮的高官之政治智慧。

光绪皇帝恩准,筹备工作加紧进行。同年四月初十(1908年5月9日)铁桥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开工时间的出处即同年十月十五日甘肃布政使就铁桥开工日期等事致陕甘总督升允的公文中称:“已于三十四年四月初十日开工”。此处有一签注:“铁桥开工日期可否改报三四月,留作将来无限地步之处?”彭英甲批:“甚是!”后来甘肃统捐总局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日致甘肃洋务总局文中也称:“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十日开工”。可是同年十一月十三日甘肃布政使致陕甘总督长庚文,宣统二年(1910)四月二十五日陕甘总督长庚上宣统皇帝奏折(朱批本)中均称:“铁桥自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动工”。(当时的月、日都是农历而非公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建桥员工,施工技术负责人是美国工程师满宝本;一个叫德罗的德国工程师负责收管材料,统计施工进度等;工地具体操作负责人是天津人刘永起。铁桥设计精细规范,工程图纸分为平面图和侧视图两种。由德商招雇来兰的洋工华匠共69人,其中有从天津、上海等地招来的技工10余人。又在兰州就地招雇了一批铁匠木匠泥水匠以及小工百余人。洋工程师寓居于由中方租用的秦州试馆内。华人工匠在铁桥附近的土地祠和白云观内租房。中方为租用的这些房子用方麻纸裱顶棚糊窗户,还专门做了50张木床。本来铁桥是喀佑斯承包修建的,在合同上签押的也是喀佑斯。但喀佑斯签了合同以后再没有来过。彭英甲两次分别致电德国驻津领事和泰来洋行催请喀佑斯速来兰监修铁桥,勿违合同。德国驻津领事复电:喀佑斯于新年准到。然而,喀佑斯一直没来。原考察的大工程师德克也到黑龙江修铁路去了。

 

第三章

 

2004年5月23日,甘肃省档案馆和兰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历史见证———兰州黄河铁桥史料展》在兰州市博物馆展出。史料展以档案原件为主,图片、影印件、文字说明为辅,共计45卷570件珍贵史料大多是第一次面向大众公开展出。正是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人们了解到了中山桥修建的始末,也发现了中国运输史上的一个奇迹。

“修建铁桥,碰到的第一大困难就是材料的运送。铁桥总造价30万两白银,运费就高达14万两,可见当时的运输是多么艰难。”说这话的人是关振兴,兰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专家,《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主编,被称为中山桥的活档案。

“铁桥所用桁架构件钢材、水泥及其他各种器材、机具设备,均由泰来洋行从德国购置,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6月11日~7月9日)全部海运到天津,经京奉铁路运至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至河南郑州。郑州取道西安至兰州,均用马车运输。”透过关老师的这番讲述,显然,不管是海运还是铁路运输都不是大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从郑州到兰州。而关键的关键是,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落后,国力贫弱。郑州到兰州,别说没有铁路就连公路都没有,有的只是马车行走的驿道,崎岖不平。特别是潼关以东,六盘山等地,山大沟深,道路狭窄。难怪关老师说,“在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极具原始的条件下,将200多万斤的桥料用马车拉运,辗转数千里,途经数省,确实是中国运输史上的一个奇迹。”

李铁雁,兰州市博物馆史料专家,《历史见证兰州黄河铁桥史料展》的筹办者之一。因为筹办了这次展览,也接触到了黄河铁桥有关的所有档案资料,所以对当时的历史颇为熟悉。“为了安全、顺利地将材料运至兰州,由甘肃洋务局派员办理转运事务。洋务总局最先在天津、郑州、西安设立了3个材料运转站,派驻材料接运委员,兰州设置收料委员会,主持收料工作。”

天津转运站委派候补知县张钟骏具体办理。张钟骏一行于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一日(1907年5月12日)离开甘肃,辗转行程20天,才到达天津。一边在“协同庆”商号兑收来自陇上的大量汇款备用,一边到海关和泰来洋行了解到货时间和办税手续。五月二十七日(1907年7月7日),张致电彭英甲:“关税应完,子口(税)可免。请大帅速电咨直督饬免。”六月二日(1907年7月11日),陕甘总督升允致电驻津的直隶总督袁世凯,请免子税一事“祁电复,以便饬尊。”六月四日,时为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复电,“官用各物料,凡系来自外洋者,于进口改运入内地,统照商民货物,一律征税。”“甘肃铁桥料件,情事相同,除完进口正税外,运入内地,照新章仍应完子口税。其沿途厘金,概免重征。”保存下来的这份复电,也就说明袁世凯并未免掉材料的子口税。

李铁雁说,由于津京一带有关货运的海关税司和火车站票房,全部使用的是道胜银行的银票,必须先将手头的银两兑换成道胜银票,才能通行无阻。当时的行情是,各银行的银票每元值银7钱2分4厘到5厘,道胜银票每元值银7钱3分3厘到4厘不等,随行就市浮动。甘肃驻津接料委员张钟骏曾先后兑换7000多元道胜银票,有人不明行情的变化无常,曾状告张钟骏利用行情涨跌差价,从中牟利。张钟骏就此事呈禀彭总办,澄清了事情真相。

此外,张钟骏还多次交涉,促成半价货运。原来按当时的货运章程,货运装载量达到500吨以上,即以专车对待,按半价收费。但由于铁路运输权掌握在洋人手里,经办时颇为艰难。桥料先按全价付费,事后张钟骏专程赴北京铁路总局,面见法国总办,多次交涉,终于达成半价收费,退追价银2520两(折合道胜银票3000元)。

因为民间运力有限,在郑州转运材料的工作,比天津转运更为复杂和艰难。所以关振兴说,最艰难的转运历程从郑州开始了。

1907年8月初,桥料在郑州装车,车上插着醒目的黄旗,由护勇押解向西安行进。按常规来说,郑州至西安,重车往返需月余时间。但由于9月份“连阴雨久,道路泥泞,不堪闻问”,洛阳之西的渑池、新安、陕州等地经过的洛水镇、张茅硖、石观音堂道路崎岖。

自天津运抵郑州的第3批桥料,大都是些笨重超长之物,马车根本无法装运。早在赴津办事时,驻郑接料委员麦方玺曾就超长大件的运输与泰来洋行磋商,原打算将一些大件拆开搬运。泰来洋行以拆卸大件会影响施工质量,并以该行“不能担保80年之责任”来要挟,拆卸之议只得作罢。后在洋工匠赴兰途经郑州之际,由他们将无法装运的45件大铁件逐个拆卸,化整为零,陆续装运上路。

为便于运输,一些超长物料(如扁铁条材等),车夫大都将铁条折为圆形,装车运载。首批铁条到达兰州后,工地洋工程师认为被折弯的铁件伸直后“与螺丝有碍”,影响施工,向洋务总局提出建议,总局当即致电郑州,要照原样设法转运。

西安转运材料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在西安运料的大车,每辆装料一般都超过2000斤。由于陕甘区段的运料路程比豫陕段远1/3,驻陕委员鞭长莫及。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平凉统捐兼工税分局委员田必嘉致禀彭英甲,称自西安到兰州的“大批车辆,均另搭有客人私货”。这一问题暴露后,甘肃洋务总局、布政司、按察司联合发出500里传牌,严令兰州以东各州县:“遇有料车搭客带货者,即由该局照章充罚”,并不得料车“擅自分批,首尾紊乱”。经过这次整顿,进入甘肃的运料队伍也井然有序了。

经过艰苦努力,宣统元年(1909年)闰二月十六,泰来洋行驻兰经理开列一个收条,“所运材料均已收齐,第一批至第三十六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四章

 

据甘肃洋务局转运桥料运费等项的清册记载,转运的铁桥建材总共重228.15万斤,其中洋灰2231桶(每桶300斤)重66.93万斤,锅炉、天气筒等27个超重大件重5.4万斤。其余为钢材、机具、设备、小铁轨乃至螺丝钉等等。如此大量桥料,且不说由德国到中国的路程,从天津运到兰州,前后历时21个月,分36批,辗转数千里,摔死脚夫,热死骡马,终于完整地运来。

造桥所用的桁架钢材构件、水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均由泰来洋行从德国购置,装上轮船飘洋过海运抵中国天津,经京奉铁路至丰台再转京汉铁路运至河南郑州。由郑州至兰州,没有一寸铁路都是马车运输。甘肃洋务局在天津、郑州、西安派驻材料接运员。在兰州设置收料委员会。

第一批来华的大宗水泥1980桶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中旬抵达天津。甘肃驻津委员张钟俊、赵毓岳即按照泰来洋行提供的到货明细数目单,在口岸码头点收,并租存在附近。在办妥火车货运手续后,运到10华里外的天津火车站。然后凭京奉铁路英国火车货运票据装车西行。在待运期间,怕货物受损,买了数百篇苇席和一些垫木把桶装水泥苫上。在京汉铁路装车时,凭法国货票。运到郑州车站当面点交给接运委员。

驻郑州接运委员麦方玺、臧炳文下榻在天宝客栈,先期在钱塘里和马池桥租赁了储料场,买了护灰芦席和垫木,还用黄色洋布制作了280面旗子作标识。

铁路运输问题不大。最难的是从郑州到兰州只有一条窄而不平的大车道。郑州至西安,由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的大车伙运。西安至兰州,由驻西安转运委员沈朝云、刘启烈、高镜寰组织陕甘大车运输。每一辆马车装载1500斤。1100余里的路程,各由王大帮、周大帮、公大帮等车头领队,数百辆运料车

分批列队行进。车上插着黄旗标识,护勇身穿标志服。没想到途中阴雨绵绵,道路泥泞,尤其是洛阳以西多处是崎岖羊肠小道,在雨雪中比蜀道还难行。

如此走走停停,迫使车夫将水泥桶卸下一半,寄放旅店,将另一半先轻装缓行运到西安。有的车夫无奈把桥料全部卸下,坐等路面干了再走。一路艰难困苦,行车两个月之久,只有一半车马到陕西。后来又下起雨雪,昼夜不停,把洛阳一带的路面化为泥塘。重车寸步难行,车家叫苦连天。无奈护勇由8人增加到45人。在风雪交加的险途中,护勇平长兴病故,车夫杨麻子受伤身亡。有脚夫把料卸堆半路偷跑的。

本来按合同第十一条规定,超过1200斤的重大料件由泰来洋行自行运甘。而铁锅炉、天气帽、机器柜等大件,一过秤,每件重二三千斤,这些又大又重的料件,一般马车车厢太窄小,根本装不下,必须自制四轮车,用骡马去拉运。

甘肃洋务局即致电泰来洋行,让他们按合同自行速运大件。

泰来洋行却致电彭英甲,说是张钟骏等委员答应为他们代运超重料件。彭英甲问他们有何凭据?各委员也都说没有允许代运之说。其实为了不误工期,驻郑州委员自行制作了运大件的四轮车6辆,除天气帽以外,其余大件已经发运。

十二月初七,彭英甲致电驻郑州转运委员,指示他们已运者照旧运。以后遇有1200斤以上的料,必须按合同办事。

重大桥料,装骡马车走河南路非常艰难。转运委员与泰来洋行面商将一些笨长重件拆卸减轻。对方却说,拆卸可以,但不能担铁桥保80年的责任。

转运委员在郑州招雇车辆,来了100多辆,只有一半能装这种料件。何况酷热天气,骡马被热死,车家害怕不肯装运。

桥料转运如此困难,而泰来洋行驻甘工程师克尔曼却抱怨转运速度太慢。他让德国驻天津领事克华致电催运天气帽,说是如果延迟,要控告转运委员。

甘肃洋务局立即致电理论,说合同规定,料件不准超过1200斤,天气帽重二三千斤,泰来洋行元旦派人来郑州,12日拆完,18日起运,有何迟误?何况锅炉已代泰来洋行转运到甘,工程师感谢都来不及。“这一怨一谢,深可笑也”至于所说控告一节,谁违背合同,谁都可以告谁。

彭英甲态度强硬是因为喀佑斯没来,早就违约了。

问题是从西安转运兰州,马车、骡马的运价比由豫至陕的要价高。每车装料一般都超过2000斤。每批上路的车辆均由驻陕委员刻印和填发运单,写明材料名称、数量。沿途各州、县、营派出兵丁和干役,“按照该管驿站轮接,小心照料护送”。

本来要求每批运料车辆应联络而进,鱼贯偕行,不准或前或后。但进入甘肃◇内时,车队“茫无秩序,或小帮牲口,力弱落后,”还发现头两批发运兰州的料车均另搭有客人私货。为此,甘肃洋务总局、布政司、按察司联合发出500里传牌,自皋兰县起至陕西接料回兰止。严谕兰州东路各州县:“遇有料车搭客带货者,即由该局照章充罚,以维催运而利转运。”并要求料车不得首尾紊乱。

面对落后的交通通讯条件,转运委员们苦于水远山遥,鞭长莫及,只能是焦灼万状。

往兰州转运期间适逢过年,甘肃的大帮车尚未出省,陕西的大车又不能“任载长大料件”。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才派专人赴泾原一带寻雇大车。正月下旬,最后一批桥料起行西上。

正月二十,泰来洋行经理德罗要去陕西接运大天气帽6件等物,请求洋务总局提供健壮好马两匹,并给予沿途保护。洋务总局与有关部门联办,给德罗配备了坐骑,并发给400里传牌,责令兰州以东官路途经州县营负责给洋人换乘驿马并保护物料安全通过关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五章

 

1908年5月,兰州黄河铁桥正式动工开建了。白塔山下黄河两岸,搬运桥料的号子声、凿挖地基的铁锤声、翻砂拉石腾起的风尘以及蒸汽机和搅拌机等大型机械的轰鸣惊醒了兰州的那个春天。

在中国近代史上,兰州黄河铁桥是甘肃人自主、自愿与西方人进行的一次纯经济、技术上的合作。但此次合作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多有摩擦,甘肃官员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甘肃省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原处长杨兴茂,如今退休在家。在他家里,有一本近20公分厚的手写稿,约10万字,上面密密麻麻地抄写着有关兰州黄河铁桥的修建史。杨兴茂给记者讲述了其中的一个故事。1907年农历九月,正当桥料源源不断运往兰州之际,洋务总局彭英甲得到消息,大工程师德克到黑龙江修铁路去了,改由一个年仅20多岁的小工程师负责铁桥工程。“二十余岁,岂能承修大工?”加之签订合同的喀佑斯也不来甘肃了,彭英甲十分担心,怕因人员调换问题影响铁桥的施工建设。为此,他立即致电泰来洋行和天津德国领事:“现在二期料已起程,请照合同与德克一并速来。喀佑斯原办之人,非来监修不可。”三天后,泰来洋行回电说工程师和工匠已经起程,但工程师是谁对方却讳莫如深。直到十月初七,对方致电彭英甲:“工程师满宝本率华匠六十九,初三由郑保护西行。”彭英甲才知道真正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彭英甲随即致电德国驻天津领事馆,严正申明:“喀佑斯系原包桥工之人,德克系估桥工之人,二人必须来一人,办事熟悉,两有裨益。”但喀佑斯和德克始终再未出现,幸好满宝本不辱使命,临阵换将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十二日,陕甘总督升允在兰州下沟的秦州会馆宴请马达汉和修建铁桥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俄国特使的芬兰人马达汉此行目的是考察清廷“实行新政”的情形,他对兴建中的兰州黄河铁桥尤感兴趣。

铁桥建设场景十分壮观。开工之时,黄河水深约2.6米,距水面约6米就挖到了基岩,挖去基岩风化层后下铁船(沉箱)。浇铸桥墩时,先将开口式沉箱下到距河面6米深的河底砂质基岩上,中间竖铁管、钢筋,起重机吊运混凝土进行浇铸。1909年3月下旬,洋工程师作为施工船而借用的6只浮桥木船被河冰冲走,只好由承包商认赔3781两银子,由洋务局责成皋兰县雇工匠加班10个昼夜,赶制出6只新木船用于施工急需。

铁桥结构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构造是穿式钢桁架,5孔,每孔跨径45.9米,全长243米。行车道宽6米,两侧各有1米宽的人行道。总宽8.36米。穿式桁架高5.1米,桥架横梁为钢梁,栏杆由角铁及钢管焊接而成,下部是墩台构造。南北两岸桥台是水泥砂浆砌条石,中间四个桥墩是高强快凝水泥砌料石重力式桥墩。

关于兰州黄河铁桥的施工实况,由于外方没有留下可资参考的史料,仅能从中方原档案中反映出来的部分加以叙述:据张钟骏在天津写给彭英甲的信函内容,泰来洋行原打算聘请中国工头,转包桥工,承包银约为6万两。这是一个可保华工基本待遇,确保“工坚料实”的意向。后来,一位名叫张祥会的中国通事,来兰揣摸行情工价,为洋人计算省财之道。通过他出主意,“翻弄省工,能将6万工省为4万,又减为3万。”以最低的包价榨取华工的血汗,为洋人献媚效力。但他后来变卦了,连这3万工银也不想出,最终帮助洋人出了个:“不定做工日,希图省事省工”的坏点子,就地雇用华工,一律支付低廉的零工价码,干繁重超时的重活,为洋人榨取丰厚盈利。

由于此人挟洋自重,助洋有功,在中方铁桥竣工而设宴庆贺时,他居然以“张老爷”的身份,与洋人坐在一起,接受犒赏。

按照签订的合同,兰州黄河铁桥于1908年5月如期开工。有关建桥的底图至今仍保存在甘肃省档案馆,该设计图分为平面图和侧视图两种,这也是甘肃近现代史上,甘肃在早期开发、中外合作、进行经济建设所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张工程图纸。

由德商招雇来兰的洋工华匠共69人,这其中包括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和华工刘永起等人,他们是铁桥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在黄河南岸边第一次矗立起了锅炉房等庞然大物,镇远浮桥为工程运料和施工提供了方便。浮桥两侧河水中,树立起两座高出水面的三角形工程架,工程架的顶端一条钢丝绳穿越南北两岸,牵引着河面上的工程船往来穿梭。

当浇铸桥墩时,先将开口式箱子沉到河底距河面6米深的河底砂质基岩上,中间再竖上铁管、钢筋,由起重机吊运水泥砂浆进行浇铸。四个桥墩的施工顺序是,先做河南一侧的,继为河北一侧的,后为河心两墩。桥上为五孔穿式钢桁架构,由南向北架装。桥面上铺设木板,木板上再铺水泥、石子,后为保护铁桥,遂铲掉水泥、石子,加铺了一层木板。

尽管兰州黄河铁桥是洋商承建的,但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兰州上自官府,下至民间,乃至省内部分州县的全力支持和悉心配合。

宣统元年(1909)闰二月,正在紧张施工的铁桥工地上铆钉告罄,兰州市面上洋钢尺寸不够,从天津再运,最快也得1个多月,泰来洋行德罗为避免耽误工期,只好向甘肃省城军械局求援,军械局当即决定“暂匀二寸元四尺长洋钢二三十斤,以敷要工。”宣统元年六月,施工中所用的炉齿、铁轮等一些部件损坏,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转。泰来洋行请求甘肃官铁厂予以帮助,官铁厂及时浇铸了重达235斤的炉齿10件,铁圈2个,使锅炉及时恢复使用。

1908年2月,泰来洋行德罗要求前往陕西催运影响施工的大天气帽6件等物,急需健壮号马2匹,并要求沿途保护。甘肃洋务总局当即与有关部门联办,配备了坐骑,发给400里传牌,责令兰州“以东官路途经州县营汛”,负责驿马的换乘和洋人的保护以及护运物料的关卡放行,使外方得以顺利完成任务。

 

第六章

 

清宣统元年七月初四(公元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车。牌厦前后共悬名人匾额四块:其中由升允题写“第一桥”匾2块,分置南北桥头;另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楹联分别为:“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这个竣工日期的依据是,七月十五日(公元1909年8月30日)护理陕甘总督毛庆蕃致清廷军机处电文中称:“铁桥现已竣工,于本月初四车辆开行。”宣统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甘肃布政使致陕甘总督长庚文和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二十五日长庚上宣统皇帝奏折(朱批本)以及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二十九日甘肃洋务局的铁桥说明书中均称:“铁桥于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动工,至宣统元年六月一律告竣。”

原档记载当时的几项活动中称:六月初十因铁桥工竣、织呢局告成,宴请各色洋人;六月十八日修完铁桥南北两面牌厦;六月三十日给工程师满宝本、经理德罗赠送礼品,价值60两银子的花红湖绉8匹;七月初四铁桥通车;七月初五,德罗离兰回津。

按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计算,保固期八十年。

当时由于没有水文资料,无法计算百年一遇大洪峰,不能与铁桥设计过水能力核对,对保固没有把握。合同中对保固期只好作了这样的规定:在保固期内,无论冬夏,倘因“起咬”,河水暴涨,水势过大,漫溢进城,将桥冲毁,与泰来洋行无关;除此而外,若有损坏,泰来洋行一定赔修。

按照合同规定,“桥面用加厚铁托板条。托板条上或铺木板,或铺石头子。”但不知是何原因,具体施工时,桥面上实际铺的是石子。当桥工告竣,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后,护督毛庆蕃于1909年8月30日就桥面换铺木板一事,附电清廷军机处,请求更换。经清廷认可后,由兰州府出面,清除了桥面砂石黄土,购买了大批木料,制成3寸厚、6.5尺长和3.25尺长的松木板材,用5寸铁钉逐个进行装钉。

就在铁桥施工进入尾声后,地方政界许多人认为,桥面景观难尽如人意。经护督毛庆蕃决定,在铁桥南北两端各添建一座中华传统式古建筑——牌厦。

1909年6月18日,两座牌厦竣工。每座牌厦均为三开间,雕梁画栋,蔚为壮观。牌厦前后共悬名人匾额四块:其中由升允题写“第一桥”匾2块,分置南北桥头;另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楹联分别为:“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铁桥是用进口鱼油和红色膏兑松香水油饰的,色泽光明且耐风雨剥蚀。桥面上下的螺丝钉均涂白粉油打上记号。铁桥建成后,洋务总局还花了52两银子,请人拍摄了54张铁桥全景照片,分送当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有关部门阅存。

陕甘总督升允亲自撰文并书写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碑记的内容包括:铁桥建造始末,历史背景,与外商洽谈情形以及遇到的阻力和流言蜚语;充分肯定了升允继承前任总督左宗棠未竟的事业,利用洋人的奇技巧思为民兴利的意义。碑文记录了自始至终督办建桥工程的兰州道彭英甲及协同照料的兰州府、皋兰县主要官员、负责运料人员、英文翻译员、现场施工员等人的业绩,把他们的名字以及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名字都铭刻在石碑上。

碑记上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刻上参与修桥的本土木匠铁匠泥水匠及众多小工的名字,但是不言而喻,他们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他们是为铁桥付出巨大辛劳的无名英雄。

碑记的落款刻的是升允的头衔和职责: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尚书、陆军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总督陕甘等处地方兼理茶马粮饷管甘肃巡抚事。碑记的日期是:大清宣统元年仲夏六月吉日。

刻立这一石碑,花费白银100多两。

修铁桥总共花费白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1910年4月25日,陕甘总督长庚就铁桥工程用款上奏宣统皇帝称,包括包修价、运输价及各项支出费用,铁桥“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其中泰来洋行工料总包价是15.9万多两,另送工程师往返差旅费2000两,运杂费等14万多两。

一弯美丽的钢铁彩虹,这是一种兼收并蓄的文明,一种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从桥身、桥墩到每一个构件,到处荡漾着欧风美雨,凝聚着清朝末年地方官员和修桥员工的智慧与汗水。

她不仅为兰州人带来了方便与安全,也为众多甘、宁、青、新乃至中原、沿海东西往来的兵骑、商贾、旅人解除了往昔船渡筏渡的麻烦和危险。

一座铁桥,大大地提升了兰州古城的风采,推进了甘肃与外省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第七章

 

铁桥通车后,甘肃洋务局颁布《管理暨岁修铁桥法程》10条,由兰州府会同皋兰县共同负责防护和管理,设12个护桥巡兵,常川住桥,分三班轮流巡查。要求巡兵南北桥头各站1名,中间站2名,指导车马行人。下班前洒扫桥道和南北码头。对铁桥的管护提出具体要求,甚至桥上桥下每一个螺丝钉,都要每7天紧拧一次。另外,要求那些载货过重的车辆,不能并驾齐驱,以防损坏桥板,并规定铁桥每年八月必须油漆一次。

铁桥通车皆大欢喜。宣统元年六月初十(1909年7月26日),甘肃洋务总局在研究所设宴公请各国洋人。

这次办酒席公款吃喝所开支银两由皋兰知县赖恩培造具清单上报并存档,这里只能简略记述:翅鸭烧烤大餐一全桌,海参中席6桌,香槟酒39瓶,烧酒12斤,木瓜酒5斤半,还有吕宋烟和孔雀牌卷烟,白洋丝布1丈5尺,给比利时参赞林阿德家人赏银,赏王厨子工钱,以上合计银162两08分。

给织呢局的洋工程师、洋教习和满老爷等11位客人的马夫分别赏银100文或200文。给彭大人、孙大人、善大人和谢大老爷等人的马夫、轿夫、茶房、皂隶、壮勇、亲兵等也发了数量不等的赏银。此外又给这些随从人员买了金嘴卷烟,买手巾,买水花,买桃子、杏子、西瓜、醉瓜等。酒席及各项人役口食等项总共花了白银一百八十两九钱七分九厘。宴会费用由洋务局与织呢局各认一半。

设宴犒赏洋人之后,又研究中方有功人员的奖励事宜。大家认为虽说工程由洋人承包,但施工两年来,转运桥料、监工、操作等项工作十分艰苦,应择优褒奖。只是因政局变动,官员更迭,直到宣统二年五月(1910年6月)补授陕甘总督长庚才做出批示。不久即对建桥有功人员分别给予升官或记功等奖励。

铁桥通车后,甘肃洋务局颁布《管理暨岁修铁桥法程》10条,由兰州府会同皋兰县共同负责防护和管理,并由参与修桥的天津人刘文魁帮管,给他发月薪12两白银。设12个护桥巡兵,常川住桥,分三班轮流巡查,每人每月发给3两银子。要求巡兵南北桥头各站1名,中间站2名,指导车马行人,下班前洒扫桥道和南北码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规定车马走中间,行人走两边,从北而南者靠东,从南而北者靠西,不得任意错乱拥挤。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均照指示各节鱼贯而行,不得久立观望,有碍通行。车辆载货过重,不宜齐驱并驾。要求过桥车马缓行,不得任意抢快,免伤行人而保治安。

后来,兰州巡警道和甘肃洋务总局又出了一道告示:严禁在铁桥上驰跑车马。告示重申,公家不惜巨款修铁桥以便利行人。凡我军民,备当循序缓行,过桥车马,务须缓辔徐行,不准驰骤急跑。倘敢不遵,即由站岗巡兵扭送来局。轻则责罚,重则枷号示众。告诫军民,慎勿以身尝试!

对铁桥的管护提出具体要求,甚至桥上桥下每一个螺丝钉,都要每7天紧拧一次。

铁桥通车10个月时,因大车往来行走,将桥面中间及两边木板碾坏。经洋务总局及有关部门研究批示,由统捐总局拨款1000两银子,用7天时间抢修,把碾坏的木板换成了新板。

为了切实保护和维护铁桥,甘肃洋务总局于1909年10月专门颁布了管理铁桥暨修铁桥法程以及巡兵站岗、车马行人来往条规。规定铁桥每年八月必须油漆一次,“油桥物料,用鱼油和红色膏为之,每斤兑松香水三两,不计斤两多寡,总以油完为止。”

1908年3月12日,陕甘总督升允在秦州会馆宴请马达汉和铁桥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俄国特使的芬兰人马达汉此行的目的是考察清廷“实行新政”的情形,他对兴建黄河铁桥尤感兴趣。

铁桥上留下了升允、彭英甲和德国人、美国人、比利时人、芬兰人、西班牙人的脚印。只可惜最早想建铁桥的那位陕甘总督左宗棠,已经在铁桥开工前二十三年就作古了。在铁桥开工那一年,那位准奏建铁桥的光绪皇帝忧郁而孤独地驾崩于紫禁城。他们未能在这桥上走一走。

铁桥通车的头12年中,还没有汽车通行,过桥的除了行人以外,都是马车、人力车、骡马、骆驼、毛驴乃至羊群。驼队驮载的货物主要是商盐、药材、布匹、糖、碱等物资,在城西(今临夏路一带)开有骆驼客歇脚的车马店。一张老照片留住了当年驼铃叮当悠悠过铁桥的骆驼队画面。

民国三年(1914年)甘肃省署核定每年补修铁桥经费银1900余两。民国五年(1916年)省财政厅开征铁桥桥捐,凡过往大、小车辆,骡、马一律缴纳桥捐。

民国十年(1921年)兰州城里第一次出现了汽车,一辆小轿车。那是当时甘肃督军陆洪涛的妻弟、甘肃驻北平办事处主任董士恩乘坐来兰的小卧车。这辆小汽车落户兰州,成为第一辆在兰州注册的汽车,也是铁桥上驰过的第一辆汽车。

兰州人在围观现代交通工具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此刻美国人亨利·福特已成为“汽车大王”,他的汽车公司已是日产轿车1000辆。而中国第一次进口两辆汽车的时间是1902年,那是满清帝国时代的事了。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冯玉祥部刘郁芬率国民革命军入甘,一批军用卡车随军开进兰州,从此铁桥开始通行大型汽车。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黄河铁桥改名中山桥。抗战期间因日本飞机轰炸兰州,原本土红色的桥体涂成现在这种铅灰色。从1937年到1941年,兰州多次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造成巨大损失。作为“咽喉”要道的黄河铁桥成为重点轰炸目标,中苏空军联合作战,打响了黄河铁桥的保卫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兰州空战是我省军民直接对日作战,是整个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而这次空战主要是以保卫黄河铁桥为中心的!”甘肃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原主任、《甘肃省志·军事志》主编郝成铭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打开中国地图,就会看到兰州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就会明白这座城市对于抗战中的中国空军所具有的战略意义。甘肃的省会兰州处在中国大地中线偏北的位置,是抗战大后方的一部分,距离敌后和正面战场都不是非常遥远。这个西北地区的交通重镇,是苏联援华战略物资的理想集散地。从苏联阿拉木图和外贝加尔飞往中国的飞机,在兰州加油和检查,然后飞往各地,比较方便。苏联在兰州设立了外交代表处、军事代表处和空军招待所,还驻扎了苏联空军志愿队的一个战斗机中队。

中国空军在兰州开设了基地和训练中心,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也称兰州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和协调西北地区的防空作战。地勤补给系统在兰州设立了空军第七总站,又称兰州机场总站,下辖兰州拱星墩机场、东古城机场、西京城机场、中川机场和临洮机场。此外,还设立了空军第三工厂,负责修理各式飞机。

“兰州黄河铁桥自清代建成后,一直都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及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的‘咽喉’部位,对这些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保持铁桥的畅通无阻,对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郝成铭告诉记者。

根据《甘肃省志·军事志》里记载,自1937年11月5日起,至1943年10月4日止,日本侵略军飞机对甘肃领空的入侵,包括侦察、轰炸、空战、警戒等,总数达1487架次,其中入侵兰州上空的竟有1100余架次,主要集中在1937年12月至1941年6月。“这个数字是比较准确的,在当时的民国报和兰大至今仍保存的一套胶片上都有详细记录,每次敌机飞来时的时间、架次、损失等。”郝成铭分析说,日本飞机轰炸兰州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东郊机场,另一个就是黄河铁桥。东郊机场(即拱星墩机场)是空军训练基地,也是苏联教官培训中国飞行员的基地。而黄河铁桥又是连结中苏交通的纽带。基于这两个原因,日军不断的轰炸,就是想破坏中国空军的训练基地和基地上的飞机,炸毁铁桥切断中苏交通,制造中国抗战的困难。

面对严峻的战情,为了保卫兰州、保卫黄河铁桥,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兰州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又称兰州空军司令部;空军地勤补给系统也在兰州设立第七总站,又称兰州机杨总站,负责地勤工作。空军部队是后遣第八大队(轰炸机),第十七中队、第六中队、第二十五中队(驱逐机)进驻兰州机场(后称焦家湾机场)、西固机场、东古城机场(在榆中)、临洮机场。为了配合驻兰空军作战,甘肃省成立防空司令部,空军还派了一个高炮营,配备有4门射程约为5000米的苏制大口径高射炮,6门射程约为2000米的德制苏罗通高射炮,以及30多挺高射机枪。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个连就驻守在白塔山,在山上布置了高射武器,及一个从美国进口的大探照灯,可照到数千米上空的敌机,以此来保卫铁桥。“当时,兰州在全中国的空军部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仅次于上海、南京后的重要城市,在这两个城市相继沦陷后,重要性仅次于重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根据记载,敌机每次空袭兰州时,几乎都要轰炸黄河铁桥,这是因为铁桥所居地理位置恰好是援华物资必经的‘咽喉’。而在抗日战争年代,苏联援华的军用物资大部分都是中国不能制造的,因而,确保苏联援华计划的顺利实施也是整个抗日战争取胜的关键。”郝成铭说。

从1937年10月开始,苏联首批援华作战飞机124架,空军飞行员、地勤人员、指挥人员共254人来到兰州。以后,这些人员、飞机大部分去了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地,兰州只留了30余人和10余架飞机。接着,苏联又援助作战飞机536架,也先后飞来兰州。1938年1月至2月,一批又一批援华物资和飞机不断来到兰州。据了解,援华的军用物资有汽油、汽车、军火等,苏联还专门成立了汽车队,每批都有100-120辆,由苏军少校或中校带队。郝成铭告诉记者,这些援华物资主要是陆路运输。中国在新疆、甘肃都组织了招待站。尤其是在河西走廊的高台、金昌、玉门等都设立了专门的停车场、招待所,为苏联援华运输队提供方便。

1938年2月20日,日机18架分两批袭兰,在铁桥附近和市区投弹轰炸。同年2月23日,日机36架分3批袭兰,轰炸铁桥和市区……同年12月底,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决定联合实施以兰州为打击目标的“百号”作战计划,这是日本空中力量“对中国内地的第二次大规模攻击”。日军集中了陆军航空兵的约50多架飞机,以运城机场为基地,以及海军航空兵的多架中型攻击机,以武汉为出发点,连续3夭对兰州狂轰滥炸。26日,日军出动102架飞机分5批夜袭兰州。27日,日军出动98架飞机分5批空袭兰州。28日,日军出动112架飞机,分为6批,采用四角穿梭,再次轰炸兰州。这是抗战期间日军对兰州出动飞机最多、最疯狂的大轰炸。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中苏空军飞机与敌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市区火光冲夭,民房被毁无数。

在兰州发生的这场空战被认为是中国空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消耗战。空战打响后,中苏空军和地面高炮部队,在甘肃领空,共同击落敌机27架,击伤敌机2架,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据省档案馆资料记载:自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9月,日军飞机空袭甘肃各县市共71次,出动飞机1081架,投弹4090枚,共造成1426人伤亡,其中死亡821人,受伤605人,损毁房屋24124间。在4年的空袭中,兰州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日机投下的炸弹命中了兰州的唐代著名佛教丛林普昭寺,藏经楼保存的《大藏经》6358卷全被烧毁,寺内的悟明方丈与和尚都被炸死。此外,嘉福寺、东华观和桕道路、道升巷的古建筑,都变成一片废墟。

采访军事专家郝成铭时,有一个小细节让媒体记者十分感动。在抗战期间,日机空袭兰州的次数太多,郝成铭专门用一个本子梳理了每次空袭的时间、敌机数量、中苏方联合作战情况,以及房屋毁坏、人员伤亡情况,而在文字的末端都会加注一句:“经过中苏空军的英勇作战和地面部队的配合,敌机没有命中黄河铁桥。”

事实正如郝成铭记录的这样,在那场惨烈的空战中,由于事先就黄河铁桥的保卫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中苏空军联合作战,保护了黄河铁桥的安全。在兰州空中保卫战中,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队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紧密合作,共同作战,用热血捍卫中国的领空。其中,苏联的7名飞行员为了中苏人民的友谊和共同的反法西斯事业,在兰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夭,在兰州东稍门外10公里处的东岗古城坪上,仍存有一座合葬中苏空军烈士的墓,墓碑上写着“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抵抗日本侵略者空战阵亡”。长眠在这里的苏联空军志愿队战士有雅士、马特、司切潘诺夫、波拉基诺夫、吉力芝、戈尔捷耶夫、伊萨耶夫和其他一些未留下姓名的烈士。

 

第八章

 

兰州战役,是第一野战军于1949年8月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消灭了蒋介石在西北战斗力最强的马步芳军主力2.7万余人,使西北其他反动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而且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政府利用“二马”盘踞西北作最后挣扎的企图,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的门户,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在整个战役中,黄河铁桥又一次成为战争的争夺点。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最大的城市攻坚战!”甘肃军事志专家郝成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1949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人最后阶段,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敌,向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发起进攻。蒋介石集团虽然败局已定,但仍不甘心失败,妄图保住西北,据守西南,以待他日卷土重来。当时,兰州是国民党在甘肃的统治中心,也是西北政治、军事重镇。马步芳长期苦心经营,把兰州建成了控制甘、宁、青、新四省的战略咽喉和西北反共基地的要塞堡垒。

“扶眉战役”后,国民党部队节节向兰州撤退。面对西北残局,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与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在广州召开了“西北联防会议”,策划了兰州决战计划,决定由马步芳部节节抗击,吸引和消耗第一野战军主力于兰州城下,然后以集结在中宁、中卫地区的马鸿逵部和集结在秦岭地区的胡宗南部攻击第一野战军侧背,三路夹击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从地理位置上看,兰州城北有白塔山和滔滔黄河,东、南、西三面环山,城南山势险要,为全城夭然屏障,抗战时期就构筑了国防工事,后经多年增修,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根据记载,主阵地有钢筋水泥碉堡群,阵地前沿有1至3道环形人工峭壁,高约6至10米,壁腰部设有各种暗火力点,峭壁前或险要处挖有3米深6米宽的外壕,还设置了大量的鹿砦、地雷、铁丝网等。阵地间有公路、交通壕贯通,火力可互相支援、掩护。“马步芳对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兰州决战极为重视,在加修工事的同时,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弹药,补充了兵力,将其主力几乎全部布防在兰州,并让其子、第八十二军军长马继援亲自坐镇指挥。”郝成铭介绍说当时的兵力部署为:第八十二、一二九军又两个旅、3个保安团共5万多人据守城区,兵力重点分布在兰州南山一线,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以便全城坚守;第九十一、一二O军和宁马第八十一军3万余人,部署在兰州东北的靖远和景泰黄河两岸地区,以保障兰州左翼安全,并相机倒击解放军;新编骑兵军牗实为步兵牘在临洮、临夏地区,以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当时,第一野战军前委经分析敌情,认为马步芳死守兰州与我军决战,对我有利,我军不怕敌人守,就怕敌人跑。若其窜回青海老巢,利用辽阔的草原与我军周旋,则其害无穷。”郝成铭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经过试攻和多次侦察,我军摸清了敌军分兵把守,主力在兰州南山,东西两翼较弱,城内无预备队,北面黄河铁桥是其唯一退路的重要情况。由此判明,攻打南山阵地就是攻打兰州的重点,夺取黄河铁桥就是全歼敌人的关键。

根据统计,敌方马步芳有2个军6个师,约7.7万余人,主力5万余人据守兰州,其余人分别在西宁、临洮、刘家峡布好防线。在兰州,南山自西至东依次为沈家岭、营盘岭、马家山、窦家山、十里山。青马第八十二军的3个主力师一九O、二四八、一OO师分别固守在沈家岭、营盘岭和马家山的3个主阵地,其中一二九军新编第一师防守在城东的东岗镇,三五七师防守于城西的七里河,骑兵第八旅配置在黄河北岸,随时准备实施机动。我军共有5个军14.3万人。根据敌情,第一野战军重新调整部署:由第三军七师配合第四军,进攻沈家岭的下狗娃山,尔后向城西关发展进攻;第六军进攻营盘岭,尔后向城区南关发展进攻;第六十五军与六十三军一部进攻马家山,得手后再向城区东关发展进攻;第六十三军一部进攻十里山、窦家山、东岗镇,并在响水子沿河警戒;第三军向七里河进攻,夺取西关,控制黄河铁桥,并封锁兰新公路口,断敌退路。

从8月20日起,人民解放军一野第二兵团的三军、四军、六军和第十九兵团的六十三军、六十五军,从三面包围兰州,21日开始进攻。兰州战役进行到8月25日下午时,兰州南山各要点已被解放军攻破,马步芳之子、第八十二军军长马继援看守不住了,于当夭傍晚5点多,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命令部队从黄河铁桥往北撤退。

撤退的命令下达后,敌人大部队开始向黄河铁桥逼近,后尾部队也从山上下来往市区跑。这时,已攻至金夭观的解放军第三军七师部队,发现大批敌人纷纷涌向铁桥,判断出敌人可能要通过铁桥逃跑了。见此情形后,立刻向总部报告,并组织部队向西关铁桥一带迅速追击。晚上7点多的时候,解放军第十九团率先攻人西关十字,三营八连在七连、九连的掩护下,迅速逼向铁桥。敌守桥部队发现后,遂向八连猛烈开火,进行阻击。八连集中所有机枪、冲锋枪,以火力压制敌人,掩护突击队员进行冲击。争先逃跑的大批敌人涌上铁桥,一辆弹药车被击中起火,道路被堵,桥上一片混乱,敌人和马匹的死尸也越堆越多。情急之下,逃跑的敌人成批成批的跳人黄河,拽着马尾巴泅渡,因此而淹死、被黄河水卷走的人马不计其数。此时,攻上兰州西关外城的九连利用占领的北城墙,集中火力,居高临下痛击守桥敌军。八连在其火力的支援下,于午夜1点半占领并控制了桥头阵地,切断了敌军的退路。

从晚上7点半到晚上10点,激烈的铁桥争夺战进行了两个小时。

与此同时,我第三军攻人城内的部队与敌展开了激烈巷战,占领了城内的多处据点,有两个连还一直打到了东关的飞机场。第四、六军在夺取沈家岭、营盘岭后,也从南面先后攻人城内。第六十五、六十三军夺取东岗镇、拱星墩飞机场后,从东稍门攻人城内。战斗进行到8月26日10时许,城内残敌被全部肃清。11时许,第三军冲过铁桥,占领了黄河北岸的白塔山。至此,兰州战役圆满结束,消灭了马步芳的主力。在《甘肃省志·军事志》里记载兰州战役歼灭2.7万余人,其余均溃逃了。而人民解放军伤亡9500余人。

在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马步芳军队正在通过铁桥的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引起大火,致使铁桥南端两孔18节木桥面全部烧毁,一根斜拉杆被炮火击断,两岸交通中断。

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指定任震英负责组织人员修桥。任震英连夜找到四位工程师,集结了100多个工匠,加上200多名解放军共300多人参加抢修。经过八夭九夜的奋战,大桥修通。


第九章


1954年,国家拨款60万元,全面维修加固中山桥,并在原平行弦杆上端加固拱式钢梁,将荷载提高至汽——十级。这次维修加固工程从1954年4月1日正式开工,原计划6月30日完成,实际于6月12日全部完工。工程竣工当天,举行通车典礼。时任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省交通局副局长陆为公、兰州市政府副市长李景亭分别讲话祝贺,并给参加加固工程的兰州铁工厂、省建筑工程局、兰州通用机器厂等9个单位颁发纪念锦旗,给34位先进工作者颁发奖品。

“1950年以前的历次维修或抢修,受经济、技术及战时时间限制,大多只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式的修补,维持一段时间的通车后,再修再补,没有从根本上将通行马车的荷载提高到通行汽车的荷载等级,勉强通行汽车,加快了对桥梁的损坏。即使是1948年8月的抢修,也因为战时需要,只达到维持超码通车的水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维修加固是在1954年。”兰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专家、《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主编、被称为中山桥活档案的关振兴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1950年,中山桥北端两桥墩出现裂缝,由西北交通部兰新线国道管理处兰州养护段用18厘米厚钢筋混凝土围箍加固,用30吨千斤顶将桥顶起,取出滚轴除锈,以免桥墩再被拉裂。从这一年起,铁桥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和载重量。同时将加固方案上报交通部。

1951年冬天,苏联专家别路包诺夫在视察了铁桥后,提出四种加固意见:一是每孔中间加一个桥墩;二是在桥梁杆件上包一层混凝土;三是每孔加吊梁;四是在原桥上加拱架。经反复研究,最后决定采用第四种方案。但由于中山桥未留下施工图纸,原桥尺寸无从查明。为了解原桥各部的尺寸及桥梁受损情况,有关专家从1952年7月16日起,用26天的时间弄清了原桥各部尺寸和受损情况,查明下部桥墩承重力没有问题,由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公路局设计公司戴竞、王立勋负责,对桥进行了详细的度量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桥墩承载力没有问题,只需把有裂纹的桥墩周围包一层钢筋混凝土即可。桥架受伤部位及炮弹伤痕以南端两孔最为严重,重车行至桥上某一孔中间时,则另一孔桥架上下左右摆动,经测量桥面下沉最大者8厘米,最小者6厘米,说明载重超过桥的负荷能力。

依据这一结果,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公路局决定对中山桥进行加固维修,工程设计由公路局设计公司负责。设计荷载汽——十级,预算61.855万元。1954年4月30日,交通部核准加固工程费60万元。兰州选调技工116人,雇用普工14人,加固工程于1954年4月1日开工。加固期间,在铁桥下游用牛皮筏子搭设了一座248米的浮桥供行人过河。当然,这是一座临时浮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时光荏苒,距离1954年的大修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当年修桥的壮士还能找得到吗?他们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故事呢?

还算幸运!经过多方走访,记者终于在兰州二通厂家属院,找到了当年的修桥者之一——已近80高龄的邹洪度老人。老人有些耳背,但身体还硬朗。在他的讲述中,我们又仿佛回到了那热火朝天的历史中。

“那个时候,兰州没有铆工和起重工。1951年,为了修建黄河北605厂(当时的605厂算是个军工厂,主要生产皮大衣、皮革等军需产品)的厂房,兰州永茂建筑公司到山东招工人。我们一起从山东来了43个人,有起重工、铆工、钳工、内燃机工等,修完605厂后,我们都在当时的兰州铁工厂落了户,留在了兰州。”老人告诉媒体记者,他是山东潍坊人,出生于1930年。

1954年重修中山桥时,省交通厅把几个单位的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安排了各自承担的工作。铁工厂负责拱形钢梁的加工和安装工程。那一年,邹洪度24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我们都穿着黄帆布的工作衣,戴着柳条编的安全帽。兰州人站得远远地看不清,还把我们当成了外国人,都说请的外国人修桥着呢。”说起这些,老人笑了,笑得像小孩儿一样开心,也有掩饰不住的自豪。“因为当时兰州的工业还很落后,我们这一批从山东来的修过桥的工人就成了起重铆焊的主力。”

当时没有吊车,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那些钢梁是怎么安放到中山桥上去的。老人的讲述,给我们揭开了谜底。“装铁拱梁子的时候,我们先在厂里把钢梁铆好,再抬到施工现场。1吨多的钢梁4个人往汽车上抬,每人肩膀头上300公斤。要是一个人在桥梁上走,往下一看就头晕,大家一起抬着拱梁走,步子迈得确实整齐得很,像打夯一样喊着口号:嗨—嗨呀,嗨—嗨呀……走得跟平路上一样。”讲完这些,老人笑着说,看杂技演员表演,还不如看起重工在桥顶上抬钢梁呢。

上个世纪50年代也还没有电焊,全部采用热焊工艺。一个人站在桥面上,用火炉子把铆钉烧红,用钳子把钉子拿出来,往上扔,站在上面的人用一个铁漏斗一搂,“哐”的一声,铆钉掉进去,再赶紧用钳子夹出来,用风把(空气压缩机)往孔里一顶,“嗒嗒嗒嗒”,利用冲击力,就把烧红的铆钉打成圆头的,铆牢固了,永远结合在一起了。

“铁桥的每一孔拱梁需要100多吨铁件,5孔拱梁用了500多吨,全靠我们往上抬。”老人说这话的时候,把老伴都逗笑了,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力气,过去厂里1000来号人,扳手腕谁也扳不过邹师傅。当时老伴才从山东来兰州不久,对兰州还不熟悉,也没去过工地看看,不知道丈夫怎么那么忙,一天到晚不着家。

据《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记载,中山桥加固工程在省交通厅领导下,组成黄河铁桥加固施工所,分编铆焊、起重、安装、油漆、木料配制防腐等专业队,分工协作。由工程委员会具体负责,所有干部由西北行政委员会交通局配备。各种技术工人116人,由兰州铁工厂、铁路一工程局、西北军用汽车修理厂等9个单位选派;普工141人,由市劳动部门批准就地雇用。

各专业人员流水作业,改进操作方法,工人劳动热情高涨,加班加点,工程于6月12日完工,比原定工期提前了18天。

在中山桥加固工程胜利完工的当天,市政府发布《通告》:查兰州黄河铁桥加固工程现已全部完成,兹决定于六月十二日正午一时起正式通车。除拖拉机,重型压路机及特种载重汽车外,其他车辆均可双线行驶,不受载重、距离限制。惟行驶速度须遵照城市交通管理规则执行。

7月27、28日,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局组成验收委员会实地验收。经重点检验和普遍查看,加固后的中山桥不但增加了拱式钢梁,还更换了桥面木板,铺设沥青桥面,修葺一新。可以双车对开,载重由8吨增加至10吨,震幅由6厘米—8厘米减少到4厘米—5厘米,达到了设计要求。

经过这次加固维修,中山桥桥体面貌一新,不但提高了荷载,也更加美观和现代。中山桥由一座颤颤巍巍的旧桥变为坚固的新桥,保证了西北交通运输车辆及行人的畅行与安全,在大西北的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十章

 

1981年八九月间,服役72年的黄河铁桥遭遇特大洪水挑战。当年喀佑斯包修铁桥的合同中称,保固八十年限期之内,倘因起蛟,因蛟水神力将桥冲坏,与泰来行无干。这个蛟,即古代传说中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蛟龙。

1981年9月3日,黄河浪花已扑打桥墩冒顶。很快,水文站的监测报告称,黄河兰州段流量由2050秒立米涨到2950秒立米,已达到警戒水位1515米。当日《兰州报》头版刊出了一条独家新闻,标题是《黄河水位达到警戒线》。

《兰州报》的洪水新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4日下午,时任市长武修亮当机立断,一次特别市政府常委会在滨河路行进的面包车上召开,一个兰州市非常防汛指挥部就此诞生。

当时的市委书记王耀华在中山桥上徘徊运筹。他亲自指挥金城关河边墙壁裂缝、院落塌陷的居民撤离。山脚下连夜搭起一片白色的帐篷,安置险区居民。

9月7日,黄河中山桥流量由2950秒立米猛增到4360秒立米。这个流量给兰州亮了黄牌。因为平时流量在300至1000之间,枯水期最低流量是60秒立米。

黄河兰州段流量是以中山桥流量为准的。因此这里的浪涛成为抗洪抢险关注的焦点。

发生这次洪水的根源在于黄河上游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内阴雨绵绵,连降中到大雨,各个支流河水猛涨,黄河干流出水量大,龙羊峡、刘家峡入库流量很大。为防止平坝、垮坝,为防备龙羊峡施工围堰溃决或漫决,刘家峡水库被迫加大泄洪流量。

如果出事,从甘青到山东,沿河灾情不堪设想,兰州黄河铁桥的命运可想而知。因此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兰州市保住刘家峡水库、保住兰州,让洪峰顺利通过。

兰州军民奋起抗洪抢险。黄河委员会兰州水文站是黄河上游主要水情控制站。每天公布的水情报告,都是黄河中山桥的流量。中山桥与洪水紧紧连在一起。水文站每2小时向防汛指挥部报告一次实测中山桥水位和流量。并将洪水情报及时发往中央防总和沿河各省区及兰州各交通工矿企业。

黄河抗洪抢险的口号是: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好最坏的准备。9月14日,大流量到来,铁桥桥墩淹没,浪花溅上桥面。

9月14日凌晨2时,第三次洪峰来临,北面滩古老的黄河水车被洪水冲走。此时的兰州,共淹良田18638亩,倒塌房屋307间,冲毁堤坝3169米。转移居民4435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9月14日,接国务院紧急电报,省市防汛指挥部发出第一号命令,号召军民紧急动员,做好迎战6000秒立米特大洪水的准备。确保全市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第一号命令特别提出,流量达到5500秒立米时,中山桥实行戒严。从西柳沟至桑园峡,沿河百里有5万多军民抗洪抢险。兰州警备区派出80名战士保护黄河上的中山桥等5座大桥,武装警戒,公安配合,日夜看守。当日深夜,兰州军区司令员李兆亭到中山桥等桥上视察。工程技术人员连夜拿出了抢险加固中山桥的措施。

9月15日,中山桥戒严,禁止车辆行人通行。这一天是此次洪水流量最大的一天,达到5640秒立米,水位1516.85米,是自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次洪水来势猛,流量大,持续时间长。4500秒立米的大流量,持续了16个昼夜,5000秒立米以上的流量持续了6天6夜。

由于军民团结奋战,严防死守,加上老天帮忙,第三次洪峰顺利通过兰州。9月16日,洪水开始回落。

9月2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来贺电,祝贺黄河上游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

10月8日14时,黄河上游洪峰安全泄入渤海湾。此时,才说一声洪水结束。中山桥安然无事。

战乱、洪水、地震,经历百年风雨的洗礼,兰州黄河铁桥风采依旧。

据了解,1981年,就在洪峰一次次逼近兰州时,有一个人的出现唤醒了尚处在麻木状态的兰州人,她就是晚报原主任记者鲁正葳。

鲁正葳回忆当时的情景“9月8日那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从家里出来,沿着河边步行去上班。刚走到河边,就发现河水怎么涨得那么高,于是就急匆匆地去敲中山桥那儿水文站的大门。连日来阴雨连绵,水文站的同志们又忙了一夜,必有重大汛情出现。水文站里,还不太先进的通讯设备中,传来一个令人恐慌的汛情消息:

“黄河段流量每秒2950立方米、3500立方米、4360立方米……”

鲁正葳急了,她就是在这样的心急火燎中赶回报社发稿的。

从那天起兰州市防汛指挥部就没了往日的安宁,一份接一份的汛情报告,让人们的心受之牵动、因之牵挂、为之牵连。在那个时候,兰州市民大都天天要去河边看汛情。每天河边都围满了前来看水的人们,看着河水漫过铁桥奔腾而去,看着越来越宽的河面,河水似乎快漫到人们的胸口,沉甸甸的……

查阅当时《兰州报》记载的抗洪经过,有这样的描述:“兰州部队舟船连派出一个加强排到雁滩公社抢救被困的群众,奋战两个多小时……”“黄河水浸入甘肃省教育学院,兰空招待所、甘肃中医学院腾出地方准备接待……全校师生和资料、器材安全撤离。”“榆中青城东滩小诃子滩被困的100多名社员,全部被解放军救出……”

几乎所有的新闻消息都是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战胜洪水的见证。据统计,那次黄河洪灾淹没面积达4万多亩,其中菜地、果园2.5万多亩;冲毁堤坝6800多公尺;房屋倒塌近千间;兰州木器厂等5个企业,甘肃省教育学院、雁滩中学等12所大中小学因受水害而停课。

然而面对百年不遇的洪灾,在全市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供电、供水、主要道路、电讯都没有中断,人民群众情绪安定,市场供应一切正常,最主要的是无一人死亡,这在兰州防汛抗洪的历史上还未曾有过。

 

第十一章

 

1989年8月9日,中山桥遭遇了最严重的一次撞击。一艘自重260吨的供水船在人工移位时失控,撞向中山桥。这一天,离中山桥的80寿辰只差10天。在进行了临时性的抢修后,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中山桥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全面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经兰州市建委批准,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于1990年9月1日至12月5日,投资138万元,对中山桥再次进行全面维修加固。维修后人行道由1.2米加宽至2.1米。

1989年7月,鉴于中山桥已届80年,杆件老化、损伤甚多,荷载能力日益下降,兰州市市政管理处于7月9日提出全面维修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审议,计划在当年进行一次大修。维修项目有8项:一、竖杆加固、维修;二、横系梁节点板加固维修、部分铆钉更换和补缺;三、部分桥面板维修;四、支座复位加固及更换滚轴;五、墩台加固、维修;六、人行道加宽;七、更换人行道栏杆;八、全部除锈油漆。

回想历史,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大修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一个月后的8月9日,一艘“水上水厂”的供水船在人工移位时失控,撞在中山桥上。

在采访中,多位被访者告诉媒体记者,这是兰州一毛厂的供水船,是一座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上水厂。兰州一毛厂已经破产,但是为了还原历史,我们还是找到了当年的知情者。因为企业不复存在,他也不愿在媒体公开姓名,但对于当时的情况十分了解。“作为全国综合类大型毛纺企业,兰州一毛厂是用水大户,工业用水全部自已供给。厂区内建有净水站和软水站。上世纪80年代,随着精粗纺的扩锭,水的净化能力已经跟不上生产的需要了。厂里的一位工程师提议,利用厂区临近黄河的地理优势,在黄河里建一座水上工厂,提高水的净化能力。”这个提议于1985年10月付诸实施,1988年4月完工。厂里投资98万元,建成了日供水量1.2万立方米的水上水厂。“水上水厂建造在船体上,船体采用钢板钢丝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预制而成,整个船体长34.75米,宽15米,总高9米,空载重量为260吨,满载重量为307吨。”

水上水厂建好了,停泊在七里河黄河大桥东侧南岸,但它的净化能力远不如预期。“那年的黄河水好像特别浑,打到车间的净化水根本没法配染料。”一个不能发挥作用的设备,还要投入资金去维护和防锈,1989年,一毛厂将水上水厂卖给了城关区土地开发公司。城关区土地开发公司随之委托兰州航运站将“水上水厂”船体移往徐家湾,就在拖移过程中,发生了撞击中山桥的事故。

1989年8月9日,兰州航运站在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拖移方案,也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开始拖移。船体由三根钢丝绳牵引,向黄河北岸缓缓移动。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固定在黄河两岸的钢丝绳依次崩断,船体顿时像脱缰的野马顺流而下,“冲”向中山桥。一声闷响过后,船顶在第二个桥墩处停止漂行。船一侧的沉淀池在桥墩上撞开了一个豁口,而中山桥西侧约20米长的人行道严重变行,桥面铺设的几十块钢板卷了起来,有的折叠在一起。这一天,离中山桥80寿辰只差10天。

翻阅《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清楚得记载着中山桥当时的损伤情况:1根竖杆严重弯曲变形,桥南第一墩北面栏杆损坏20米,最大处栏杆东移0.88米,下落0.55米,栏杆立柱折断3根,人行道边缘角钢折断2处,人行道钢板变形13米,底部枕木错位,纵梁木断4根;桥南第一墩顶部以下1.5米左右处,桥墩外部出现裂缝,桥南第二拱亦有多处受损;桥拱纵向移位约3厘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山桥被撞,牵动了太多人的心。正患病的兰州市市长柯茂盛闻讯后从医院冒雨赶了过来,副市长杨良琦,建委主任徐用强及市政管理处、防汛指挥部、公安局、交通局的领导都赶到了现场,查看险情,组织抢险。当晚,市政管理处采取紧急措施,在中山桥南北两头设置红灯、路障,阻断交通。并派专人昼夜值班,确保车辆、行人安全。

11日清晨,时任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来到中山桥,查看事故现场,要求严肃处理肇事者。

11日下午2时许,两台卷扬机拖着“水上水厂”的船体,缓缓离开中山桥。市政管理处开始维修桥面损坏部分,月底完成,开放行人交通。

撞击事故发生后,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组织技术力量,对中山桥作了多次外观勘测。后又在当年10月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全面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经兰州市建委批准,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于1990年9月1日至12月5日,投资138万元,对中山桥再次进行全面维修加固。

魏军林,高级工程师,现任兰州市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长。1990年的那次维修,就是由他来负责施工的,他当时的身份是市政管理处城关管理所所长。说起19年前的那次工程,他坦言“新桥好建,旧桥难修。”

由于中山桥的结构在国内比较特殊,为了制定中山桥的维修方案,魏军林多方走访,寻访1954年参与修桥的工人,走访桥梁专家。仅施工方案就讨论了4次。1990年9月1日,中山桥维修工程正式开始,当时的工期预定的是“最慢100天内完工,力争80天,保证90天。”为了争取时间,工人们都交叉作业,晚上进料,白天施工。经过200多人3个月的紧张施工,维修工程于12月5日正式完工。

时间一晃,又是十几年,印在魏军林脑海中的,是那年冬天特别冷。而桥面上比市内温度要低四五度,工人们戴着手套抓铁件,一到手里就粘上了。据他介绍,1990年中山桥维修加固的主要项目有竖杆加固维修,部分桥面板维修,横系梁结点板加固维修,部分铆钉更换和补缺,支座复位加固,墩台加固维修,人行道加宽,人行道栏杆更换,全桥除锈油漆。“光补上去的小铁板和铁栓就有100多吨,更换了1万多颗松动的铆钉,还补了20多个枪眼。同时减薄了1层桥面铺设物,卸载桥身自重200吨。”可以说,这次加固维修比较彻底,不但对中山桥以前的损伤进行了历史性的补救,还提升了旧桥的功能,提高了桥的承载力。

与此同时,在这次维修中,人行道由原来的1.2米增加到2.1米。全桥进行了重新油漆,中山桥焕然一新,更显雄伟壮观。

 

第十二章

 

2004年5月8日,在中山桥的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纪念日。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有关部门对中山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全封闭维修加固。这次维修共投资500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体现这座百年老桥的文物价值。维修结束后,这座黄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将永远告别滚滚车轮,成为一座步行桥。

有意思的是,中山桥的开工建设日期是1908年5月9日,这次封桥维修的日子不是策划的,与开工日相差一天仅是巧合而已。

在兰州人眼里,中山桥,早已不仅仅是沟通黄河南北的桥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座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一张兰州的名片。2002年11月,省档案馆保存的被称为“20世纪初清代末期中外合力创修兰州黄河铁桥的档案文献”,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被选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这些独具价值的历史文献,连同屹立于黄河之上的中山桥,将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山桥,兰州市公安局于2002年再次采取措施,禁止0.5吨以上、高度1.8米以上的机动车辆通行。而之所以说是再次,是早在1963年6月12日,由于超载超速车辆不断通行,严重影响了中山桥的寿命,为了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兰州市公安局和兰州市城建局联合发出通知:自6月12日起,凡通过中山桥的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10吨以上的车辆禁止通过。

同时,兰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待小西湖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中山桥即禁止机动车通行,经再次维修后变为一座步行观光桥。小西湖黄河大桥于2003年12月底竣工通车,时值寒冷的冬季,中山桥无法封闭维修。因此,中山桥的维修工程顺延到2004年5月8日正式开始。

为了确保修桥秩序,2004年4月22日,兰州市公安局、兰州市建管委联名发出通告,放置在了中山桥头,通告说:“经上级批准决定于2004年5月8日至2004年8月18日对中山桥进行维修加固。实行全封闭施工,施工期间所有车辆及行人通行一律绕道城关黄河大桥或小西湖黄河大桥。特此通告。”

这是一次经过策划的“告别”。2004年5月8日上午10时30分,100对幸福爱人乘坐百辆新车,代表兰州市民通过中山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老到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这是一首流行多年的爱情歌曲,也是对百年中山桥最浪漫的赞颂。

在这百对幸福爱人中,就有1954年参与中山桥大修的邹洪度老人和他的老伴牟玉珍。两位都是山东人,出生于1930年。1951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兰州,投入到大西北轰轰烈烈的建设中。1954年,邹洪度参加了中山桥的第一次大修,并在后来的历次保护性维修中,都应邀帮助勘察桥梁现状。2004年,当得知中山桥即将在大修后改为步行桥,有关部门组织“100对幸福爱人乘坐百辆新车”告别中山桥仪式后,老人的女儿给爸爸妈妈报了名。当车缓缓经过中山桥,老人的眼中噙满泪水,这可是一条他再也熟悉不过的桥啊,他的青春、他的手艺,还有他对兰州的感情,都与桥融为一体。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不光是知心爱人,还有这座桥。50年,一个人老了,退休了;一座桥也累了,要告别滚滚车轮。

这次维修的施工单位是甘肃现代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解当时的情况,记者专程来到这家公司,并查到了当年《中山桥维修与加固工程》的所有资料。资料显示,2004年4月15日下午,在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会议室召开了中山桥加固与维修工程施工方案审查会议。建设单位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设计单位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甘肃铁科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甘肃现代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就中山桥加固与维修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查。会议议定事项纪要如下:同意施工单位所报的施工方案;加固维修工程于2004年5月8日开工,8月16日完工,工期100天。本次设计着重于桥面系维修加固,主要内容包括桁架系的支座的除锈及防腐处理,木道板的更换,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彩色橡胶防滑板铺设,部分斜拉杆的维修和更换,伸缩缝安装,以及在维修过程中检查出的需维修项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该公司工程部杨部长说,为减少化学成分对原桥钢构件的损害,维修中没有采用化学除锈,全部用砂纸打磨。这种除锈方法虽然效率低、速度慢,但对保护文物结构有利。节点采用喷砂除锈,其他部位采用脱漆剂与人工脱漆相结合的方法除锈。

经过95天的紧张施工,备受市民关注的中山桥维修加固工程,主桥维修于8月13日晚全部完工。由于市政府决定再投资450万元兴建中山桥南北广场,亮化整桥,同时对两侧文物进行维护,中山桥的开放延期到9月中下旬。

中山桥广场包括南北两个广场,南广场面积约2054平方米,北广场面积约1358平方米,南北广场地面采用7种花岗岩,南广场栏杆采用樱花红贴面,南广场花坛和北广场花坛贴面均采用大花白花岗岩石材,并对将军柱、天下第一桥、国家大地测量水准点加以保护。北广场的东西各有一个小圆形花坛,周边设有供市民休憩的石椅。中山桥的亮化采用冷色调,利用原光灯将中山桥的轮廓显现出来,保留中山桥的百年沧桑感。

9月30日,投资950多万元的中山桥维修加固、南北广场改造及灯光亮化工程全部完工。

经过专家测评,此次维修是近50年来最为彻底的一次。同时经过对中山桥封闭后交通状况的观测,没有对兰州市的交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多次研究论证后,决定中山桥自交通开放之日,严禁机动车通行。

10月1日,修葺一新的中山桥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示着自己的优美风姿。中山桥上游人如织,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美景。据不完全统计,当天通过中山桥的市民和游客超过10万人次。

 

第十三章

 

穿城而过的黄河,把兰州分为两半,曾几何时,让兰州人无可奈何地望河兴叹;100年前的8月19日,黄河铁桥正式通车,把天堑变为通途,把望水兴叹的怅惘写进了历史;100年后的今天,黄河依旧穿城而过,而以铁桥为中心,依托黄河打造的百里风情线,已经成为兰州的又一张名片。曾经满目荒凉的两山,也在几代兰州人的不懈努力下披上了绿装。一个见证了城市沧桑巨变的百年铁桥,必将成为兰州无可争议的标志性建筑。

朝阳升起,雷大爷背着1岁的小孙子走过中山桥,一直走到北滨河路的音乐喷泉。喷泉在音乐的伴奏下先后出现大雁展翅、孔雀开屏、乘风破浪等水体造型,蹒跚学步的小孙子也跟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大爷说,“小孩子喜欢水,这儿干净、凉快,每天都要来一趟。”

日上三竿,丁大妈转完山字石早市,直接进了亲水平台。她换了双薄底布鞋,在铺满鹅卵石的地面上来回走动。大小不一的石头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丁大妈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这能按摩脚底,促进血液循环。”

夜幕降临,黄河两岸流光溢彩,山水城市倒映一色。林俊和几个外地来的同学坐在河中央的游船上,喝茶、打牌、聊天。“招呼外地来的朋友,黄河风情线最合适。”而他的同学也连连赞叹:没想到兰州的夜景这么漂亮!

其实,这几个片段是兰州人最熟悉不过的,甚至是每个人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细节。早上晨练、中午纳凉、晚上散步,越来越多的兰州人喜欢上了风情线,住在黄河边已成为人们的梦想,也因为如此,黄河两岸的房价一直往上蹿。

而对于外地人来说,百年铁桥笑傲沧桑,千里黄河穿城而过,羊皮筏子中流击水,黄河母亲举首憨笑,巍峨白塔高耸入云……数不尽的兰州美景,怎能不在中山桥上留影?不在风情线上驻足?在他们眼中,黄河风情线更像一条璀璨夺目的项链,串起的是数不尽的兰州美景,而中山桥无疑是中间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黄昏时分,小裴陪着妻子从中山桥走到“黄河母亲”,再原路返回。已临近预产期的妻子说:“吃过晚饭,再溜达这么一圈,凉风习习,心情愉快,全当是胎教。”

其实,小裴陪妻子走的这段路也是很多外地人来兰州的必走之路。哪怕时间再紧张,中山桥上总要走一走,黄河母亲总要去看一看。

因为在全国诸多表现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黄河母亲是最漂亮的一尊,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优秀奖”。这座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整体构图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低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该雕塑的创作者——我省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说,“母亲和男婴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及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黄河母亲’奠定了兰州城市雕塑的品位。”兰州地方志专家邓明如是说。在之后,绿色希望、西天取经、平沙落雁、和平鸽、生命之源等一批雕塑落户风情线两岸,使百年铁桥不再独自成景,而百里风情线也成为兰州的又一张名片。

“黄河风情线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缘于市政府向市人大提交的一份议案。”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主任徐秉义回忆,2000年初兰州市政府正式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黄河兰州市区段四十公里风情旅游线规划建设和整治管理的议案》。3月15日,经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顺利通过了此项《议案》。规划中的兰州黄河风情线西起西固区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38.4公里,南北平均宽度约为600米,规划面积为27.44平方公里。

在担任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主任之前,徐秉义就职于市政工程管理处,风情线的部分工程就是由他负责实施的。他清楚地记得,从《议案》通过到2000年6月,首先完成了东起城关黄河大桥、西至七里河黄河大桥的一期工程7.9公里。

2001年,我市开始对风情线“两桥段”进行延伸,其中东延段东起渭源路口、西至城关黄河大桥,全长2.46公里;西延段东起七里河黄河大桥,西至兰炼火炬,全长11.5公里;北延段东起七里河黄河大桥,西至银滩黄河大桥,全长4.26公里。

经过连续多年的建设,截至目前,黄河风情线已建设完成63.85公里,横跨城关、七里河、安宁和西固4个区。2007年,黄河风情线综合整治项目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而铁桥,无疑是风情线建设的见证者。当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慕中山桥的威名而来,却意外发现风情线同样让人留连忘返。

在百年铁桥的见证下,黄河风情线已经成为兰州巨变的一个缩影,而与风情线相得益彰的正是南北两山的绿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皋兰山上一棵树”,正是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形象地说明了曾经的两山树木屈指可数,满目荒凉。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至1982年后,兰州人广泛开展了背冰上山的植树活动。记者从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获悉,1957年和1958年,兰州市农林局鉴于南北两山干旱缺雨,所栽的幼树成活率低,发出了《关于背冰浇树运动的紧急通知》,先后多次发动群众背冰上山,使所栽的幼树得到冰水灌溉。1983年到1999年,我市广泛动员驻兰党政军机关单位和广大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先后有310多个单位在南北两山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2000年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南北两山绿化的资金接近9亿元。目前,南北两山绿化面积累计达到58万亩,成活各种树木1.5亿株。同时,建设完成了大量的水利、道路、防火等基础设施。

“两山绿化是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几代人和历届省市政府的不懈努力而建成的一片纯人工生态林,确实来之不易。”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贾庆林、曾庆红、贺国强、彭佩云等先后来兰视察了两山绿化,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很高的评价。兰州人民不畏艰难、改造山河的精神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两山绿化已经浓缩成“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兰州精神和兰州魅力。

曾有人说,桥应该是各种建筑中最浪漫的一个,总会有一些美丽的故事与桥结缘。2005年9月30日,3个比利时人突然飞抵兰州寻访百年档案,他们的名字是安妮、安吉娜、弗兰克,此行与黄河铁桥有缘。他们的爷爷林阿德是100年前参与建造铁桥的比利时驻华参赞。林阿德在兰州帮办工业,月薪340两银子,一呆就是6年,其间遇上一位张姓兰州姑娘,一见钟情,结婚生子。100年后林阿德的后人想起,在遥远的中国有个叫兰州的城市,那里的一座铁桥与他们一家息息相关。

3个比利时人来了。清朝末年林阿德和兰州道彭英甲签订的《定购比国铜矿机器合同》、《延聘比国机器匠合同》等依然完整地保存在甘肃省档案馆。眼前一摞摞沉默了百年的档案让他们热泪盈眶。他们探望了兰州的张家亲戚。他们轻轻地走上黄河铁桥,金秋的阳光下,孙女安妮温柔地抚摸着暗灰色的铁桥铜架,像是要触及百年前爷爷林阿德在兰州的故事和那一段恋情。安妮有一个愿望:要把先辈的跨国婚姻写出来,搬上好莱坞银幕。

 

第十四章

 

凡是有一条河流穿城而过的城市都是美丽的,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国内的也有不少,如南京有长江,上海有黄浦江,长沙有湘江等。而兰州,则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河把一座城市一分为二,兰州人的命运也似乎与桥连在了一起。

1909年建成的中山桥称得上是兰州桥的“长辈”了,在其近50岁时“老来得子”,相继有了七里河黄河大桥、西固新城黄河大桥,这两座桥的到来结束了安宁、西固人祖祖辈辈“进城难”的问题。在此后的50年里,中山桥又添了几个“桥子桥孙”,包括在中国桥梁史上写下几个之最的小西湖、银滩和雁滩3座黄河大桥。整整100年了,如今,在兰州横跨黄河的大型桥梁有十余座。按照规划,在未来15年内,兰州还要再建10座跨河大桥,力争让金城成为“世界桥梁博物馆”。这些桥就像在跑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一样,一座座桥在自己成长的同时,见证着兰州的历史。这些桥不仅仅连接着黄河两岸、市内市外,也连接起了兰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记者从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管理维修所看到一份“花名册”,这份册子上清楚地记录了目前兰州市的跨河黄河大桥、立交桥、跨沟桥等约100余座,其中记录在案的近郊四区跨黄河大桥有9座(不包括中山桥)。

据记载,七里河黄河大桥是继中山桥之后兰州的第二座跨黄河大桥。七里河黄河大桥南接敦煌路,北连安宁路,是连接七里河和安宁地区的重要桥梁。据《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记载,七里河黄河大桥投资540万元,修建于1956年,1958年11月竣工,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设计,乌鲁木齐铁路局桥梁工程队修建。而桥位是经过中国桥梁专家多次现场研究,苏联都市规划专家格则尼可夫、马克西莫两次踏勘选定的。修桥时,施工队克服了一桥墩位于深水主流,河床地质为松软云沙岩,土壤不稳定的因素,打破常规在冬季和洪水期施工,这在中国桥梁史上还是第一次。此桥由中国人设计施工,为国内新建的黄河上最大跨度的一座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

细心的人会发现,从中山桥到七里河黄河大桥,两座桥年龄相差近50年。换句话说,中山桥建成后孤零零地支撑了半个世纪,其承受的重负可想而知。那么,在没有七里河黄河大桥时,安宁区的人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城”?

朱延德,今年73岁,土生土长的安宁区红艺村人。对于桥,在他一生的记忆里都有着特殊的情感。

“在没有七里河黄河大桥的时候,住在安宁的人去城关特别不方便。出了十里店,看到黄河后,要一直顺着徐家山的路往中山桥方向走,这条路不仅窄,而且不平坦、坡路也多。走路快的人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中山桥,尔后进城。但在返回时则需要更长时间,大部分在4个小时以上。”朱延德回忆,在1958年以前,安宁的人们往返一趟西关大概需要一天时间。

“在我10岁时,父亲带我第一次‘进城’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时,父亲肩上挑着两筐近90斤重的桃子,我挑了两小筐枣,凌晨3点就跟着父亲上路了。为了鼓励我,父亲答应到了西关可以吃一碗羊肉泡馍。到了天亮时,也就6点多了,才走到中山桥,两只脚重的抬都抬不起来。”朱延德笑着说,那一次,脚上磨了好几个水泡,鞋都快走烂了。桃子一次性打给商贩后,父亲兑现诺言给朱延德买了一碗羊肉泡馍。“那是第一次吃羊肉泡馍,也是一生中感觉最香的一顿饭。”

朱延德大一些的时候,需要赶着马车拉着笨重的大木桶进城去收“肥料”。“拉的肥料就是大粪和尿,这种车只有晚上才能进城。”朱延德说,因为路不好走,且到了中山桥还得排队过桥进城,因此每一次往返对赶车人都是一次考验。尤其是冬天,路面上老结冰,坡多的地方马车就容易打滑出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没有修建七里河黄河大桥之前,安宁的黄河边上会有固定乘坐羊皮筏子的地方,收费约是五分钱至两毛钱。遇到河水暴涨时,会比较危险。而每年到了隆冬时,安宁人过河就比较方便了。因为天气非常寒冷,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形成了自然的“冰桥”。“先是用铁锤使劲砸一砸,如果没有看到冰裂的痕迹证明冰桥比较结实。然后,人们会在冰桥上撒上沙子防滑,如此以来,人、车和牲畜都可以从冰桥上面通过了。但是不到一个月,随着天气的转暖,冰桥就不再坚固,也不能通行了。如果有人冒险前行,人和牲畜就会掉进冰河里。

应该说,七里河黄河大桥是在兰州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物资调运日益频繁,而黄河兰州段上唯一的中山桥已不能适应需要而兴建的。“七里河黄河大桥修通后,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朱延德说,安宁的人们比过年还高兴。七里河黄河大桥的修建,真正结束了安宁人祖祖辈辈过河进城的大难题,改变了安宁人的生活,让安宁由封闭走向开放。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朱延德一样,从桃林深处挑着担子跨过黄河去挣钱。“桥修通的第二天,我赶着马车从桥上走过,一下子感觉心情都舒畅了,特别高兴。”朱延德算了一下,七里河黄河大桥修建好以后,他进城的速度比平时快了近一半。

桥修好后,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市区的公交车相继通到了安宁的十里店桥和刘家堡。桥通了,公交车有了,这一切变化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七里河黄河大桥之后,1959年12月,黄河兰州段上的第三座跨黄河大桥修建成功了。这座桥是位于西固区新城甘新公路43公里处的新城黄河大桥。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又陆续修建了西沙黄河大桥和城关黄河大桥。

跨入新千年以后,在中山桥的身旁早已崛起了多座现代化跨黄河大桥,2003年12月28日,兰州城建史上绚丽的一页。这天,总投资6.9亿元,于2001年同期开工建设的银滩、小西湖、雁滩3座跨黄河大桥同时竣工通车。这在兰州城建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国也属少见,这3座桥写下了兰州乃至中国桥梁史上几个之最,开创兰州市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跨河桥梁建设先河。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雁滩黄河大桥,该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实现了兰州桥梁建设史上的突破,也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三跨连续钢架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中跨度最大的,其综合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在黄河兰州段,目前共有各类跨河桥十余座。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黄河南北、大桥上下,华灯璀璨、五光十色,个个似彩虹飞舞、如长龙卧波,美不胜收。这些桥梁在给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多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岸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兰州的城市品位和形象。

在兰州市规划局市政规划处,该处处长曹伟琪拿着一张地图,由西往东,给记者逐个介绍了规划中的桥梁建设。那是一个宏伟蓝图,是兰州人建设“现代桥梁博物馆”梦想开始的地方。

目前,以中山桥为中心,依托黄河文化打造的百里风情线,已经可以成为我国兰州的又一张旅游城市名片,但是在中山桥、白塔山这样的地标景观,每一个兰州人都有机会抚今追昔,与祖先对话,解读这座城市的历史,所以现在的她不仅仅是兰州的象征与名片,更像是每个兰州人的精神寄托。

据记者了解,兰州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核心景区,东起城关区雁滩,西至西固区西,全长百余里的南北滨河路,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势,巧夺天工的滨河风景区,被南来北往的客人称为"兰州外滩"。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黄河两岸的风景,使南北两条滨河大道舒展身板,目送无数的车飞驰而过。一侧是河风吹拂的花和树,一侧是花园环偎的高楼大厦伟岸地矗立,滨河大道给自己一个亮豁的伸展,给黄河一个精彩的注目礼。黄河不时伸一伸不老的身躯,不因别的,她得给身边驶过的羊皮筏子和船工吼出的花儿让条道,得给载满笑脸的游船和快艇让条道,还要不时仰起脸,审视凌空飞架的大桥,那一座座巨大的桥身,是现代优秀桥梁设计师拉成的弧线……

黄河途经数不尽的乱草土岗,眼累了,心也乏了,忽地,前方两岸起了光亮。河动了动嘴唇,兰州河段到了,这是流经的唯一省会城市呵。于是忙着抹平潦草的身段,饬出细碎的步子,还未整理完毕,河已被两岸的光彩照亮,河知道,自己驶入了兰州人精心打造的百里黄河风情线。

黄沙,摊开两道无尽长的开阔河滩,黄河石散落其上,远处,数丈高的河堤抹上水泥勾缝的石块、那斑纹就优美地展开,如无数迁徙的九色鹿从河滩两侧跑过。南北堤岸顶上,一旁,林荫带被环绕的小路切成一节节整齐的长方形,柳树槐树冠下,草儿齐整,花儿娇艳,还不时有草坪铺开。花团绿荫丛中,一座座雕塑,一个个拱廊亭阁给黄河竖起一道道挺艺术挺文化挺雅致的景观。 水泥栏杆有时向河滩凸近几步,形成巨大的观河平台,人站在上面,如站在水天铺就的甲板上,凭栏远眺,天、远山、风、黄河、人,顿时化成一股气息,向上飘,向上飘,融入云中,浸在茫茫天际。水泥栏杆有时也会张开10来丈宽或两三米宽的口子,向河滩放下一级级台阶,10来丈宽的台阶前,河成了启迪者,她天然浑成的舞姿,使坐着台阶看河的人们的烦心事,瞬间化进奔流的河水,融进开阔的空间。清爽的河风,无拘无束;狭窄的台阶,则将人送向贴近黄河的河滩。 母亲河是深知兰州人的宏伟规划的:为把兰州建成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兰州市政府规划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母亲河没有想到,兰州人竟然在短短8年不到的时间内,就相继在两岸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等众多沿河景观,修复了建于明代的水车园和白塔山下的金城关……母亲河欣慰得不知如何是好,就一路展开微笑,流着,唱着。

此刻,喝了20多年黄河水的我,血脉有了涟涟浪花,简直要催生兰州式的叫声了:兰州人,攒劲地很哪! 在我心中,20多年前的印象始终叠藏着,那时,兰州城西的西固工业城、城东的雁滩乡和青白石乡两岸,是瓜果飘香、蔬菜旺绿的田园,就是城中心的七里河区和城关区两岸,也不时遇见篱笆圈起的果园菜园。少年青年的我,没少从那些农庄走过,无数次被农家院落的恬静吸引,被果园的绿荫笼罩,被城市里的田园牵绊,收获的美和快乐自是不少。其后的20多年,我还是听着黄河的涛声,但身心却被时代变迁的掌力一步步推进。踯躅于两岸,过去果园菜地的原址上,园林式的观光长廊和宽阔笔直的滨河大道铺展开来,在过去的田埂地头,大厦新区已拉开了新画卷。

现在,即使天冷时节,也不乏有游览百里黄河风情线的中外游客,我想他们定会在山色苍茫、锦色铺地处,收获别样的感触,就如我,虽然无数次走近冬天河堤,每次走近,还是会被那景色气韵灌输不同于绿色季节的滋味,那是一种让北方雄浑博大的气势真正树起来的美感。而每年五月过后,堤岸上的柳树槐树,堤岸下的杨树芦苇,都挂上望不到头的绿,中外游客穿行于观河长廊,涌向各个观光景点,或从琴键般的阶梯走向河滩,用手去轻撩清凉的河水,捡拾值得珍藏的黄河石,也有对对恋人依偎河边,河风吹来,碎波如鳞。河面上,成群结队的飞鸟和野鸭子时起时落,精灵般穿梭于水天之间,是在为恋人祈福?为天下客赐安? 在无鸟河段,一群年轻人笑着嚷着打水漂,猛一发力,一块扁圆的鹅卵石便贴着河面,划出一连串蜻蜓点水般的轨迹。沿河两岸还有许多彩色茶棚,停了些趸船,里面设有喝茶包厢。人们游在河边,恋在河边,玩在河边,饮在河边,一切杂念自会消失,余下来的,就是去倾情品尝天、地、山、河的味道。

河,珍藏了两岸风情线的画面。我向黄河问讯,她不复返地向东流去,光照下,流波一闪一闪,折射出深长悠远的回眸。无须多问,河珍藏了一切值得珍藏的变化,包括兰州两岸的变化。


作品展示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