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科敏--充分认识发展工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许科敏: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多次就培育工匠精神,构建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制造 2025”作出批示。苗圩部长也多次强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仅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 2025》,提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 2016 年 9 月,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正处于着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为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内在要求。当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其他工业强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全方位的竞争。在当前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固然需要努力跟踪、研发和运用智能硬件与数字化信息系统,但研究和学习世界制造强国成功经验背后的文化因素,更是当务之急。工业文化以工业物质装备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充分发挥硬实力的载体作用,推动软实力的延伸与拓展,促进其相互渗透与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优势与最佳效能,是新时期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内在要求。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不但是产品、技术的竞争,更是文化影响力的竞争。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的文化基石和软实力,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现阶段工业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必须在注重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弘扬优秀工业文化,推动软实力稳步提升,二者共同发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我国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在制造强国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传播中国工业价值观,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培育国家工业品牌,增进国际竞争力,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工业文化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让科学理念、工业精神在人们心里扎根,培育劳动光荣、创新光荣、创业光荣的社会氛围,培育尊重科学真理、崇尚一技之长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营造创新氛围,是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有力保障。

 


添加时间:2017年8月8日